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18 17:02:11
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讯(通讯员 谢定局 刘金汉 肖彬)敢于担当、勇于作为,他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扎根山区、初心如磐,他用职责和担当闪耀出为人师表的“胜利”光芒。
“脱贫攻坚胜利了,尹校长却倒下了,留下胜利的光芒永远照亮我们前进的路!”5月11日,洞口县石柱中学校长尹智勇走在熟悉的校园小径上,看到郁郁葱葱的绿化树长满了稚嫩的新芽,不禁又回忆起一个月前猝然离世的原石柱镇中心学校校长尹胜利。尹智勇说:“四季桂依然飘香,他仿佛从不曾离去。”

尹胜利,男,47岁,中共党员。28年扎根乡村教育基层,先后在竹市镇中学、管竹中学任教,2007年担任管竹中学校长,2017年3月担任石柱中心学校校长。2021年4月11晚,还在谋划和部署中心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尹胜利突发疾病,带着他未竟的事业和牵挂,永远离开了……
胜利的愿望:“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花园”
“我来这里带班,三到五年石柱的教育要变样,学校房屋要变漂亮,教师队伍要过硬,教育质量要上一个台阶!”2017年3月,一纸调令将尹胜利从该县管竹中学调到石柱镇中心学校担任第一校长。上任伊始,尹胜利没有忙着开会作报告,而是轻车简从下村走访。
石柱镇11个行政村,其中七岭、八寨地处雪峰山腹地,全镇共有9所中小学,两个教学点,4所幼儿园,在校学生3573人,80%为留守儿童。
“要面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优化服务,正常开放!同时要总结经验,在全镇推广,满足更多孩子的阅读需要。”2021年4月8日,这是尹胜利去世前的第三天,他再次来到该镇兰河完小,走进该校新建的“元月图书馆”,并送来了4组书架、1000册图书。“这个图书馆是石柱镇第一个标准化小学图书馆,是按照义务教育国家标准进行建设的。”兰河完小校长尹秀文介绍,从2020年10月以来,尹胜利曾先后4次来校指导标准化小学图书馆建设。
“以前旧的教学楼,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一年要请瓦工检修三次。”该镇塘湾完小教学校长宁智峰曾经守着漏雨的教学楼,将一茬茬乡村孩子送出大山。“教学楼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修建的,已成为事实危房。”宁智峰回忆,尹胜利在来石柱报到的途中就来该校“微服私访”,并提出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力争在短期内消除学校危房的设想。
“为使新教学楼早日修建,尹胜利带领我们从选址、征地、放样,一样都没落下。”宁智峰回忆,新教学楼开工后,当时正值暑假,但尹胜利放弃了休息,拖着严重高血压和重度痛风的病体顶着炎炎酷暑,一头抓实抓细学校工程进度,一头监督工程质量。如今,这栋占地400平米、建筑面积1200平米装修一新的教学楼已落成,即将投入使用。
2017年9月以来,石柱镇新建、维修校舍22000余平米,学校再也没有了危房。学校其它硬件设施也有了很大改善,完小以上学校都有了班班通,旱厕全部改成了水厕,校园内道路均已水泥硬化,校园得到绿化美化,学校俨然成了一座座花园。
胜利的光芒:“不让一个贫困孩子辍学”
“为了控辍保学,摸清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尹胜利都是在上班与加班里度过的。”石柱镇中学教导室副主任宁顺奇回忆,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期,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最重头的工作之一。

由于石柱镇地处偏远,外出务工人员多,控辍保学压力较大,面对困难,尹胜利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一定要精准落实,不能让一个贫困孩子辍学。”为此,尹胜利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劝返工作,白天亲自带队进村入户家访,晚上与学校领导、老师一起加班加点整理完善档案材料。
尹胜利针对学校控辍保学材料不完善、底数不清等问题,亲自分工落实,每一个失学、厌学学生都安排学校领导、教师一一对接。在尹胜利的努力和带领下,石柱镇做到了教育扶贫“全覆盖,零辍学”。
八寨村的尹云湘(化名)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父母离异后,被其母带到常德市某县读书且更改了姓名,而资助中心的反馈信息一直显示其资助不到位。
得知这个情况后,尹胜利立即组织工作人员通过“学籍管理系统”查找该生信息。2019年10月,宁顺奇和学校老师驱车400多公里赶往常德,几经辗转找到尹云湘在读的学校。“当时,尹胜利在外地出差,一路上至少打了我10个电话,询问落实情况。”宁顺奇说,得知该生已在当地得到资助后,尹胜利长吁了一口气。
“没钱读书,我来资助。”该镇东风村的欧阳小美(化名)是尹胜利的帮扶对象。其父母均为残障人士,欧阳小美曾数度面临辍学。“自从尹校长来了后,我没有后顾之忧,一心扑在学习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懂事的小美没有让尹胜利失望。通过尹胜利的鼓励,小美顺利地考上该县四中。小美动情地说:“现在还经常向尹校长报告学习情况,叫我有困难随时给他打电话。”
心系贫困学子,扎根乡村教育事业。
在雪峰山腹地,像欧阳小美这样受到尹胜利关爱的贫困学子还有很多。28年来,尹胜利把满腔热情和美好青春献给学生,用心帮助贫困家庭,用爱成就贫困学子,点点滴滴谱写了一首扶贫赞歌。
胜利的理想:“能够培养好下一代也值了”
“老伙计,你就这样走了,实在令人痛心!”4月18日,洞口县管竹中学的校长唐群洋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翻看当年的教育日志,回忆起和胜利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潸然泪下。
在别人眼里,唐群洋和尹胜利是一对“难兄难弟”,他们都出生在同一个村、考上同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一起分配到管竹中学教书。
“我和他接触最多,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唐群洋回忆,1993年,两人一起来到管竹中学,开始踏上“三尺讲台”,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当时的管竹中学条件艰苦,由于房间紧缺,唐群洋和尹胜利被安排到一楼的会议室,用课桌拼起来当床。
“面对艰苦的环境,我有时发牢骚。胜利就开导我说,能够培养好下一代也挺好的。”唐群洋说,正是因为胜利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也能坚持自己的初心使命,很快就在教师队伍中脱颖而出,一步一步成长为教学骨干,先后担任教导主任和学校校长。
“把工作干好,守好这块阵地。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办好乡村教育。”尹胜利离开管竹中学时,唐群洋接过“接力棒”,离开那天晚上,他们彻夜长谈乡村教育的振兴之路。

“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他心里总是装着别人,从未考虑过自己。”尹胜利是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作为中心校领导,他负责德育、安全、党建、扶贫、控辍保学等工作,节假日都是在上班与加班中度过。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他总是把工作中“难啃的骨头”揽下来,同事们知道,尹胜利长期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生活没有规律,早就患上了高血压还有严重痛风,但从未认真到医院进行系统治疗,总是在忙工作。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经过四年努力,石柱镇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已进入该县先进行列,2018-2020年小学、初中质量监测均进入全县前10%行列,石柱镇中心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县教育系统“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噩耗传来,学校师生一片惋惜!4月11日晚,石柱镇下了一夜的雨,校园内落英缤纷。尹胜利生前种植的绿化树落了一地的老叶嫩芽,像一层地毯铺满了办公室前的小径,斜坡上一夜之间奇迹般的开满了黄色的野花……
责编:陈洁
来源:科教新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