炖、焖、熬、蒸、汆、涮,冬季这样做菜更美味更健康

  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2021-12-20 15:55:45

相比煎炸烤,炖、焖、熬、蒸、汆、涮等烹饪方式做出来的食物,同样可以很美味、更加健康,非常适合冬季吃。

炖:乱炖方式更好

冬天,将肉菜搭配,咕嘟咕嘟炖着吃,热乎乎的,吃得很爽。炖菜要“乱炖”,食材多样化,营养更均衡。

来点素炖菜,比如娃娃菜粉条炖冻豆腐,热锅凉油,放入娃娃菜翻炒至变软,放入酱油翻炒几下,倒入适量水,放入蚝油、韩式豆瓣酱、冻豆腐、粉条搅拌均匀,中火煮20分钟,转大火收收汁,出锅装盘撒少许葱花即可。双豆(土豆、豆角)炖排骨,也是很好的搭配。排骨用开水煮10-20分钟,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锅内倒入油,放入冰糖搅动至融化,变成琥珀色,出泡沫,放入土豆、八角、辣椒、桂皮、香叶,翻炒至土豆半透明,再加入排骨上糖色,倒入豆角,加少量水,盖盖小火炖20-30分钟,出锅前放入盐即可。(营养师-常静)

蒸:食材要鲜嫩多汁

“蒸味即真味”,蒸食最大的优点就是能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风味和营养,而且少油、易消化,对健康有益。

蒸制食材要提前用调味品腌渍好再放入锅中,为了保证食物入味,食材最好鲜嫩多汁。所以,食材一般选用鸡、鸭、鱼、猪肉等肉类,以及冬瓜、南瓜、茄子、豆腐等。在蒸的时候,要掌握好火候,蒸鱼类、蒸蔬菜类等,时间为15分钟左右,旺火沸水速蒸。蒸蛋类等,中火、小火慢慢蒸,水开后五分钟即可。但是,如果要蒸鸡、鸭、猪肉等肉类,需要用旺火沸水长时间蒸制。其中,蒜泥茄子是家庭里最常吃的菜品,把茄子洗净旺火沸水蒸制15分钟,凉透后,加入蒜泥、麻油、醋等调料凉拌,吃起来清爽可口,而且这样做还能保留茄子中大部分的营养素。(营养师-牛爱丽)

焖:土豆尤其适合焖着

焖饭做起来很简单,把所需食材准备好,放在一个锅里焖即可,吃的时候有饭有菜,又很方便。

焖饭里的肉可以是排骨、香肠,也可以是鸡腿,还可加一些土豆丁、菜椒丁、胡萝卜丁、玉米粒等放在一锅里焖,有饭有菜,食材种类搭配、颜色搭配合理。以鸡腿肉焖饭为例,冬菇泡发好后切成薄片(泡发的水用于焖饭),土豆切丁,鸡腿肉切小块。锅里倒适量油,加入鸡腿肉翻炒,加适量生抽、蚝油、一点老抽,翻炒均匀。加入土豆、香菇、淘洗好的大米,翻均匀。加入泡香菇水。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调小火,焖大约半小时,中途移动几次锅底,使其受热均匀。时间到后再焖几分钟,就可以享用美味了。(营养师-王义娟)

汆:重在选汤和调味

汆多是用细小的片、丝、花刀型食材,放开水锅中煮熟的方法,比如汆鱼片、酸菜汆白肉、汆丸子等。

汆菜,宜选猪里脊肉、羊肉、鸡脯肉、鱼虾、贝类等细嫩瘦肉。汆制时,将着味上浆的原料投入已用旺火煮沸的适度汤水中,入锅微煮,拨散,水沸后调味,连汤带菜起锅装碗。汆菜重在调味,一般用鸡汤、骨肉汤,同时加入配料增味。用清汤汆制的叫清汆,浓汤氽制的叫浓汆。汆菜有菜有汤,味鲜质嫩,汤清味醇。比如汆鸡肉丸子,鸡脯肉斩成泥,加入葱、姜末,再放入蛋清、盐、胡椒粉、香油,朝一个方向搅搅打上劲,胡萝卜、菠菜打成泥,和肉泥调匀,锅中水微开时,用手挤出丸子,下入锅中,烧开后,点两次水,调味后即可出锅。(营养师-刘伟)

熬:一半肉菜一半汤

冬天熬点汤,吃点肉和菜,喝点汤汤水水的,一半肉菜一半汤,有干有稀,吃了非常舒服。

鲜蔬肉丸汤,肉丸放入锅内用大火煮开,转小火煮3分钟。将洗净的时蔬直接放入汤内,大火煮开2分钟。出锅前用盐、香芹碎、香油调味即可。用白萝卜取代时蔬,萝卜可以切成丝或者切成大块,就变成了萝卜丸子汤。肉丸子也可以用鲜虾来代替。用紫菜、肉末煎蛋和内酯豆腐取代白萝卜,可变换成钙质丰富的汤品。将虾换成油煎鲫鱼,可变换成另一道补益效果明显的萝卜丝鲫鱼汤。也可以做莲藕玉米猪骨汤,或者熬点甜汤,比如红豆陈皮红薯汤,膳食纤维丰富,有利于缓解便秘,如再加入薏米,还有助于去水肿。(营养师-安雅宁)

涮:先涮菜后涮肉

冬天怎么能少得了火锅,只需把要涮的肉和菜备好,先菜后肉涮着吃,非常方便,也容易做到均衡营养。

虽说蔬菜煮久了会造成一定的营养物质流失,但经过煮软的蔬菜能帮助我们多吃些蔬菜。而没炸过的豆制品,以及菌菇拼盘,可以提升整餐的营养价值。根茎类的土豆、红薯,擅于吸收汤汁的味道,又能替代主食,好吃又实用。当然,主动点一份荞麦面条或魔芋做主食也很明智。烫食前期推荐用蔬菜与菌菇类食材,而粉丝、牛肉丸、香豆腐、肥牛等冻货与干货推荐在烫食后期吃,这样的顺序会降低汤中有害物质含量。生肉、生海鲜最好用专门的筷子夹放,将食材充分涮透。此外,建议多拿一个干净的碟子,专门晾放食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临床营养科-马妮娜、田芳)

责编:王思贤

来源: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