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10-18 10:45:51
同心共绘美丽天心新胜景
——长沙市天心区政协助推“智慧天心、融城核心”建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罗鑫欣 任湘
湘江奔涌,见证天心故事。
从历史街区到文化新都,从“不夜南城”到“网红天心”,从融城核心到生态绿心,从治理革新到服务创新……作为湘江东岸“黄金之弧”的长沙市天心区,正朝着勇当“三高四新”战略排头兵的目标奋勇前行。
澎湃的经济社会发展脉动,为政协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近年来,天心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担当,谱写了一曲与时代同发展、与天心共奋进的动人乐章。
“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服务用心,为民用情,助推用力。”今年以来,天心区委主要负责人多次高度肯定区政协工作,并寄语区政协要坚持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努力使全区的工作目标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追求。
“党委政府的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天心区政协主席夏艳兰表示,本届政协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政协优势,建真挚之言,汇各方之智,聚全民之力,积极投身助推“智慧天心、融城核心”建设的征程中,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贴心关怀务实支持
党委政府重视助推履职实效
近年来,天心区委坚持政协工作与党政工作地位同等、责任同担、发展同行,用心贴心的关怀、实打实的支持,确保政协工作在全局工作中有地位、有分量、有声音。
五届区政协开局后,天心区立即开启“共同制定年度协商计划”的新探索。由区委会同区政府、区政协研究制定年度调研协商计划和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实行“议题共同提出、计划共同制定、过程共同参与、成果共同推进、落实共同监督”的“五个共同”协商工作机制。
同时,统筹安排区政协每年的重大协商议政活动,使之进入区委、区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决策程序,大大增强政协履职的计划性,提高协商的权威性。这是区政协工作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也是加强党对政协工作领导的关键一步。
“党委政府出题,政协答题”,是天心区坚持多年的做法。每年区两会前,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都会组织街道、部门负责人座谈,梳理、提炼出一系列热点问题,提交政协作为调研协商、撰写提案的参考选题。2020年,区委将天心软件产业发展等关系区域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参政议政选题,交由区政协调研,推动政协履职更加精准。
此外,天心区党政领导高位推动提案工作,形成了“党政高度重视支持,政协积极主动作为,承办单位持续强化办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参与”的格局。
区委主要负责人多次在区政协报送的提案上作出阅批,称赞提案“很有见地”“很有借鉴意义”“体现了针对性”,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办理。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在政协会议上通报政府工作,带头领办政协提案,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把采纳落实政协意见建议,当作自身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实现“办一件成一件”。
区政协委员彭燕燕在履职日记里,写下了参与办理《推动长株潭商圈建设加速度》提案的经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不仅主持召开办前协商会,还在会议前一天,邀请提案人代表参加长株潭商圈建设的现场调度,零距离了解商圈建设进展,现场掌握提案办理第一手资料。“这是区委、区政府创新提案办理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委员们的参政议政热情受到了极大鼓舞。”彭燕燕说。
党政重视支持,是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政治前提。正是区委、区政府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工作上充分支持、在条件上充分保障,使得区政协在建设“智慧天心、融城核心”的实践中声音更加响亮,作用更加彰显。
(区政协就“发挥南部新城优势,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精准建言双向发力
高质量履职助推发展蓝图变现实
党委想什么,政协议什么;政府干什么,政协就推进什么。5年来,区政协紧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开展工作,助推蓝图“变现”,积极为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建言献策。
近年来,天心区大力发展网红经济,并打造了“不夜天心”“网红长沙,红在天心”等响当当的品牌。如何实现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2020年年底,区政协全会上《先行一步,创新探路,打造中部网红经济第一强区》的大会发言和提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游客在茶颜悦色、文和友打卡即走的现象较为突出,人气旺但流量兑现不足”“网红经济的元素较为单一,培育力度还不够”“节假日巨大人流带来的安全隐患,亟待重视”……这份直面问题、直言良策的提案,得到区委书记批示,并被列为区政协2021年重点督办提案,政协的“金点子”正一步步变为部门的“好举措”。
发展网红经济,还需下足绣花工夫,做细服务文章。区政协常委会就“推动黄兴南路步行街提质升级”等课题开展专题协商,对完善五一商圈公共配套服务功能等建言献策,意见建议得到积极采纳落实。目前,黄兴南路步行街已成功纳入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范围,五一商圈交通道路、景观环境都实现了升级。此外,商圈内还成立夜间经济服务中心,推动营商环境更优化。
“自古城南多故事,长沙南城亦如是。”天心区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可谓“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区政协《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大会发言,为天心区启动西文庙坪老街复古改造,天心阁、南门口、火宫殿周边区域有机更新项目凝聚了共识与合力;提案《打造天心阁历史文化街区成为5A级旅游景区的建议》提交后,区委、区政府把落实建议作为“开辟天心文旅产业发展新途径”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专门实施申报工作。
区政协既关注古城的风华、网红的当下,更放眼天心的未来。围绕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打造“天心数谷”等方面,第五届区政协接力履职、持续建言。为办好《关于推动天心区大数据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推进,主要领导带队北上南下招商,促成天心区成功获批全省首块人工智能产业园的金字招牌。截至2020年,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年产值已达到85亿元。
推进长株潭一体化、加快南部新城建设,是关乎天心当下和未来的关键之举,也是区政协和委员关注关心的大问题。以高位协调南部片区规划、加速建设长株潭商圈、推动绿心保护、建好省府新区等为切入点,区政协聚焦热点,深入调研,睿智建言,切实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政协有为,协商有位。“建议内容值得我们深入认真思考和吸收”“建议案很有力度、内容丰富”“提案很有针对性,对我们帮助极大”“监督意见十分中肯,针对性强,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采纳”……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对政协参政成果的激赏之情跃然纸上。
履职为民改善民生
把政协“作业”写进群众心里
五届以来,“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等字眼年年出现在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
“政协全称前面有‘人民’二字,政协委员心中更要有人民;政协委员把人民看得有多重,人民也会把政协委员看得有多重。”每次开展主席接待日、委员大走访活动时,夏艳兰都会这样强调。
排查交通安全隐患、聚焦学前教育配套、促进康养产业发展、视察“一圈两场三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年来,区政协和委员们紧紧抓住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堵点,充分发挥大会发言、专题协商会、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渠道和平台作用,为民生福祉建言,让政协工作符合民意、贴近民生。
助力脱贫攻坚义不容辞。5年来,区政协组织全体委员通过援助雷锋超市、看望慰问贫困户、关爱“燕离家庭”、开展捐资助学等,结对帮扶困难群众300多户,捐款捐物77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000多人,解决就业2000多人。
积极探索城区“插花式”扶贫新途径,还将扶贫济困的触角延伸到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5年来,区政协发动委员援助了通道三完小等多所偏远学校,“一对一”资助了一批贫困群众,搭建和拓宽了通道县消费扶贫平台。
全面建设智慧委员工作站(室),探索网上议政和微建议办理,推动基层协商。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天心区投入专项经费,在14个街道、95个社区分别建立了智慧委员工作站(室),全区203名政协委员和54名住区市政协委员全部入驻,通过线上值班、线下接待的形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我们这群与组织失联的党员终于回家了,感谢身边的政协委员发挥了大作用”“政协委员参与、奔走,让我们小区又快又好地进行了提质改造”“感谢政协委员,给予免费学车的机会,让我们肢残人士插上自立自强的翅膀”……今年,一场智慧委员工作站(室)建设现场推进活动在天心区先锋街道举行,居民们讲述的政协委员为民办实事的故事,引发与会人员强烈共鸣。
从2020年开始,区政协依托智慧委员工作室启动微协商工作,致力于为全区民生改善注入新力量。当年完成的23个议题,包括大托新村交通疏导、天剑社区公厕管理等,目前已进入全面推进和落实阶段。
在天心区,政协协商成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兴动能。面对面商量、心贴心服务,不仅助推解决学位、床位、厕位、车位等群众关心的问题,还催生了“群众提事、协商议事、研究定事、公开晒事、共同办事、大家评事”的政协协商“六事工作法”。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