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1-05-18 20:27:00
新湖南客户端5月18日讯(通讯员 肖菊红)湖南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以非遗传承点、传习所、体验区、体验基地为载体,将湖南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共覆盖14个市(州)100个县(市区),串联156个传承传习点,涉及367个非遗项目。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省级非遗天尖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单位应邀成为此次活动的主要路线之一。
湖南非遗主题(研学)旅游线路
天尖茶是茶中珍品
天尖茶属湘尖系列,有天尖、贡尖、生尖,称为“三尖”。其原料均为每年谷雨时节采摘的鲜嫩茶叶为原料精制而成,可以泡饮,亦可煮饮。天尖茶外形条索紧结,较圆直,嫩度较好,色泽乌黑油润。香气醇和带松烟香,汤色橙黄,滋味醇厚,叶底黄褐尚嫩。全手工加工,原始操作,无污染,无添加,原生态。竹篾篓包装,丝茅插孔,透气性良好,利于天尖茶的氧化后熟,同时可祛除异味,保持茶品原味陈香。
白沙溪天尖茶
天尖茶是皇室贡品
天尖茶曾为皇室所用,现被大众所爱。古时地方向朝廷贡献方物,是为贡品,安化黑茶中品质优良的天尖、贡尖茶也就成为贡赋之物。北宋元祐三年(1088),宋朝廷在安化县资水北岸设“博易场”,以盐米布帛交换当地茶叶等土产。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朝廷额派贡茶,每岁22斤(合今13千克)。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定为“官茶”。清道光年间(1825年),天尖和贡尖即列为贡品,供皇室饮用,是地位、权贵的象征。
天尖茶非遗技艺 纯手工制作
天尖茶制作技艺由白沙溪茶厂一脉传承,至今已传承第6代。以第五代天尖茶省级传承人肖益平为代表,传承非遗传统技艺,弘扬非遗精髓,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研发了天尖茶系列高端经典产品。2009年白沙溪5301芽尖茶、2011年白沙溪云尖茶、2012年白沙溪茯豪茶、2013年白沙溪天尖茶分别获得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2016年白沙溪天尖茶评为首届“中华好茶”;白沙溪极品天尖获湘西产业促进会一等奖;白沙溪芽尖、安化茗珠获北京两展一节产品金奖、超级单品特别金奖。2016年,安化天尖茶制作技艺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为安化天尖茶制作技艺保护单位、天尖茶国家标准起草制订单位。天尖茶选用谷雨前后的一芽一叶春茶纯手工工艺制作,其操作工具与包装纯系安化山中自然生长的楠竹,杂木、茅草,整个制作经18道工序,生态环保,包装原始古朴,即是品质上乘的黑茶产品,又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白沙溪研学活动
白沙溪不仅于传承保护,更在于创新发展。公司建立了湖南黑茶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工程院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科研技术平台和大师工坊、非遗技艺馆、非遗产品传承制作基地等生产体验研学教育传承平台,形成了从历史文化到生产制作体验全过程的非遗传承体系。以当前茶叶行业最权威的生产加工技术支撑,以传承创新产品生产工艺与技术为依托,建起了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标准化、清洁化安化黑茶生产线。公司成为国内黑茶加工行业生产条件最完善,工艺技术设备、质量技术检验检测设备最先进、黑茶科技研究最高端的加工生产企业。同时,刘仲华院士牵头公司参与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安化黑茶的精制加工、“安化黑茶 健康之饮”提供了翔实的科学依据,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责编:周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