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的故事|赛龙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6-13 23:20:17

彭仁满

每年,汨罗江最繁忙的日子要数五月。

五月,让汨罗人神魂颠倒、斗志昂扬。

小伙子们,都会把最要紧的农活丢得一干二净,为了就是争当龙舟划手的差使。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未当过龙舟划手的男人,算不得汨罗江男人,未当过划手的男人,得不到汨罗江女人的爱。

世界上没有哪一处地方的龙舟像汨罗江龙舟那样源远流长的了。全世界晓得屈原的人就晓得汨罗江,晓得龙舟。屈原和龙舟是汨罗人的骄傲。

“宁可荒掉一年田,不能输掉一年船”。这是汨罗人争强好胜的精神,也是汨罗人为人处世的信条。因此端午赛事来临,汨罗人不敢怠慢半点。

汨罗江上划龙舟,历年来固定的是两种格式。

一种叫太平桡。龙舟与龙舟排成平行的一线,划手尽可能把桡子放在对方的船舷,脚也可以搭在对方的船帮上,一路嘻笑,一路轻飞桡子,慢悠悠,活像一群嘻闹的孩子,又像一群得意的神仙。但到最后,必然有犯规者,把船头划得超过别的船头,立即会引发众多船只的围攻,甚至把犯规划手统统掀入江中,水淋淋的犯规者爬上岸来还十分的荣耀,并以此取笑别人,但这份荣耀谁都不会承认。

另一种叫晒桡子。这是正规的比赛。两岸穿白竹布衣的围观者白茫茫一片,密不透风。划手们赤裸的青铜色手臂划出青铜色的线条,溅起青铜色的浪花,不啻观看惊险的帆船滑翔;一起一伏的青铜色脊背,有山一样连绵起伏的厚重;一阵一阵激越的鼓点,像是弹跳在汨罗人身躯之上的脉搏。一只船就收束着一大片焦虑的目光,拖着一群激越的呐喊,这呐喊最烈的日头晒不干,最暴的雨点也打不湿,此时,和鼓点一同放飞的绝不只是粗重的号子,还有村村队队的荣誉和尊严,龙舟飞起来的时候,观众的心同时也绷得如快断的绳子,兴奋的呼喊声、叹息声、谩骂声,将汨罗江上空搅得喧腾腾一片。

赢船的划手,在冲破最后的界线之后,便把桡子高高地举起,敲锣打鼓,鸣放铳火,绕汨罗江沿岸招摇来招摇去。这就是晒桡。

旧时,得胜者要备二顶通红的轿子将龙头和棹手抬回去,回到祠堂还将龙头祭在神龛上敬香、磕拜。晚上,村里灯火通明,戏班子锣鼓喧天,热热闹闹地演三天三夜。现在赢船,龙船坐上大卡车,划手坐上大公汽,一路的鞭炮,一路的欢呼。回村的划手们从乡亲们迎接的队列中,昂首挺胸走过去,不亚于国家元帅检阅军队的那份荣耀。

然而,得胜的划手们仍有不好过的一天。到了大端午(五月十五),败北的船队便派人邀他们再赛,得胜的划手们一个个躲得远远的,生怕被败北的划手捉住而拖下水去。大端午欢庆不多,败北的船队清一色的太平桡子,互相绕绕圈子,自嘲“包龙头”晒晒桡子而悻悻而归。

事后败北的划手们对胜者却耿耿于怀,都将攻击的矛头指向得胜的划手,有时捉住他们抛入江中,或是让他们就地啃啃泥巴进行惩罚,以解败北之气。胜者都会快快乐乐半推半就地接受这份惩罚。

汨罗江人谁都不会承认自己的船曾输给别人,到死也不会承认。

他们心中的那只船,永远不会输掉。

(图:邓霞林 摄)

责编:徐典波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