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网 2021-09-15 16:16:57
孤胆英雄一首歌
——俄罗斯电影《猎杀T-34》述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除了天上的飞机以外,最厉害的武器恐怕就是坦克和大炮了,而集进攻与防守于一体的坦克更是叫人闻风丧胆。德国法西斯在侵入苏联时,往往是飞机开路,坦克跟进,以摧枯拉朽之势,很快就占领了苏联的大片地区。
《猎杀T-34》是根据发生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1941年10月中下旬,德国精锐部队向莫斯科发起了进攻,苏联红军进行了顽强的阻击,却在遭受重创后被迫转移,留下唯一一辆坦克掩护。可偏偏坦克手士气不足,连车长也没有。车长是什么?就是指挥员。没有指挥员,坦克怎么打仗?就在这时,刚从坦克学校毕业的少尉伊乌斯金担起了这个重任。
这部电影并没有集中描写苏联红军和德国法西斯坦克的激烈对战,而是选取了伊乌斯金所率领的这辆T-34坦克与德军一个坦克连的对轰。
德军这个坦克连有多少坦克?六辆。
一比六!
这就是当时的形势。
影片非常充分地表现出了伊乌斯金的才能与智慧,他指挥这辆坦克在一个名叫聂弗多瓦的村子里充分地利用地形特点和敌人周旋,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坦克游击战的精彩画面,让我们在惊心动魄的同时大开眼界。T-34在德国六辆坦克的围攻中竟然消灭了五辆坦克,不能不叫人惊叹。
现在是一比一。
双方旗鼓相当了,T-34胜利在望。
可是偏偏,在一个拐角,T-34与德军最后一辆坦克狭路相逢,T-34遭受重创,坦克手们被捕了。
极端劣势时却节节胜利,势均力敌时却大败亏输。故事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让观众们大呼意外!
德军集中营的看守非常严密,可以说是一只鸟也飞不出。可就是在这样一个地方,三年里,伊乌斯金却一连逃跑了七次,当然,每次都失败了。
影片并没有描述伊乌斯金逃跑又失败的过程,而是通过两个德军军官的对话转述这件事情。它一方面表现了伊乌斯金极为顽强坚韧、不达目的绝不甘心的精神,同时也为之后的第八次逃跑做了铺垫。
1944年,德军前线节节失利,亟需补充一批坦克手,于是伊乌斯金被要求为德军训练坦克手。机警的伊乌斯金从中发现了逃跑的机会。他把坦克手们召集起来做了简短的动员,增强了他们逃跑的决心和勇气。坦克手们把德军拖来的一辆打坏了的T-34修好了,并意外地发现了藏在坦克里面的六发炮弹。
德军开来了几辆据说能打败T-34的黑豹坦克,开始围歼T-34,又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这和影片开头时在聂弗多瓦的村子里的战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这次德军在天上增加了飞机,这样,T-34不论躲在哪里都会被发现。
在这场立体式的围剿当中,T-34这只“老鼠”能逃得出去吗?
伊乌斯金再次大展神威,他利用为数不多的树林将自己隐藏起来,悄悄接近敌人,突然开炮,一发击中,接着攻击德军指挥所,然后撞开大门,扬长而去。
这部影片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高速拍摄的方法。本来,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炮弹的轨迹的,但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着炮弹从炮口出来,穿过对方坦克的钢甲板,钻进去发出“轰”的一声巨响。有一段苏军坦克与德军坦克迎面相遇,双方同时转动炮口,同时瞄准,同时发射,两枚炮弹同时飞出炮口,在空中相遇,擦肩而过。这一段真是看得人惊心动魄。
观赏这部影片,就像是在坐过山车,先缓缓启动,然后突然加速,翻一个大跟头,让你大声惊叫,再然后扭曲,翻转,直让你的心脏冲出体外,直到把你折腾够了,然后再缓缓落地。这时候,你摸摸心脏,还好,还在,身上却早已是大汗淋漓了。
但当人仔细回味时,感受到的更多是苏联红军的机智勇敢,顽强不屈,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不禁向在反法西斯的战斗中的苏联人民表现出由衷的敬意。
这是一首英雄的战歌,它从我们的心底飞出,永远传唱。( 作者:肖亦翅)
责编:周听听
来源:湖南文艺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