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展租赁住房 打造高新安居样板

  湖南住建   2021-06-30 19:31:20

为深化住房制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善居民尤其是新市民的住房条件,实现“住有所居”民生保障目标,长沙高新区不断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采用“政府统筹、多方参与、规范市场”的模式,结合区域定位和产业发展特点,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筹集租赁住房,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住房体系,打造园区租赁住房特色,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27个项目、10798套/间房源筹集,在6月1日完成2021年第一批租赁住房评审,新增房源2610套/间,居全市国家级园区第一名。

一、未雨绸缪抓先机,精准施策补短板

近年来,高新区提前谋划及早部署,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始终遵循“就业有平台、住房有保障、新城有活力”的人本发展理念,以服务员工、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助推产城融合为目标,大力发展租赁住房,解决了园区“白天红红火火,晚上黑灯瞎火”以及城市房地产过度发展的产业空心化问题,让科技新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典范,从根本上提升了安居品质,带动了园区经济发展。

(一)创新供给模式,开拓配建房源

早在2018年,高新区即在全省首创商住用地配建租赁住房的新举措,在土地挂牌阶段就规定开发单位须在协议中明确配建租赁住房套数、面积,建成后,采取产权无偿移交高新区管委会,由管委会进行运营管理,或由开发单位以自持的方式,运营租赁住房。三年来,全区经营性用地上已配建租赁住房5万平方米、约1240套间。2022年开始,这些房源将陆续投入市场,为全区高品质租赁住房筹集拓展了来源渠道。

(二)聚焦热点区域,加大归集力度

聚焦产业聚集区,在人口密度大,企业数量多的区域,综合考虑周边生活、教育、交通等配套设施完备的住宅小区,充分挖潜、大力归集各类优质房源,纳入租赁住房范围,实现了承租人的“2降2升”(降低通勤距离和居住成本,提升生活便利和居住品质),有效促进了优势产业、外来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使得无论是青年人才、产业工人,还是一线务工人员,都能进得来、留得住。如在高新区的信息产业园区域,针对互联网从业人员高度积聚的特点,就发展新建和归集了“中电软件园二期”、“金鹰科技园”、“长沙芯城科技园(二期)13#‘智慧公寓’项目”“湖南省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产业园(东区)项目7#栋”等多个项目,在该区域累计归集租赁住房5.46万平米、1311套间,大大缓解了该片区“一房难求”的问题,有效促进了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布局未来发展,实现产城融合

在规划租赁住房项目选址时,高新区结合片区开发进程和产业项目发展需求,进行提前布局,做到了“房等人”而不是“人等房”。针对这一情况,高新区以建设 “人才家苑”项目为抓手,集中新建2610套,约10.24万平方米租赁住房,同时,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各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为项目建设提速积极服务、护航。项目建成后,将解决 5000余人的住房需求。另外,积极培育周边服务业,有效引导企业员工转变为常住人口,带动商业配套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培育形成居住组团功能区,助推产业化与城市化有机融合,实现了产居平衡,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有效破解了“大城市病”。

二、多种举措强供给,住有所居保民生

长沙高新区结合实际,以服务产业优化环境为目标,通过新建、改建和盘活存量等多种渠道,有效增加市场供给,真正实现了新市民“住有所居”,让企业专注于经营发展,通过租赁住房聚集人气、繁荣市场,带动消费、生活服务业发展,大大优化了园区发展环境。

(一)聚焦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园区租赁住房的政策体系,结合园区特点,制定园区租赁住房发展规划,并明确推进计划、人员分工和具体责任,同时,从政府监管、市场运营、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设计租赁住房管理制度,通过拟定《长沙高新区配建租赁住房移交管理办法》、《长沙高新区住房租赁试点奖补资金拨付规定》等系列文件,提升了对租赁住房全链条的管理水平。不断探索租赁住房建设、管理和运营之道,多次到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万科泊寓、龙湖冠寓、优+公寓等业内龙头企业考察学习,通过市场采购专业运营管理团队的方式,保障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并加强动态管理和日常考核,强化资金监管提升使用效率。

(二)盘活各类房源,增加租赁供给

结合“园区企业多员工多、农民保障安置房有富余、房源信息不对称”的区域特点,提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灵活处理”的归集原则,大力盘活企业闲置房源、社会空置房源和保障安置房剩余空置房源并进行提质改造,使闲置房源“活起来”、租赁市场“动起来”,业主腰包“鼓起来”取得了多方共赢。高新区将5个保障安置房小区中的3500套间富余房源进行归集后再提质改造,打造了“菁英汇”租赁住房项目。在盘活闲置房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活了当地的人气。同时,高新区为支持园区企业发展,就近解决企业员工的住房问题,支持并指导一批企业针对自有员工宿舍进行提质改造,建设租赁住房,特别是对闲置多年的老旧厂区宿舍资源进行激活,如在长沙机床厂宿舍基础上打造的租赁住房项目,就让大量的产业工人不出园区就能解决住宿问题。

(三)精心设计建设,提升居住品质

按照“精准规划、精美建设、精致管理、精明增长”的要求,高新区在新建租赁住房项目中,多次召开租赁住房项目规划方案论证会,指导项目对标北上广建设标准,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公共空间、友善合理的居住户型,保证10年不落后。产品设计上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建设不同的房型。例如青年人才通常处于职业起步阶段,对租金更加敏感,对居住环境有不同要求,不能完全按照现有住宅设计规范去建设,在房型上设置了青年公寓、家庭公寓和专家公寓等三种房型,满足了不同阶段中青年人才的租赁住房需求。同时创新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实施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采用装配式建设、参照绿建节能标准,倒排工期、抢抓进度、严把质量,按时按质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

三、开启居住新时代,助力美好新生活

通过科技赋能,为运营方科学运营、优质高效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服务赋能,让承租方感受到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通过文化赋能,让住户精神生活得以充实,在“住有所居”的同时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

(一)科技赋能,提升居住品质

得益于政策、房源和资金等配套支持,长沙高新区租赁住房迎来了“智能家居、信息管理、智慧生活”的新时代。在住房租赁管理上,长沙高新区不断探索新技术应用,运用清洁能源、智慧门禁、电子管家等科技设备配套,开展智能家居产品与技术、混合云、企业AI等多个场景的深度合作,为住户打造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逐步引入各类信息化手段,深入推进以5G、物联网、人脸识别为代表的信息化管理应用,建立便捷、高效、舒适的租赁住房客服中心和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一站式服务,在入驻管理、房屋配租、合同签订、物业缴费、问题投诉等方面解决企业职工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后顾之忧,如在长沙芯城科技园(二期)13#“智慧公寓”项目中,就通过智慧设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为年轻住户提供了智能化的居住服务。构筑了智慧生活生态圈。

(二)服务赋能,注重人本关怀

让租赁住房的管理服务不再只局限于基本保洁、保安和保修,引导企业不断拓展服务外延,满足用户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需求,如三诺智慧健康租赁住房项目,以“三颗心福利”为主题,打造“心平衡、心健康、心关爱”的服务体系,在项目中每个房间都配备了空调、热水器、洗衣机等设备,同时还在项目中配备了餐厅、书屋、运动城等配套设施。在服务上,为经常出差的员工提供差旅订票、订房、为已育人员提供爱幼托管、为有需求的住户绿植出租......在满足住户基本居住需求的基础上,还为其带来了和谐、便捷、稳定和安全体验,提升了住户的体验感和归属感。

(三)文化赋能,注入文明内涵

从智慧管理到人文服务,再上升到特色社区,为住户营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要求下,租赁住房不单纯的容身之所,正在朝着运动、休闲、学习、工作、都市生活为一体的邻里社交型生活方式发展。党建阵地、青年俱乐部、读书沙龙、文体中心、共享厨房、志愿者工作站等文化载体将成为租赁住房的标配。以党建为引领,以租赁小区为单元,以特色主题文化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区域特点的青年社区、码农E栈、蓝领之家,通过践行“文化赋能”理念,使租赁住房不仅在物质上,更在文化上成为入住“新市民”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租赁住房建设和筹集是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产业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打造高新区人才创业示范区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增强产业承载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园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城市综合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长沙高新区着力打造“居住成本洼地、产业腾飞高地”,持续推进租赁住房高质量建设和供应,解决了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使每个“新市民”都能在长沙高新区这个有温度的产业新城里实现安居、宜居。

责编:张云龙

来源:湖南住建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