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被称呼“全长沙最安静的面包店” 有着怎样的故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8-24 16:37:18

昨日

长沙市的这家面包店冲上热搜榜第一

这是一家开在小巷深处的德式面包坊

虽然不算热闹,但是充满温馨

与老板的热情好客相比

店里的其他员工却默不作声

偶尔顾客咨询面包的价格

他们也会做出手语回应

是的,这里的员工都是听障人士

这家店也成了名副其实的“无声面包店”

听不见一句“欢迎光临”

面包店内却门庭若市

安静的店员也会热情地为你服务

图 | 文 明健飞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这家店的老板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又是一家什么样的小店?

这家店开在长沙城北的湘春巷,叫吧赫西点,老板是来自德国的Uwe Brufzer,中文名字吴正荣。他与妻子杜雪慧一起从德国来湖南做慈善事业已有18年了。


关于这家面包坊,从10年前开店的那时起,老吴就专门从德国请来西点师学习,售卖的都是正宗德国风味面包。并且他对面包品质要求很严格,从食材到制作配方和程序都十分严谨,连发酵用的也是从德国带来的老酵母。

德国人老吴。

一大早,老吴在作坊里向学徒交代当天要做的面包配方。

老吴坦言,自己开面包坊不为赚钱,只是希望给聋哑人提供一个学习制作面包手艺的地方,希望他们以后能自食其力,过有尊严的生活。这家面包坊中目前有8位聋哑人任职,并且每个聋哑人都能在店里免费学徒半年,掌握基本的德式面包制作技术。

作坊里的面包师和学徒都是聋哑人,老吴用手势与他们交流。

老吴将当天做的面包和蛋糕品种登记在白板上,方便员工查看。

作坊里,老吴和员工在做面包。

老吴说,表面拉开几个口子,法棍面包烘烤时会膨胀得更大,口感也更好。

将面包送入烤箱后,老吴在设定烘烤的时间和温度。

趁面包烘烤的间隙,老吴就着牛奶吃早餐。他和员工们的早餐都是先天未卖完的面包。

拖着刚出炉的面包,老吴用手势向店员示意这一炉面包的数量。

老吴将新出炉的蛋糕放进柜台。

摆着顾客的咖啡和面包的小桌上方,是老吴以往参加湖南卫视节目的一张现场照片。

简约而整洁的店面,不时有慕名来打卡的顾客,有长沙人,也有从外地来的。

中午,老吴的妻子杜老师来到作坊,与员工们一起享用简朴的中餐。

老吴的妻子杜雪慧在长沙一家慈善机构担任聋哑儿童的语言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老师。两人的收入不多,但迄今已资助了近500名湖南各地的聋哑儿童。过去一年的疫情对面包店营业收入影响很大,即便如此,老吴也没有因此解雇员工或降低员工工资。

老吴和杜老师以往参加慈善活动的照片贴满了一面墙,他们以这样的方式书写了他们与中国的情缘。

店内代为出售残疾手艺人制作的工艺品。

傍晚时分,老吴下班走出面包坊,准备回家。

有人曾问老吴

如果留在家乡德国发展

也许生活会更优渥

来到万里之外的长沙生活

值得吗?

老吴总是笑着回答

简单并不表示不好

关键是要过得有意义

“我的长沙”2021长沙市井人文影像展,集合了100位普通市民的影像。他们遍布长沙,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着不同行业的工作,过着普通的日子,行进在或匆忙或淡然的人生轨迹上,平凡而又精彩。

我们将陆续分享他们的故事,敬请关注!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