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诸睦是我家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9-02 01:26:07

茶陵县洣江街道诸睦村,地处茶水河下游,距县城约5公里。下辖22个村民小组,911户,3475人,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拥有便利的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近年来,诸睦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治理农村环境脏乱差为重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努力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先后获得市文明村镇、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多个荣誉。

一、坚持“三管齐下”,强化组织抓保障。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1、强化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开好局。近年来,诸睦村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刘小林为组长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其列为重点工作来突破,整合全村各方面资源,不断统一思想,扎实推进。推进工作必须有部署有调度,有落实有“回应”。我村一是利用主题党日活动、工作例会、村民组长会等时间,及时汇总解决当前困难问题,重要节点随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二是现场会的形式,鼓励先进个人,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努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注重“党建+服务”,为建设美丽乡村增动力。按照“以人为本、优化服务、方便管理、界线清楚”的原则,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空白区域,不交叉重叠,以街巷、道路、村组为界划分区域片区,村干部分组分片管理督促,22名村小组长协调配合,建立村、组上下联动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管理“共治”。

3、严格检查评比,为建设美丽乡村强保障。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卫生评比细则”要求,明确各组各片的分管的村干部主体责任,稳定保洁员队伍,形成有效的分组分片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将全村按6个片区划分保洁服务网络,每个片区配备1名保洁员,坚持对村内一天一清扫,一天一转运。同时加强保洁员考核,建立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道路以及公园等公用设施的长效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

二、坚持“三力合一”,强化措施求实效。

在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诸睦村重点围绕“如何建起来”“如何美起来”“如何好起来”下功夫,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求实效。

1、打造体育公园品牌+生态旅游。一是利用茶水沿河两岸有自然生长的百年樟树成林、处处鸟语花香,因地制宜的完善一条长五公里成形游道,形成一个集避暑、休闲、观光、投资的旅游胜地。二是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吸引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体育公园进行体育训练、竞赛活动,营造全民健康锻炼的良好氛围。

2、道路基础设施提质改造。一是高标准、高要求对村内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尤其针对诸荣公路诸睦段的2.5公里进行重点打造,投资80万余元,栽种桂花、红叶石楠树、山茶花球树及紫薇花树共计1800多棵。二是亮化工程再提升,做到全村道路路灯全覆盖。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犹如一颗颗闪亮的星星镶嵌在夜空中,既点亮了诸睦村的夜晚,也照亮了百姓的幸福生活,为诸睦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三是对村组所有道路进行水泥硬化,自2011年开始先后投入了1000余万元,当前已经完成了村组道路组组通、户户通。

3、“四类房”拆除以高效率推进。以“应拆尽拆”为原则,明确下芜湾、猪形坳、双车组、祠堂上作为四个重点片区开展拆除工作,列出拆除时间表,每日进行工作调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坚克难。全村共摸底“四类房”414户1400余间,现已拆除正屋227厢,偏杂房785间,总面积24324.29平方米,补助资金100万余元。确保全村的“四类房”拆除工作高效推动,其中祠堂上拆除面积最大。在拆除过程中将村民用来放置农具和棺木的偏杂房也全部拆除,应村民的要求和村庄后续统一规划,现由村统一选址在村民居住集中区域档下湾片及祠堂上片区修建了两套面积50平方米的偏杂房,辐射周边近200户村民,既解决了拆除工作中农户反应的问题,又为村庄统一规划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4、“三清三小”示范创建有序推进。经多次实地查看,根据本村各片的地域特色,对庙前坳、祠堂上、档下湾三个片区的100余户进行集中连片打造,因片制宜,构建“全村一幅画、一片一处景”的蓝图。一是主抓村公共区域的绿化打造,种篱笆、种蔷薇,打造鲜花烂漫、处处芳菲的风格定位。二是以农户参与为主,通过发动农户清理门前屋后垃圾、沟渠、杂物。三是对公共区域水沟清理,实现地下管道清污,完成近。四是规划分片分区,按小果园、小菜园、小庭院设计,结合农户实际,进行竹篱笆安装整合。现诸睦村已完成“三小” 创建户数86户,清理村主干道两旁杂草2.5公里、水沟4公里,残墙断壁21处。

在竹篱笆安装过程中,我村认为原计划1.2米高的竹篱笆不仅成本高而且使用及美观不如60公分的竹篱笆,我村因地制宜采用了60公分的竹篱笆。特别是通过竹片供应商了解到竹片的价格以及安装竹篱笆工人的日工资,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讨论,一致通过自购竹片请本村村民为各农户安装竹篱笆,竹篱笆的费用由原来发包的40每米元降到现在的25元每米,清理费用也一并降低。这些举措都获得上级领导一致认可,并在县人居环境考核中位居前列。“三清三小”工作在茶陵传媒、株洲电视台、湖南经视等媒体做了宣传报道。

5、“改水改厕”以高规格推进。2018年7月全村接通自来水,为“厕所革命”提供了先决条件,到目前为止全村共有600多户村民从中受益,村民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如今诸睦村旱厕已全部拆除,全村已完成改厕708户,新建公厕1座,已全部投入使用。

三、坚持“三个提升”,全力为民增福祉。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的最终落脚点是在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上。

1、提升项目抓质量。美丽乡村产业是保障。以村民增收为目标,发展壮大生态油茶产业,带动经济增加集体收入。铺建油茶基地,聚力山地绿色产业经济作物。利用村空余山地和劳动力,依工带贫,完成对400多亩空余山地林的改造,种植油茶苗,未来三年将形成强有力的经济产业链,提升村集体经济。

2、提升素质抓民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实现内在和外在共同蝶变,推动形成良好家风、村风、民风。组织开展“文明家庭”“优美庭院”评比活动,深入挖掘感人事迹,发挥典型模范带动作用,激发凝聚正能量,同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卫生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融入农村生活各个方面,不断提高群众素质,推动形成良好村风民风,连续三年获得茶陵县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3、提升阵地抓设施。耗资280余万元打造的孝文化广场和农耕文化馆,内设老龄活动室、日间照料室、书屋、道德小讲堂、村民健身休闲广场。围绕“二十四孝”开展孝文化活动,同时依托村小,家校社三方共行,形成教育合力,覆盖各个年龄层,构建乡风文明好农村。

孝文化广场

农耕文化馆

百年樟树林

诸荣公路绿化、亮化、硬化

(文/图 梁荣华)

责编:王旭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