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26 18:07:13

娄底金海学校为每班分配一块自留地,让孩子们自己种菜,劳动观察——
下课啦,种菜去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小平 邹娜妮
“下课啦!种菜去!”
在校园里“种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1月24日下午4时,娄底市金海学校西南角,传来学生阵阵欢声笑语,“我们班的白菜长高了”“红菜从长出来起,就真的是红色的”“香菜好香哦”……

每班有一块自留地。立着班级牌子的菜地里,白菜们精神抖擞,莴笋们不甘落后,大蒜香葱奋勇争先,刚破土的香菜羞答答。冬日暖阳下,学生、老师和家长穿梭在菜畦间。种菜、间苗、松土、浇水、摘菜……大家伙儿没一个闲着。

校长有一丘“示范田”。“今年10月18日,学校跟村里商量,开辟了几亩荒地,打理成学校蔬菜基地,66个班每个班一块。剩下的我自己种,作为校长种菜示范田。”校长梅良汉说,“城里学生很多不识菜。班级菜地让他们认菜,还让他们种,观察菜的生长,吃自己种的菜。既落实‘双减’,还增加劳动实践,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老师舒心。”
每班有一个蔬菜辅导员,由家长或老师担任。经一个多月精心栽种,菜地里各式蔬菜“粉墨登场”。家长付赛丽是小学三年级1902班的辅导员,她一边教孩子间苗,一边告诉记者:“从播种到发芽,再到今天,我班孩子每天惦记着自己种的菜。”
种菜一个月,已有不小收获。
雪里红的种子是什么颜色?大蒜和葱有何不同?豌豆苗与香菜的叶子有啥不一样?孩子们观察种子发芽和蔬菜长势,写下了很多鲜活的种菜日记。
“种菜,我懂了一点点,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五年级学生梁艺倩跟记者聊开了,她们班的萝卜种子因为间隔太密,比其他班的矮了大半截,还有几株“牺牲”了。在蔬菜辅导员罗莲香指导下,她小心地用铁锹重新移栽,然后适量浇水。她信心满满:“我们一定能种出大萝卜来!”

“小小菜地,寄托着我们小小的梦想,我们班一定会大丰收!”六年级学生李晨熙在班级菜地里松土,挥动锄头,马尾辫一上一下轻快舞动。
两个小时“种菜”课接近尾声,六年级学生刘沂凌抱着一大把白菜跑向食堂,笑着请食堂阿姨“加工”。“这是我们第一次吃自己种的菜!”晚上,她在观察日记本里记下最新的感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种菜如此,学习也一样。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11月28日13版)
责编:李梅花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