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这里,还保留着你没见过的小火车和窄轨铁路

郭立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8 11:03:54

使用了30余年的内燃机车头,斑驳的痕迹,透着岁月的厚重感。

图 | 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首席记者

郭立亮

8月24日清晨,“老司机”黄承德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来到762窄轨铁路机车库上班。

这里停着4台380马力内燃机车,车头上的“太行”品牌标志,藏匿在厚厚锈迹中,若隐若现;斑驳的车皮,记录着窄轨小火车曾经的岁月沧桑。

机车上的历史印记。

“老司机”黄承德开了34年火车,因为技术好,去年退休后又被返聘回岗位。

司机在试车检查,为出车做准备。

马田矿业有限公司供销公司窄轨铁路位于永兴县,始建于1962年,主要承担矿井内部大型材料供给和原煤集运外销职能。铁路轨距仅有762毫米(铁路标准轨距为1432毫米)。当年建成时全线总长15.8公里,设有7个小站,每天有两列机车编组24小时运行。

初始时的火车机车为18吨老式蒸汽机车,1987年改为28吨蒸汽机车,1991年至今,使用的是380马力内燃机车。

一个1937年德国出厂的扳道器仍在使用,成为这条窄轨铁路上年代最久远的印迹。

永兴县马田镇江家车站,两列火车在此会车。

鼎盛时期,这条铁路承担了马田煤矿每年80多万吨原煤的运输任务,数列货运车以及工务养路专车、轨道车,在这条窄轨上来回穿梭,铁路养护、站务和列车司乘人员达24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马田矿业还新增了一列客运火车,方便矿区近两万名职工和周边群众出行。运营50多年来,已累计运送煤炭3000多万吨,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司机胡海斌在机车库给机车加水,为出车做准备。

机车维修工曹毅在出车前认真检查自卸车的制动部分,确保行车安全。

窄轨铁路总站,出车前的早班会,安监人员给司乘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这是他们每天的“必修课”。

机车驾驶室,司机胡海斌认真操控着机车行驶,不时前后观察行车情况。

火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节自卸车突然掉轨,司乘人员用千斤顶抬高车厢将车轮修正。因为车轮磨损严重和轨道线路问题,这种情况偶有发生。

弯道行驶时,副司机李杜观察窗外情况。为确保安全,车辆的时速控制在平均10公里左右。

小火车经过一处金黄的稻田。

火车抵达新星煤矿煤仓装车,司乘人员与工人一起装煤。

车长李勇锋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瞭望观察,以便行车时遇到突发情况可随时进行紧急制动。无论刮风下雨、冰天雪地,“观察员”都要坚守岗位。

窄轨火车满载着原煤经过矿区居民区。

火车抵达终点站卸煤坑,连接员指挥司机控制自卸车卸煤。

值班员张甲良挥舞着信号旗接车。

值班员张甲良扳开铁轨道岔,供火车转轨。

当晚最后一趟火车抵达终点站卸煤坑卸煤。

火车完成运煤任务后,司机将机车停放进机车库。

近年来,随着运量的减少、企业改制裁员,目前窄轨铁路仅保留了37人。只有两趟列车在筛粉厂站到新星井矿段长11.15公里的窄轨上正常运行,每天开行3至6趟,年运量保持约40万吨。

相比汽车运输,窄轨铁路运输成本较低、安全系数高。“目前,我们是湖南最后一条在运行的762窄轨铁路。因国内窄轨零件已基本停产,司乘人员年龄偏大,加上工作艰苦、待遇不高,难以找到年轻的接班人,继续运行下去难度很大。”马田矿业有限公司供销公司总经理李振军介绍说,“前些年,曾有人提出要拆除窄轨铁路,我们极力反对。早年的蒸汽机车头被卖掉,已让我们心痛不已。”

沾满煤灰、满身汗水的卸煤工人在抓紧时间吃午饭。

一位卸煤工人在休息时用沾满煤灰黝黑的手卷烟。

窄轨铁路正常停运检修,维修人员为铁路更换枕木,保证安全行车。

机修人员在修理车间,对火车的车轴进行维修。

据了解,目前国内留存的窄轨铁路已屈指可数,四川嘉阳窄轨、河南许昌窄轨、黑龙江兴隆窄轨等都已经失去原先的功能,或将拆除或已开发成旅游线路。

永兴县马田镇江家车站,火车缓缓向前。旁边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上,满载的货车呼啸而过。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