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18 10:54:14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李杰)11月17日下午三点半,是长沙县昌济小学课后服务活动,校园田径场上,学生们欢呼跳跃,玩得不亦乐乎。
“老师,我们一起跳吧!”昌济小学体育教师吴四贵简单做了一下身体舒展,便和学生一起跳绳。
“‘双减’之后,学校的体育课堂内容更丰富,由分散式教学变成了模块式教学,更能精准服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吴四贵说,“为了加强学生体育锻炼,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学校新增了3位体育老师(目前9位体育老师),还增加了跳绳、踢毽子等多门课程。
吴四贵作为体育教研组组长,组织全校体育老师每周一次教学研讨。为了开发跳绳课程,他从网上搜视频自学,学成之后,录制成教学演示视频分享给其他体育老师。“网上很多跳绳视频比较复杂,不适合小学生,我就把课程内容进行改编、简化,分为‘基础篇’和‘提升篇’,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学习跳绳。”
“以前的体育课类别不多,学的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现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课,我很喜欢。”六年级的刘雅轩踢着毽子,脸上乐开了花。
在昌济小学,“双减”政策落地不仅在于“减”,还在于“加”,在学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体育等门类正成为填补“双减”之下学校课后服务内容的主力。
“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在作业设计上,昌济小学教师们打破以往传统上下课布置作业的惯性思维,变为针对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布置不同难度、形式的作业,从关注学业成绩到关注育人,从注重书面作业设计到尝试将社会实践融入作业设计中,丰富作业形态。
“如何设计学生作业,几乎每天都是头脑风暴。”二年级语文教师罗晴分享了学校课程改革带来的成就感,“没有了机械的书面作业,学生在探究性作业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比如语文课中学习“四季变化”,我会设计这样的作业,让学生以画画或拍照的方式去记录,其中有不少学生是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的,他们分享了作业完成中与爸爸妈妈相处的小故事,无形中拉近了亲子关系。”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领着孩子在成长路上幸福奔跑’,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状态,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学习结果。‘双减’政策的到来,更是为学校办学理念落地赢得了政策的‘春天’。”校长王耀军表示,减负的源头在课堂,重点在于改变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这个学期以来,昌济小学确定了从课程设置、作业设计、高效课堂三个方面落实“双减”工作,教研组积极调动所有学科老师的智慧,反复讨论、反复实践,制定符合“双减”政策的学生评价标准,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呵护学生好奇、创新的求知欲望。
责编:胡荧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