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护肤护发|全国护肤日·湘雅二医院开展主题活动

  大众卫生报   2021-05-25 16:12:47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5日讯(记者 袁小玉 通讯员 魏惊宇 范伟娟)5月25日是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15届“5.25全国护肤日”,今年的活动日主题是“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护肤”。为更好地传播科学护肤知识,减少问题皮肤发生,提升公众的皮肤健康素养,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于当天上午在该院五官科楼一楼大厅开展“后疫情时代的科学护肤”大型义诊活动,现场发放护肤、护发科普知识手册及医学护肤、护发品。同时,针对28日即将到来的“全国爱发日”同步开展毛发相关问题及疾病的义诊。

(图为“5·25全国护肤日”义诊活动当天,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专家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解答皮肤毛发问题。)

该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邱湘宁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戴口罩、勤洗手等习惯带来了新的肌肤困扰和护肤需求。但长期戴口罩,面部皮肤处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皮肤温度会上升1℃-2℃,微生物繁殖也会加速,因此面部炎症水平会升高,脂溢性皮炎、痤疮、玫瑰痤疮、敏感性皮肤等问题会更易加重。

痘痘加重了怎么办?邱湘宁表示,戴口罩出现的痘痘,可能是普通痘痘(即痤疮),也可能是玫瑰痤疮(俗称酒糟鼻),具体还需要在专业皮肤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鉴别。二者在日常护理方面相似,都需要减少摄入油腻、辛辣刺激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注重防晒,平时也可以选用水杨酸、果酸、壬二酸、维A醇等成分的护肤品来维持。如果痘痘始终反反复复,还是需要在门诊就诊,由皮肤科医生进行规范治疗。

(图为“5·25全国护肤日”义诊活动当天,邱湘宁医师现场为患者解答皮肤困惑。)

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日常护肤呢?邱湘宁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次性口罩不要反复使用,长时间佩戴口罩要记得更换口罩。同时,日常护肤过程中要减少面膜使用频率,加强修复类保湿乳/霜的使用。

夏天到了,很多人戴口罩后会忽略防晒工作,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一次性口罩对紫外线的隔离效果并不强,不能阻隔紫外线对皮肤的损害。如果长期不防晒,不仅会晒黑,上下半脸的颜色差异明显,还会加重光老化,对于有痤疮、玫瑰痤疮、雀斑、黄褐斑、敏感性皮肤的人群也会诱发或加重病情。因此,即便戴了口罩,也应该严格防晒。

后疫情时代很多人会反复洗手或常用消毒棉片或免洗消毒液等。反复洗手,尤其是用酒精反复洗手,会明显洗脱皮肤屏障的油脂,让皮肤变得干燥、易脱屑,甚至诱发顽固的手部湿疹。邱湘宁建议大家不必过度清洁双手,宜养成洗手后涂抹护手霜的习惯。如果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说明手部皮肤已经受到刺激,建议立即减少洗手频率,更换较为温和的洗手液,同时加用保湿效果强的护手霜。

活动现场,皮肤科专家们针对痤疮、雀斑、黄褐斑、老年斑、湿疹、特应性皮炎、雄激素性脱发、真菌性皮肤病、荨麻疹等患者常见皮肤毛发问题,进行了专业详细的解答。

责编:袁小玉

来源:大众卫生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