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建成“百强”大学的水利学院更强音

  新湖南客户端   2021-11-04 11:44:58

文/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喻玲娜  陈杰

今年3月,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闭幕,为学院发展擘画了蓝图,指引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学校党委坚定有力推进决胜建成“百强”大学战略,奋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十四五”发展新篇章。半年来,水利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服务决胜建成“百强”大学为己任,强化党建引领,提升治理能效,落实立德树人,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为决胜建成“百强”大学贡献水利力量。

在提升能效中,展现担当。 夯实治理根基,提升治理能效,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学院科学谋划,深化改革,打好学院发展与建成“百强”大学“大融合”的主动仗,推动各项事业与“百强”战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学院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加强党对各项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将以国家级样板党支部、省级党建示范点创建为抓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增强班子的战略谋划和领导能力,打造“超前响应发展要求、超前对接学校需求、超前布局重大需求”的领导班子。同时,强化组织建设,打造特色基层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引导全院师生争当“百强”大学建设主力军。

二是明确办学定位。坐标明确,方能更好肩负使命。学院紧密对接“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水安全”“碳中和”“三高四新”等重大战略需求,制定“十四五”建设与发展规划,明确了“立足湖南、面向行业、服务全国”的定位,预计到“十四五”末期,在校本科生规模达2000人、在校研究生规模达1000人、教职工规模超150人,并确定了“建设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一定知名度、部分学科方向优势突出、协调发展、特色鲜明,湖南省乃至全国的高素质水利人才培养基地、水利工程科学研究基地及湖南省水安全技术研发基地”的目标。

三是筑牢思政根基。学院将以“课程思政”+“榜样带动”+“实践育人”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以五类“金课”建设为重点,以全国优秀社团“大禹之子”为依托,推进“一十百千”工程和实践育人共同体纵深化发展,结合“共治江河湖海,同建绿水青山”学院文化,以及“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学院精神品质,扎实推进“底色亮”工程。依托大型央企,利用暑假实施“学生干部综合能力提升工程”,打造水利校企联合育人品牌。

四是规范体系建设。优化内部治理,强化体系能效,筑牢战斗堡垒。学院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重点建设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另一方面实施“新进教师科研助推计划”,形成“引得进、留得下、干得好”的人才引育长效机制。加强考核,严格管理,落实《教学院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办法》,改革绩效分配,优化教师分类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教师队伍创新活力。优化实验室管理队伍,谋划建设“智慧实验室”,强化安全管理体系。以创建“全国模范教职工小家”为抓手,建设“幸福水利”,让学院发展更有温度,让教师工作生活更有幸福感。

在创先争优中,贡献力量。 “百强”大学战略的有力实施,吹响了我校“变道超车”的“集结号”。学院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奋力推进“四创”工作,在建成“百强”大学中展现新作为。

一是坚持交叉发展,争创学科建设新水平。交叉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学院围绕“水利工程”一级博士点和“土木水利”专业博士点,在夯实水运、水利、海岸现有学科优势特色基础上,构建“院内小交叉、校内大交叉”共同发展格局:“水+船舶与海洋”,对接“三高四新”,开展内河特种船舶制造、深海采矿海洋环境保障需求研究;“水+遥感”,对接“数字中国”,开展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等研究,谋划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水+环境”,对接“美丽中国”,开展流域综合治理、洞庭湖生态修复研究,加速推进我校环境/生态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水+能动”,对接“碳中和”,开展压气储能、抽水蓄能研究;“水+数学+计算机”,建设“智慧水利”交叉学科,携手“数学”“软件工程”等博士点共同发展;“水+灾害”,对接“平安中国”,开展智慧城市、水灾水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研究,为开设“应急管理”新专业打基础。

二是坚持合作发展,争创人才培养新成效。携手合作,让人才培养之路越走越宽。学院夯实与数统学院、计通学院合作,强化“水利信息学与数字水利工程”博士培养;谋划与经管学院和计通学院联合改造“卓越工程师班”,开设“水利+经管”交叉特色型双学位卓越班和“智慧水利”交叉特色型卓越班,打造校内合作育人体。联合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参与申报了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打造跨院校联动的合作育人体。联合湖南省交通勘察设计院、中交天津航道局,牵头申报了“智慧绿色水运建设与管理”交通运输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打造校企合作育人体。联合湖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水资源中心、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牵头申报了“水安全”湖南省联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打造研究生联合育人体。今年9月,和英国卡迪夫大学签署了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打造国际合作育人体。通过一系列合作,实现跨院校、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构建“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坚持特色发展,争创社会服务新气象。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方能实现“变道超车”。学院联合中交天航河湖治理创新研究院、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建设“河湖治理现代产业研究院”,加强成果转化能力;联合湖南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我校法学院、建筑学院等,组建新型智库“洞庭湖研究院”,加强资政能力;整合湖南省湘水集团、中交疏浚集团等企业资源,联合发改、科技、水利、交通、环保、自然资源等政府部门,谋划建设“洞庭湖实验室”,构建“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全链条,取得一批引领性原创重大科研成果,争创洞庭湖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打造对外展示“百强”大学实力的标志和窗口。

四是坚持开放发展,争创国际交流新格局。开放办学,可为发展不断注入新活力。学院大力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目前正联合英国卡迪夫大学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智慧水利”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项目,探索博士培养国际化;强化与夏威夷大学、马来亚大学等高校合作,谋划双学位研究生项目,探索硕士培养国际化;与国际学院推进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联合开设“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探索本科教育国际化,奋力开创学院“国内+国际”办学双格局。

责编:刘宇慧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