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杨湖街道:问渠那得清如许 镇村河长治水忙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17 10:20:17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通讯员 严婷)松杨湖街道境内有象骨港、松杨湖、白杨湖、芭蕉湖、长江五大水系。今年来,松杨湖街道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还河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扎实推进河湖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持续推进“行政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探索实践,形成了“河长牵头、街道统筹、部门联动、制度监管、干群共管”的管护长效机制,河湖生态面貌焕然一新。

水光潋滟风光好,河长发力绘新颜

曾几何时,松杨湖街道象骨港渠黑臭水体严重,每年水面水葫芦泛滥成灾,渠道废塞、水流不畅;松杨湖煤灰积重难返,水面污渍四溢;白杨湖是Ⅳ水质,臭气熏天;芭蕉湖畔、长江岸边的生活、养殖污水直排现象严重,河湖病态,无人看管。面对严峻的现实,松杨湖街道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嘱托为契机,全面排查全域范围内河湖基本情况,制定“2+5+11”的河长体系,即:第一总河长、总河长负责统筹全域范围内河湖,5名班子成员分管5条河湖,11名村级河长具分河段划分责任,通过层层传导压力,人人认领任务,有效破解河湖“无人管”难题。

如今,松杨湖街道长江流域浩浩汤汤,白杨湖灵动清秀,象骨港清水蜿蜒,芭蕉湖波光粼粼,松阳湖碧波不惊,得到广大街道群众的点赞认可。

干群齐心织密网,五水共治起碧波

2017年以来,镇村两级河长共巡河千余次,交办解决问题近百起。2017年启动象骨港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象骨港沿岸养殖场全部关停,新建污水管网1.5公里,基本实现662户居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每年对象骨港支流东、西干渠定时清淤,并在象骨港河道设置生态浮岛解决水体富营养化难题。沿长江岸线,植树种林,建立巡逻队伍,大力落实“封洲禁牧”、“十年禁捕”生态红线政策,2021年劝退垂钓人员127人次,配合上级部门联合执法5次,收缴渔具130余套。关停长江岸线采砂场,拆除长江擂鼓台山头庙宇,并对长江岸线进行复绿。芭蕉湖畔滨湖村建设300户无公害卫生厕所,做到生活污水不直排,人畜粪便不直排。严格落实“清四乱”要求,近年来共拆除松杨湖矮围4292米,网围7000余米,芭蕉湖矮围2783米。加大渔船整治和管理,芭蕉湖12条非渔业性船舶上岸,长江9条“三无”渔船上岸,同时登记街道内养殖、生产船舶31条并编号。落实日常保洁常态化,近年来打捞水葫芦约475亩,清理河湖岸线垃圾约170吨。2020年启动全域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从源头上阻断了生活垃圾污染水源。同时,“民间河长”、“河小青”党员志愿者等河湖“守护人”亦在默默耕耘。近来年,松杨湖街道开展河湖志愿者活动10余次,清理河湖岸线垃圾、清基扫障、走村入户宣传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收集和反馈河湖治理的意见和建议,搭建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河湖长制画出最大“同心圆”。

长效落实优生态,水清岸绿惠民生

2020年,白杨湖水质由原来的Ⅳ水质转变为Ⅲ水质,白杨湖生态公园东岸竣工。同年国庆,白杨湖生态公园举办灯光节,五光十色的灯光和湖水交相辉映,别是一番风味。出门就是好风景,这是滨湖村的真实写照,在河湖长制的推行下,芭蕉湖新建了沿湖风光带,凉亭、廊道、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秋高气爽,水天一色的美丽长江岸线是早起散步晨跑的天然氧吧,秋游的人群也是络绎不绝。沿象骨港河道种植草皮加固河道,升级改造象骨港电排,高标准建设水利基础设施,畅通水系,在有力确保水利平安的同时,全力推进治水红利普及街道居民。

当前,松杨湖街道正站在治水新征程的起跑线上,以“水”为笔绘就美丽生态画卷,加快打造美丽乡村,治水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把河长制落实摆到重要位置,长效抓落实,常态抓成效,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责编:云溪区融媒体中心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