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2021-06-03 14:54:39
易上火、胃口不好、湿气重……最近,你的身体有没有这些问题,如果有,初夏“六宝”能帮你解决。
桑葚:天然“开塞露”
“五月桑葚赛人参”,五月成熟的桑葚,酸酸甜甜,软软糯糯,吃几颗下去,舌头和嘴就都被染黑了,却能润肠通便。
营养档案:桑葚富含水分、维生素C、原花青素、桑葚多糖以及多种矿物质元素。而且,还含有丰富的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类物质,适当摄入可以促进脂肪、蛋白质、淀粉的消化吸收,增加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和其他水果相比,桑葚当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再加之本身水分含量也比较大,食用后可以促进代谢,预防便秘。
食用建议:不要怕桑葚“染色”,掉的色就是来自有抗氧化作用的花青素,放心用洗净的手拿着吃,吃完再把手洗净就可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日摄入水果要达到350克以上,建议单日食用桑葚不要超过100克。
提示:很多人喜欢用桑葚泡酒饮用,其实只要其中含有酒精,就会带给身体伤害,不建议泡酒食用。
鸭肉:清补良品
入夏渐热,人体新陈代谢增快,能量消耗大,蛋白质的供应须酌量增加。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油腻程度较其它肉食低,很适合初夏温补。
营养档案:消暑清补,鸭肉为上。它不温不热,能去热清火、消暑滋阴、健脾化湿,常食能驱除暑热带来的不适。《日用本草》记载:鸭肉可“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解水,养胃生津”。
食用建议:烤鸭是大家喜欢的一种吃法,但是在高温烤制的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相对而言,将鸭肉做成饺子或包子是鸭肉最健康的吃法。在做馅时,可以用鸭胸肉,或者是鸭腿肉。鸭胸肉有点柴,鸭腿肉味道更好一些。鸭肉剁成肉馅,然后放入西葫芦或甘蓝以及其他蔬菜都可以。此外,用山药焖鸭,薏仁或冬瓜煲鸭汤,或者把鸭肉熬粥,都是不错的选择。
提示:鸭皮中的脂肪含量较高,在烹饪前最好将鸭皮撕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薏米:“祛湿器”
近段时间,雨水频繁,湿气比较重,人们常常会感到莫名的疲倦、发困、心情烦躁、没有食欲等症状,可以试试薏米。
营养档案:薏米又名薏苡、薏仁、六谷米、五谷米等,薏米作为一种药食两用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记载。其性味甘、淡、凉,入脾、肺、肾经,有利水渗湿、除痹消热、排脓、健脾止泻之功。薏米是健脾祛湿的珍品,对于湿气重而引起的脾胃损伤,见胃口欠佳、泄泻、身体困重者,可用薏仁做成相应食疗方,起到健脾利湿的作用。但要注意,薏仁应先用微火炒焙成微黄,才能充分发挥祛湿作用。
食用建议:薏米仁百合汤,薏仁50克,百合10克,加水适量煮汤饮用;冰糖薏仁粥,取薏仁250克,炖煮成粥,然后加入少许冰糖,即可食用;有健脾祛湿、消暑功效,夏天服用对舌苔厚腻、脾虚泻泄效果尤佳。也可用莲子100克、薏仁200克、大枣50克,共煮成粥食用,具有补中益气、清心养神、健脾胃的作用。
提示:买薏米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变质,而且薏米中的脂肪含量较一般的谷类要高,在空气中、光照下容易发生氧化变质,甚至产生一些有害物质,所以,回家的薏米需要在干燥、密封以及避光的环境中储存。
苦菊:“降火”菜
入夏吃点苦,作为苦味食物的代表,苦菊吃起来很清爽,热量又很低,是天然的“降火菜”。
营养档案:中医《千金·食治》介绍苦菊“味苦,平,无毒”。苦菊是药食兼具的无毒植物,味道略微苦,营养价值髙,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苦菊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钙、磷、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也较全,以及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烟酸等。此外还含有一些化学物质,如胆碱、酒石酸、苦味素等。
食用建议:苦菊可以凉拌,也可以炒着吃,叶子颜色深的过水焯熟吃,嫩的黄绿色部分做大拌菜,搭配一些圣女果、生菜、紫甘蓝,半个柠檬汁,用少量盐、醋、橄榄油调成大拌菜汁洒在配的菜上,拌匀即可。
提示:如果用苦菊做大拌菜,建议少放油脂和食盐含量高的沙拉酱,可以放些酸奶,调配味道。
杨梅:“开胃丸”
宋代诗人平可正谈杨梅:“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到了现在,杨梅更有“果中玛瑙”的美誉。
营养档案:一说起或者听到杨梅这两个字,嘴里就开始感觉酸酸的了,忍不住流口水,也正是因为这酸爽,让杨梅有了开胃的效果。杨梅的酸味来源于其中丰富的有机酸,很开胃,对健康也非常有益,被称为“果中玛瑙”。杨梅含有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柠檬酸、苹果酸等,吃杨梅就像喝一杯“天然固体饮料”,增强人的食欲。再加上黑紫色的外表,更是让杨梅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食用建议:吃杨梅前,先用清水或者盐水泡一泡,让杨梅更干净,就可以放心地入口了。还可做酸梅汁,将洗净的杨梅去核后放入烧开的水中,加一两块冰糖,煮开,转小火慢熬,待都融化后,关火,放凉即可饮用。或者冷藏存放,想喝的时候从冰箱里拿出来,没那么凉的时候饮用。
提示:杨梅是不带果皮的水果,如果想要吃得健康,还是建议用冷开水加盐浸一下,这种方法可以把里面的虫子逼出来,避免把藏在杨梅里的小白幼虫吃下去。
枇杷:“护眼果”
“五月天,枇杷甜”,正是初夏吃枇杷之时。江浙一带素有“立夏尝鲜”的习俗,其中就包括吃枇杷。
营养档案:枇杷的营养价值很高。酸甜的枇杷富含柠檬酸,可以刺激味蕾,增加食欲,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消化。枇杷内的维生素C,有利于护肤。此外,容易被忽视的是,枇杷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水分也很充足,可以有效缓解眼部干涩。
食用建议:枇杷直接剥皮吃最方便,但剥皮也是一门小学问,可以先用勺子贴着枇杷的表皮刮一圈,然后用手轻而易举就能将果皮完整地剥下来了。想变个花样的话,可以试试去核后榨枇杷汁,或者和银耳、枸杞、红枣、百合等熬成汤饮用。或者熬成枇杷酱(用来止咳的枇杷膏主要是枇杷叶在起作用),早餐时涂抹到面包上吃。
提示:吃枇杷千万别吃核,其中含有较多的氰苷类物质,可能造成中毒;糖尿病人和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王思露、王桂真、孙丽红、郭芳芳、韩学刚、常静)
责编:王思贤
来源:大众卫生报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