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23 15:52:54
急救抢救中最重要的、能保证生命意义的就是呼吸和心跳。然而,有些患者插管困难,加压给氧又加不进氧气,这种情况十分危险。因为大脑一旦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脑损伤,严重的可导致脑死亡。
2021年10月份的一天,株洲市三三一医院科室120接来一位约100公斤的女性患者,这名患者之前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近期发病已好几天,今天患者气促越发严重,呼叫120救护。刚进急诊抢救室,患者就突发心跳呼吸骤停,面色口唇发绀,呼之不应。启动应急抢救小组,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心电监护等抢救。
可是面罩吸氧状态下,患者血氧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简易呼吸气囊不能完全送氧进去,医生当机立断必须要立即进行气管插管,但患者100多公斤的超重体重,脖子又短,不能很好的进行气道开放,接诊医生立即呼叫付武良主任,付武良到抢救现场,“请准备气管插管物品,拿取专利气管导芯。”接着,付武良固定患者头部,一手拿可视喉镜,轻轻插入患者口内,一手拿气管导管,看到声门轻轻插入进去,几秒钟即插管完成,立即固定好导管,撤出导芯,呼吸机辅助通气,高质量有效通气就建立好了。再次评估患者,其已经有了自主心跳。
这样的场景时常在株洲市三三一医院急诊科上演。有效的通气能保证大脑正常的供氧量,气管插管往往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性操作。然而,很多患者因为肥胖,脖子较短,气道难以打开,造成急救时插管困难。有文献报道气管内插管困难发生率为1.9%-10%。这对于急诊工作就造成很大影响。
付武良示范气管插管
付武良通过夹舌研究,使用可视喉镜,自己动手制作弹性气管插管导芯,并发表相关论文和获得专利。他制作的导芯从最初的贴合喉镜的弯度到困难气道特有的弯度,通过改进插管导芯,最终把气管导芯做成适用于各种气道的使用。
付武良发明的新型弹性气管插管导芯,让气管插管变得更简单
有了改进插管导芯,医院年轻急诊医生从畏惧插管到插管成功率99%以上,得到一个质的飞跃,甚至已经开始开展院外气管插管,让患者在最短时间内畅通气道得到最高效的救治。现在的气管插管导芯既有弹性又可以专门用于困难气管的插管,这样一来,气管插管的成功率目前保持在100%,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付武良说:“困难气管插管终于不那么可怕了”。
(李青)
责编:颜青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