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20 15:37:04
编者按:近年来,常德市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成为经济发展的热土,城市不断“长”大,重点项目加速落户,柳叶湖犹如洞庭湖畔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这背后,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不懈努力,离不开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更值得一提的是,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全体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用时间换空间,用创新谋发展,用真情赢来真心,收获累累硕果。在庆祝建党100周年之际,新湖南客户端常德频道推出《学党史 办实事 展风采 庆百年——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优秀党员风采录》系列报道,以飨读者,献礼百年。

【党员风采档案】
罗文明,53岁,是一名有着29年党龄的中共党员,现任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耕地保护监督股股长。1987年10月应征入伍,2008年转业后,他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担当、履职尽责,热情服务群众,在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奉献光和热。
脚沾泥土为乡亲
——记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耕地保护监督股股长罗文明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鲁融冰 杨爱民
青春以报国——19载军旅生涯,他守望浩瀚大海,远眺深蓝,凭赤胆忠心书写卫国豪情;退役不褪色——13年扎根基层,他心系淳朴乡亲,默默奉献,以担当作为诠释为民情怀。
罗文明,一个不善言辞却笑容可掬的汉子,大家都亲切地叫他“罗营长”。他所在的股室,三块牌子一套人马,职能繁杂,但是按照他的话讲,就是为国家守好粮,为城建看好地,为百姓护好房。
护耕地,勇于担当显真情
5月18日上午,淅淅沥沥的夏雨中,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白鹤镇梁山社区,美得像一幅水彩画。整洁的村道旁,绿树青翠,花草芬芳;成片的稻田里,秧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远山如黛,雾气萦绕,一座座别致的民宅庭院掩映其间,恰似现代版世外桃源。

罗文明(左)检查整改情况。
眼前这番美景,罗文明却无暇顾及。在梁山社区11组一处坑塘复耕现场,他沿着泥泞的田埂,深一脚浅一脚地冒雨查看整改情况。这里本属于基本农田,面积约6亩,村民却挖塘养鱼。
今年,国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以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这里自然也不例外。
自启动整改以来,得益于扎实的群众基础,罗文明的工作得到社区的支持和村民的理解,项目推进势如破竹。几天前,社区动用挖机对这处坑塘清沟排水,只等天气好转后回填。
在工作中,罗文明坚持原则却不拘泥原则,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因此受到广大群众的信任和爱戴。

居民家门口的火龙果园。
梁山社区7组一户居民种植火龙果,搭建的大棚被卫星监测发现,导致该地块被冻结。经实地核查与细致走访后,罗文明向上汇报和举证,用设施农用地政策,为群众排忧解难。
干群鱼水,情浓真挚。多年服务基层,罗文明深知,只有心系群众,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才能做好民生服务各项工作。
“我和罗营长打交道10多年了,他从不抽群众一条烟,不喝群众一杯酒,不拿群众一块钱。”梁山社区原会计闻三平感慨地说,在辖区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时,要是遇到机耕道拐角不合理、碈管高低有误差等设计与施工相悖的情况,罗文明总会随叫随到,站在便民利民的角度及时处置。
防灾害,群众安危大过天
风雨无阻,奔波不倦。当天上午10时许,罗文明又马不停蹄,赶到了白鹤镇太阳山社区7组居民李春林家中。

李春林的庭院温馨别致。
这是一个收拾整洁的农家院落,在红花绿草的点缀下,显得格外温馨。可连日来的阴雨天气,让李春林全家忧心忡忡——屋后山体因雨水冲刷,不时有石块和土方滚落。据悉,当地受地形地貌影响,临坡切坡建房现象较为普遍,一到汛期,极易出现山体滑坡险情。
关乎群众安危,容不得半点懈怠。罗文明此行,就是要核实现场,以便申报治险专项资金,尽快拆除李家宅院旁的这颗“定时炸弹”,也让悬在自己心里的大石头落地。
只见他俯身穿过鸡舍,不顾蛛丝缠绕头顶,小心翼翼地来到李家屋后,在土质松动隐患重重的陡坡下,仔细勘查、拍照、记录,一套流程下来,衣服几乎已被雨水浸透。

罗文明实地查看滑坡隐患。
此情此景,李家人看在眼里,心生感动。他们担心罗文明淋雨受凉,非留他喝一碗姜茶。
老李的女婿夏中军介绍,以前但逢大雨,就有少量泥土滚落下来,只能靠自己肩挑手提去清理,而且土方的去处也是个问题。家里也商量过,干脆请挖机过来切坡,一了百了,可后来打听得知,私自开挖属于违法。“这下好了,您给我们家解决了大麻烦。”夏中军脸上乐开了花。
据介绍,针对全区93户临坡切坡建房户,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联合技术支撑单位湘北地质403队,逐一拿出隐患治理方案,并在每年汛期来临前,开展地质灾害预防演练,让群众掌握救助方法,熟悉撤离路线,最大限度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优环境,破烂屋场变宝地
当天下午,雨后初霁。置身白鹤镇猴子巷村,泥土芬芳扑鼻,满目绿意盎然。
伴着挖机轰鸣,4组村民谢全生在原野上,忙得不亦乐乎。今年,他打算在2亩多的复耕田里搞稻虾共生,借此改善土壤,便于以后更好地种稻。于是,天一放晴,谢全生就请来挖机,对田埂进行加宽加固作业。
“多亏‘空心房’整治和增减挂钩政策,拆了8所破败不堪的闲置老宅并打整土地,才让村里多出了54亩像样的田土哩。”望着眼前的成片农田,猴子巷村党支部书记胡达政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这里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赵王家屋场,当地人祖祖辈辈生活在此。近些年,村民条件好了,纷纷将新房建到了公路沿线,老屋场渐渐荒废,草木横生。“就跟原始森林一样,人都不敢再进去了。”胡达政说。
2019年,常德市开展大规模的农村“空心房”整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柳叶湖分局成立工作组,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狠抓落实。接到任务后,罗文明和同事们连日走乡串户,依托遥感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利利用总体规划图,迅速摸清底数,高效推进整治行动。

老屋场复耕后,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昔日荒凉地,今朝聚宝盆。他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百姓的声声称赞和张张笑脸。在白鹤山社区栗里岗一组,破烂的“空心房”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油菜丰收的场景。原村民小组长杨昌凯算了一笔账,老宅拆除后,家里耕地多了1.6亩,种油菜可增收近2000元,加上后山的油茶林和流转水田种稻,一年收入有5万多元。
“更重要的是,而今村里道路硬化了,沟渠通畅了,人居环境比以前提高了几个档次。村民有了‘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共建家园,这不正是乡村振兴中,新农村该有的样子吗?”杨昌凯的一番知心话,引得群众一片叫好,欢声笑语久久萦绕在田间地头。
延伸阅读——
敢担当、讲奉献的罗文明,是常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的普通一员,更是柳叶湖分局这一群体,奋进新时代展现新风采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分局全力以赴,履职尽责保护资源。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制度,连续2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积极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摸排工作,全面完成摸排任务;在矿山修复方面,分局以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要求,强力推动太阳山石煤矿生态环境治理,坚持整治与修复,注重长效与长远,强化管护和监测,全面完成治理任务。
依据常德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暨农村“空心房”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柳叶湖分局两年复垦耕地约1159亩,确保了市区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同时,分局坚持不懈服务民生,按照“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制定24小时值班表和巡查制度,下发应急处理预案,确保了“零伤亡”,并加强对1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在全市率先完成销号。
责编:鲁融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