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湘阴新河村:鹤龙湖,真的不止有大螃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16 19:20:20

视频|湘阴新河村:鹤龙湖,真的不止有大螃蟹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张璇

11月15日下午,“湘”当自觉自信自强——“巩固攻坚成果 迈向乡村振兴”重大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以养殖虾蟹闻名的湘阴县鹤龙湖镇新河村。这里湖光潋滟,鹭鸟飞翔,水天一色,优良的水质环境让鹤龙湖螃蟹更具膏红脂满、鲜香浓郁的独特品质。

“我养的红膏蟹,清蒸味道独特鲜美,现在正值公蟹上市,产量供不应求。”湘水红膏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浪说,2018年底,他开始在新河村精养螃蟹。从当初的68亩到现在980亩,每亩纯收益已增至3000元以上。

说起养蟹技术,徐浪滔滔不绝,他说以前老一辈多是散养,现在的精养涉及水体系管理、饲养用料配比、专业增氧消毒等专业技术,为养蟹打开了新的大门。“为了打造高品质的大闸蟹品牌,我们喂食大闸蟹的都是海鱼和玉米,并在池中投放螺蛳让大闸蟹捕食。”徐浪说。

一名被徐浪叫做“文文”的年轻人,曾经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自从在养殖基地务工后,文文收入增加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前不久还交上了女朋友,最近正在装修房子,准备结婚成家。目前,湘水红膏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聘请固定工人10人,每人年工资可达5万元。加上繁忙时节临时聘请用工,已带动周边群众50多人就近就业。

“鹤龙湖螃蟹现已远近闻名,销路广阔。还带动了村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让老百姓富起来了!”村党总支部书记熊立辉说,近几年,长沙、益阳等地游客慕名来这里游湖、品蟹、赏景,实实在在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

当天,正逢每年冬至过后举行的新河村庆丰收捕捞大赛。鱼塘里,100余名村民欢乐参赛,有的撒网捞大鱼,有的全家接力捞,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捕捞大赛是该村多年延续下来的一个传统活动,每年稻虾鱼养殖基地收获后,鱼池还留有草鱼、鲤鱼、鳜鱼等鱼类近500公斤,供村民进行捕鱼比赛,分享丰收的喜悦。

在新河村苎麻种植基地,来自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的研究员朱爱国正在给村民指导苎麻收割等工作。2019年,湖南中麻科技发限股份有限公司在新河村整体流转2000亩土地,发展苎麻种植加工。几年来,公司坚持绿色生态理念,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子,带动群众增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在这里工作比外面好,淋不着、晒不着,家人有急事还能随时照应。”村民文胜辉的妻子患病在家,以前他在外做工,最担心的就是妻子的身体,如今不仅能天天照顾妻子,一年还有2万多元收入,他的心里很满足。

发展起来的新河村先后荣获岳阳市美丽村庄、岳阳市文明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同心美丽乡村等称号。熊立辉表示,以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为龙头,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和餐饮业,新河村的乡村振兴有特色、后劲足。

“我们想告诉大家:鹤龙湖,真的不止有螃蟹。”鹤龙湖镇党委书记陈丽说,近年来,鹤龙湖镇将蟹虾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主旋律,发展1.03万亩的螃蟹养殖基地,螃蟹总产量可达200多万斤,年产值超亿元。按照“一镇一特、一村一品”发展思路,以建设蟹虾特色小镇为抓手,逐步形成了稻田蟹虾综合种养、鲈鱼养殖、优质稻、毛芋、苎麻、莲藕、特色混养等十大现代农业种养殖示范园,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责编:吴天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