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落地,农村学校怎么办?听听校长们怎么说

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沈红艳   三湘都市报   2021-11-21 18:13:34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杨斯涵 黄京 通讯员 沈红艳

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是儿童友好先行先试镇,“友爱仁义”是白箬铺镇居民的精神传承,白箬铺镇又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白箬片区校所辖有1所中学,7所小学,2所公办幼儿园,8所民办幼儿园。白箬片区校共有近200名教师,近3000名学生。为了加强与城区学校的研训交流,白箬片区校从农村教育集备上找突破口,努力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实现减负、增效、提质。

然而,“散而小”的农村学校怎样教研、集体备课,真正落实“双减”?11月19日,曾庆桂校长工作室第十八次集中研修活动在长沙市望城区白箬片区校举行,多位校长齐聚一堂,聚焦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如何提升教育质量。



师资:开展线上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一支好的师资教研队伍,在白箬片区校校长谭廷芳看来,以研训促教师专业成长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是农村学校规模小、分布广、发展不均衡成为了阻碍农村教研发展的最大问题。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白箬片区校在加强与望城区内城区学校之间的教研同时,在片区校内还组织各个小学开展联合教研。但是,在“双减”背景下,什么样的教研活动才是最有效,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成为了谭廷芳一直探索的问题。

在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校长帅亮看来,就目前来看,教研容易存在着形式化、缺乏针对性、准备不充分等问题,虽然线上教研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教师们可以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进行教学研究,但是海量的资源容易导致资源难以梳理,因此这就需要提升教师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以及资源搜索整理的能力。同时,在帅亮看来,线上教研也需要制定一个中长期计划,对于某个学段要有通盘的教研计划,不能就事论事。“线上教研也要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还有定主持人,这个也是常规教研的一个基础。”

“泛在教研是指教师每时每刻的基于网络平台的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依托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本身为焦点,在任何地方、随时、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工具来进行教研活动的4A教研。”长沙市第十一中学校长聂庭芳认为,学校首先应该梳理教研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缺乏大数据支撑下的教师教的糊涂、学生学的糊涂、教学评价糊涂、学习资源局限等一直困扰着学校教研质量的提高。然后是积极探索在即时通讯、“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支撑下,能够有效解决教研问题的新教育体系。再按照新教育体系的需要,研究、设计、建设有效的信息化环境和支撑系统,整体构建学校智慧平台。最后就是系统培训教师按照新教育体系,充分利用所建设的信息化环境和支撑系统开展教研活动。“学校要让教师可以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与其他教师或业内专家讨论交流,实现信息交互、学习互动,从而让教师在教研中以自己的需求为目标主动地获得资源,并在教研中获得存在感和满足感。”

管理:调动学校教师的积极性

为了实现白箬片区内教育资源均衡优质发展,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白箬片区内制定了教师交流长效机制,白箬中心小学教师赵斯怡、刘览宇作为首批片区内支教老师,从白箬中心小学到薄弱学校——桃林小学支教。此外,谭廷芳介绍,为培养“四有”好教师,建立白箬教育后备人才库,为白箬教育培养储备干部,充实白箬教育优质人才,同时让教师更有获得感、幸福感,白箬片区会经常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大家享受精神的盛宴。不过,谭廷芳又遇到了一个难题,教师幸福感强、幸福指数高是好事,但这并不利于调动工作积极性,如何才能调动老师的积极性?

长沙高新区白马学校校长徐敏认为,精心的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教师有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就能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其次要凝聚价值认同,徐敏表示,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学习典型树标兵,让教师认识到“职业”到“事业”的转变,让他们从学生的成长中收获到生活工作的快乐。同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要形成明确的指标体系,同时也应该重视教师的个性,教师的特长的表现要,让老师都有机会展示自己。

“我觉得调动老师积极性,要抓住‘家国情怀’、‘引领示范’、‘体贴关怀’、‘包装推介’四个关键词。”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校长刘欣指出,能够坚守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都是令人敬佩的,他们往往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把握地方教育的特色,可以通过搭建师徒结对的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引领作用,同时,也可以通过“骨干教师”等评选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



提质:提高农村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五里小学把课间操与国学经典、武术启蒙、艺术韵律有机结合起来创编体操;金星小学利用地理优势开发了“学农基地”;光明小学以乡村自然风景为课堂,师生同绘,使光明小学变成了“隐居山林的彩色学校”;白箬中心小学成功创建为望城区校园乒乓球训练基地……

在长沙市望城区白箬片区校,“创新校园文化特色”与“儿童友好教育”很好地融在了一起,但谭廷芳却认为远远不够,“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不仅只是“创新”,更需要的是“体质”,该如何“提质”?

长沙市望城二中副校长刘满和指出,吸引大家来参加课后服务的同时,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让课后服务类型更多,课程设置更合理,此外,在场地设施设备方面进行挖掘,回落配置效率。

“就目前来看,学校课后服务学科辅导的多,五育并举的少,实践性作业差异性作业的有效性体现不够。”长沙市望城一中校长刘宇指出,“双减”落实的关键还是在学校,学校应要完善课后服务的评价体系,杜绝把课后服务变成学科的培训,同时丰富课后服务课程,可以紧贴农村学校实际,围绕劳动教育开发相关的手工课程,并创造一个“双减”课后服务政策实施的社会环境,通过家长学校的方式,向家长不断的宣传解读“双减”政策。

“落实‘双减’,就是要回归教育正道,尊重教育规律。”长沙铁路第一中学校长曾庆桂表示,当下的重点工作是落实“双减”。学校要捍卫教育常识,立足平常心,不喧嚣浮躁,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从常态与常规的坚守中,以顺乎自然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分数,对待孩子,要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多元成长成才,恢复和重建教育的良好的生态。

在曾庆桂看来,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其育人目标要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乡镇企业家、 致富领路人”培养后备力量。如今,虽然乡村义务教育条件基础仍然薄弱,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还存在着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但是其升学压力不大,家长对学校的“过度干预”或“不当干预”较少,教师的竞争压力较小,外界干扰相对少,学校和老师自主空间较大;乡村学校虽然没有城市学校那么多可用的现代化社会教育资源,但乡村也并非没有教育资源可用,如广阔的田野、遍地的庄稼、代代传承的乡土民俗文化、精巧的手工艺、淳朴厚道的农耕文化,能工巧匠等等;此外,在开发乡土田园资源,发挥乡土文化育人功能,培养劳动创造精神和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等方面,乡村教育有抓手,有土壤。

乡村学校面临着乡村振兴和教育振兴的双重任务。曾庆桂强调,“双减”政策的推出,为乡村教育振兴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机遇。“相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一批不忘初心的乡村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下,乡村教育的魅力、乡村教育的未来,就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责编:陈舒仪

来源:三湘都市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