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1-07-20 21:37:29
常言道,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近日,怀化市出台十八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将在全市开展“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行动,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的行为,释放了加快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督促履职“赋能”,防止政商互动“清而不亲”。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方政府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仍没有把握好“为”与“不为”的关系,走入了政商关系“清而不亲”的误区,存在不敢为、不愿为、不作为的问题。有的干部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信条,遇到企业家往往都是“躲着绕着”;有的对企业家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就是机械化、教条化地讲依据、等协调。政商关系“清而不亲”,从根子上说也是不担当、不作为。首先是个别领导干部价值观有偏差,有的领导干部是能力不足,碰上一些解决起来复杂棘手的企业难题没思路、没办法;有的是“爱惜羽毛”,怕跟企业家交往,给人不好的联想,干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有的则是缺乏为企业服务的精神,作风庸懒散、办事“推拖拒”的衙门做派没清理干净,老问题在新形势下暴露得更加突出。以前个别领导干部热衷于跟企业老板打交道,一些不法利益在觥筹交错间“输来输往”,最终腐蚀了干部,也影响了发展。但现在有另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个别领导干部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把抵制“亲而不清”的歪风邪气,偷换成了“清而不亲”的作壁上观。
监督执纪“亮剑”,严惩政商交往“亲而不清”。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亲”则两利、“清”则相安。官与商、政与企,交往不可避免,友谊无需回避,但一个前提是守住底线、把好分寸。有的仍然在顶风违纪,私底下要么“一手交钱、一手办事”,要么“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因此必须要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的监督,将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涉企工作要求、改革举措、政策法规、项目资金等落实情况纳入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安商惠商护商政策、严禁损害企业项目利益行为、规范工程建设和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强化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保障等方面,明确实行产业项目建设政务服务优化机制、领导责任制、督办机制,提升惠企政策兑现效率,鼓励落户怀化的企业积极参与政府采购,实行涉企柔性执法,审慎查办涉企案件,严禁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插手企业项目建设,严禁向企业转嫁费用,严禁在监督管理服务中收受礼品礼金,严禁部门利用行政权力妨碍市场公平竞争。同时,严格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严禁“打招呼”“打牌子”“提篮子”。对贯彻落实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各项措施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不担当不作为,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律严肃查处;对搞官商勾结、利益勾联、插手干预、吃拿卡要等干扰破坏营商环境的,一律从严从重处理。
齐抓共管“合力”,构建既“亲”又“清”新型政商关系。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明确指出: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大力推进清廉建设,努力做到风气严实、纪律严明、干部廉洁、班子廉政,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一要优化政务服务。着力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政务发展环境,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务服务各流程、各领域,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二要强化正向激励。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各级党员干部的评先评优、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对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机关单位、党员干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晋升职级。三要大力容错纠错。对在深化“放管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招商引资和服务重点项目、重点民生实事等行政审批事项中,为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和审查,出现失误或错误的,按照“三个区分开来”予以容错纠错、减责免责,为锐意创新、担当作为者撑腰鼓劲。对恶意举报、干扰破坏营商环境的,依法依规坚决予以打击。
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开展监督检查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要把自己摆进去,聚焦破坏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以改进作风为重要抓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认真履职。通过强化监督,推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既防止乱作为,又防止不作为。对滥用职权、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损害企业合法权益问题,敢于“红脸”较真,严肃追责问责,推动立行立改,以实打实的监督成效,促进政商关系在依纪依法、界限明晰、公开透明的轨道上实现良性互动,为助力一流营商环境按下快进键。 (刘洋 田定春)
责编:赵志高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