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26 17:00:36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军 雷鸿涛
拉伸填补图像、合并图层、修复残缺图像……在怀化市河西经开区文创社区一间工作室里,周标在聚精会神地给老照片做“修复手术”。
周标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电脑旁,根据每张照片上未损坏的蛛丝马迹,一点一点地将整张照片修复。
周标今年33岁,墩墩的个儿,其貌不扬。只有初中文化的他,从摆地摊起步,现已创建自己的公司,每年修复照片10余万张。

周标(右)在指导员工修复老照片。王森 摄
“修复不是炫技,帮人找回情感和记忆才最重要。”在周标看来,自己并不知道这些老照片原本没坏的样子,大部分都是靠想像力去修复。
特别是人物五官、面部这些特征,一旦损失特别严重,照片修复师必须将线条、立体感、透视,甚至还有明暗、色彩这些专业的美术技巧融合进去。


有人找到了遗失的记忆,有人寻回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表面上看,修复的是老照片,其实修复的是记忆,完善的是亲情。”周标说,通过修复老照片,有的人找到了遗失很久的记忆,有的人寻回了失散数十年的亲人。
下面这张黑白老照片,依稀可见一对小姐弟站在一棵树旁面带微笑,照片细节损坏严重,照片中人物五官模糊。

“去年6月,有个年轻人在短视频平台拿这张照片向我们求助,说这是她妈妈和舅舅小时候唯一的合影。舅舅自幼与家人失散。希望我们能修复这张照片,让她妈妈在有生之年能找到舅舅。”周标说。
为了完善这份亲情,周标立马决定进行免费修复。一天时间,两易其稿。修复后的照片由黑白变成了彩色,细节丰富,笑容满面。

经过周标“妙手回春”,那个年轻人将修复的彩色照片在短视频平台上做成一个寻亲短视频,点击量达千万。
一个星期后,对方告诉周标,她舅舅真的在手机上看到了这张照片,失散的姐弟终团圆。周标听后,泪水涌出,是高兴,更是自豪。
修复老照片,修复的不仅仅是一张张老照片,更是一段段尘封的记忆。


去年11月,山东小伙吴青臣将一张斑驳的黑白照片发到短视频平台,那是一张有很多裂痕、人物五官也严重损坏的照片。
“我爷爷的大哥参加了孟良崮战役,22岁就牺牲了,这是家里唯一留下的照片。”吴青臣说,请周标帮他把这张老照片修复,圆家人一个梦。
周标当天加班,将这张老照片进行了修复,忙乎一天后,完善了照片的五官细节。吴青臣收到照片后很满意:“我把修复的照片给爷爷看,当时他就哽咽了,仿佛找回了他当时的记忆。”
长按图片/查看修复前后对比图

修复老照片,看起来轻松,实际上除了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
周标拿着一张老照片和一张修复后的照片对记者说:“这张老照片,我花了半年时间修复。”
“这是一位客户的妻子20岁时的唯一照片。几年前,他妻子去世了,这位客户年纪也蛮大了,怀念妻子,于是找到了我们。”周标说,这位客户对妻子记忆深刻,具体到照片上一颗痣的位置、一个鱼尾纹的形状,都作了具体要求。
周标在修复过程中,根据客户的要求和描述,来回反复打磨,花了半年时间。“也想过退单算了,但听客户说起夫妻俩曾经的恩爱,觉得坚持下去很有价值。”周标说。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后对比


修复前后对比
除了为网上的客户修复照片,周标还帮岳父完成了夙愿。
岳父出生才20天,他的父亲便去世了,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来。对父亲没有一点印象,成了岳父大半辈子的遗憾。每年清明节扫墓,岳父总是站在父亲坟前,一句话也不说。于是,周标和妻子便想给老人弥补这个遗憾。
“我问了长辈,我岳父的父亲跟岳父的姑姑眼神上相似,嘴巴、鼻子与我岳父相像。”周标说,经过长辈们的口头描述和电脑技术合成,他制作了十几个不同版本的照片。
“像,太像了。”经妻子90多岁的奶奶辨认,最终选定了一张。
今年春节回到岳父老家,那张还原了长辈们记忆的照片,被放在了神龛上。

修复前
↓↓↓
修复后

在怀化市河西经开区文创社区一栋写字楼前,“怀化市八色数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招牌格外显眼。工作室里,50多名员工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室内一片噼噼啪啪的键盘敲击声。
“我们已经完成了地摊、家庭作坊、专业公司‘三级跳’。”周标说,这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2010年,周标结婚后,妻子杨海霞也参与到这份事业中来,她说:“我觉得照片修复师这个职业很有意义,能丰富自己的阅历,又能帮助别人找回遗失的美好。”


↑↑↑
合影修复前后对比
影像,是时间最好的注脚之一,修复一张老照片,寻回一段旧时光。
责编:伍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