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商业 取利还民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29 16:23:14

文/蔡建满

在晚清封疆大吏中,左宗棠是为数不多对商业贸易持开明态度的重要官员之一,这不仅体现在他对湖南人朱昌琳等著名商人的充分信赖和大力扶持上,而且体现在他殚精竭虑在所管辖区域尤其是大西北地区促进商业发展的积极实践中。

1874年(同治十三年),左宗棠平定西北后,立即着手整顿西北茶务。清代湖南盛产茶叶,尤以安化黑茶在西北各地享有盛名。左宗棠早年受陶澍邀请,在安化坐馆数年,对安化黑茶非常熟悉。曾经把安化茶叶引入湘阴柳庄栽培并逐渐在当地推广。据说他自己种植的茶叶,除了供一家人饮用外,有时“茶园所入,今岁差课料清国课”。他的儿子左孝同记述:“府君于柳庄艺茶、种树,期尽地利,湘阴产茶,实府君为之倡。”由此可见左宗棠以整顿西北茶叶市场为抓手来振兴西北商业,其实是有来由的。考察左宗棠当时的用意,当然主要是为了回复甘肃经济,造福当地百姓,同时也是为了增加税收,解决军政开支的压力。还有一点,就是为家乡湖南的茶叶寻找到一条畅销的新路径。同治十三年二月,左宗棠向朝廷奏改甘肃茶务,变原有的“官引”为“票法”,广招商贩,无论何省商人均可领票运销,使原来一直受到阻滞的茶叶流通渠道变得畅通。西北原来的茶商分为“东柜”(陕西、山西)和“西柜”(陕甘宁回商),左宗棠则添设“南柜”,起用长沙县人朱昌琳为“南柜”总商,专门经营湖南茶的贩运。在左宗棠的亲自指导下,朱昌琳在安化设立总茶庄,并按茶叶产销流转方向,在汉口、泾阳、西安、兰州、塔城等地设置分庄,分段负责茶叶收购、转运、加工、销售工作,各司其职,责有攸归。其所生产的緑茶、红茶和砖茶,以硃漆木匣盛装,上盖“乾益陞”牌号,运销全国各地。朱昌琳旗下的粮食、淮盐、茶叶三大项目成为当时湖南商业贸易的支柱。后来左宗棠准备收复新疆,还委托朱昌琳负责供应部分军粮,朱昌琳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任务,左宗棠高兴地称赞朱昌琳为“杰士”、“吾乡之骄傲”。不妨补充说明一句,朱昌琳字雨田,晚年自号养颐老人,是朱镕基总理的曾伯祖父。今日长沙县安沙镇,尚有保存完好的养颐老人故宅。

除了振兴西北茶叶贸易外,左宗棠还创办了甘肃机器织呢局,利用西北丰富的羊毛资源,开发和兴办毛纺织产业,以此促进西北经济的发展。1877 年(光绪三年),甘肃织呢局开始筹建,经过建厂、购买机器、雇聘洋匠,特别是机器运输,花了三四年时间,左宗棠看到机器运抵兰州,非常高兴,认为“以中华所产羊毛,就中华织成呢篇,普销内地,甘人自享其力,而以衣褐远被各省,且有关内而及新疆,实乃数世之利也。”1880年9月16日(光绪六年八月十二日),甘肃机器织呢局正式开工生产。1880年12月,左宗棠上奏清廷,报告织呢局生产情况时说:“现在织呢已织成多疋,虽尚不如外洋之精致,大致已有可观。从此日求精密,不难媲美。共设洋机二十架,现开机六架,余俟艺徒习熟,乃可按机分派织造。开齐后,通计每年可成呢六千疋。”光绪六年十二月,左宗棠又上奏说:“织呢局结构宏敞,安设机器 二十具,现开织者尚只十具。所成之呢渐见精致。”令人惋惜的是,到了 1883 年 10 月(光绪九年九月),织呢局却因锅炉破裂,无法修理而被迫停工。总体来说,甘肃机器织呢局由于各种原因,开办的效果并不理想,但却充分表现了左宗棠力图兴商利民的思想。在此过程中,左宗棠还深刻认识到官办企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大力发展商办企业的主张。如他说:“招商办理,乃期便利。一经官办,则利少弊多,所铸之器不精而费不可得而节。”“惟以官经商,可暂而不可久”。在兴办工矿业过程中,左宗棠还在主张官办的前提下,更偏向于商办,他认为“大抵矿务须由官办,无听民私采之理。惟官开之弊防不胜防,又不若包商开办,耗费少而获利多,似须以官办开其先,而商办承其后。”左宗棠还强烈反对外国侵略者在华开矿,认为“若任其租地开掘,则后患不可胜防”。

左宗棠一贯主张进行对外贸易,曾多次派人与俄方交涉,试图开辟西路交通,发展西北陆路的商业。左宗棠在了解西北市场情况之后,主张逐步开展对俄贸易。他还认为中俄通商之初,“未可过于烦数,一则欲其入,不宜闭其门;一则此时操之太蹙,后必顾而之他,不夺不餍,翻滋论端。”左宗棠在与俄国开展商贸的过程中,时时注意维护国家的主权。如左宗棠曾经提出,俄商如未与我方签订协议而擅自到新疆一些地方经商,应“予驱押出境”。在当时的条件下,左宗棠还主张在新疆个通商地区划定通商区域,“于各城通市之处设立贸易圈于城外,以处外国商旅,不令深入各城腹地私与本地商民贸易交接,流弊自少。”左宗棠还禁止俄国人向中国贩卖鸦片,要求俄国人“务将十五款洋烟一种立予芟除”。左宗棠晚年还主张“与欧洲各国公立条约,皆得通商”,表明他此时已经具有超出同时代人的全面经济开放的思想,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综上所述,左宗棠从理论到实践上都对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的“纾商力以保利源”、支持民办企业反对商办企业的思想,以及主张在掌握主权(“权操自我”)的前提下与欧洲各国通商的思想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有着许多的闪光点,都值得今日湘商们学习总结和借鉴。

作者系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责编:张笛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