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 2021-09-17 16:13:51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的随身物品,很多人每天与手机的接触超过10个小时。而关于手机辐射与脑肿瘤的关系,也是争议已久。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目前的研究表明,可能致癌的辐射是电离辐射,常见的电离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紫外线等,携带的能量高,在穿透人体组织时,破坏DNA、杀伤细胞、造成机体损伤的同时存在致癌风险。这些辐射本身就可以引起基因突变、蛋白质合成异常,所以这些都是导致脑肿瘤的危险因素。
而手机、微波炉、WIFI、电脑等产生的辐射均为非电离辐射,该类辐射携带的能量低,可引起非常轻的热效应。早在2011年,手机就被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判定为“2B”类,也就是说可能致癌。其他2B类致癌物还有敌敌畏、柴油汽油等物质,另外暴露作业的印刷员、纺织工、消防员等操作都被认为暴露在2B类致癌物中,而比2B类致癌物更严重的2A类还包括从事油炸以及高温工作、饮用65℃以上的热饮料、吃红肉,甚至从事理发职业都被认为是暴露在2A致癌物下。因此我们身边很多东西都有可能成为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将手机定义为“可能致癌物”,说明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确实存在某种联系,但有联系并不等于因果关系成立,不能构成确定的因果关系。
此外,国际上有多家机构开展了手机使用与脑肿瘤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2014年有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同侧长期使用手机与脑胶质瘤患病风险呈正相关。
但我们也没必要对此太过恐慌,脑肿瘤的形成是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不能起绝对作用。除了辐射因素,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基因、病毒感染、饮食、环境等因素,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才可能引起脑肿瘤。
虽然手机辐射并不一定会导致脑瘤,但长时间使用手机很可能对人脑存在影响。人脑本身有属于自己的脑电流,而手机在贴近耳朵使用时,所产生的外加电磁场会对人的脑电流产生干扰和影响。有人长时间打电话会出现头疼、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有人会因此影响睡眠,但这种症状并不能表示手机与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一般来讲只要减少打电话时间或者避免长时间接触手机,症状都能自我减轻或者消失。
虽然手机辐射与脑瘤之间的关系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但我们应当学会尽可能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比如可以使用耳机,耳机能将人体和辐射源隔离开,手机距离头部越远,大脑受到的辐射影响就越小;左右耳经常交替接听电话以避免单侧脑部长期辐射;拨出电话号码后,看到显示屏中的“拨通”信号后再通话;身边有座机电话应尽量不使用手机;睡觉时不要将手机放在枕头下面等等。
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下症状,需要警惕是否存在脑瘤,及时来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1.头痛、恶心、呕吐。脑瘤患者的头痛一般出现在夜间和清晨,尤其在起床时最明显。在咳嗽、打喷嚏、排便时头痛症状加重。呕吐一般为喷射性呕吐,呕吐后头痛稍微减轻,这种呕吐一般与饮食无关。
2.偏身感觉障碍。一般表现为单侧肢体麻木,对痛觉和温度的感觉减退,同时可出现位置觉,两点分辨觉,图形觉、质料觉、实体觉的障碍。
3.语言功能减退。丧失正常语言表达能力或不能理解语言。
4.智力精神改变。患者变得迟钝、懒散,对近期的记忆减退甚至记忆力丧失,严重时丧失定向力和判断力,或出现脾气暴躁、易激动、淡漠等。
5.视力、听力改变。原因不明的进行性视力、听力下降,伴有耳鸣、视野改变。
6.内分泌紊乱。女性脑瘤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不孕等内分泌紊乱征兆,男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
7.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等。
湖南省肿瘤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 唐智
通讯员 彭璐
责编:袁小玉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