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微故事 | 毛泽东:舍小家为大家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19 17:13:20

开栏的话:在湘潭这片红色热土上,曾涌现无数英雄人物。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怕牺牲、不懈奋斗。他们坚定的政治信仰、坚韧的意志品格、崇高的报国理想、真挚的为民情怀、无私的奉献精神,至今仍广为传颂。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从今日起,新湖南湘潭频道开通《党史微故事》专栏,以讲微故事的方式,再现英雄事迹、回望先辈足迹、感悟初心使命。

毛泽东(1893-1976)

(一)舍小家为大家

青年毛泽东走出闭塞的韶山冲以后,眼界大开,救国救民于水火的思想与日俱增。通过在长沙领导工人、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接触、学习与传播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发生根本变化,由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发展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冬,与何叔衡、彭璜等组织了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节,毛泽东与小弟毛泽覃从长沙回韶山过年。正月初八,是母亲的冥寿。这天晚上,他和弟妹们给母亲敬过酒菜拜寿后,围坐在火塘边,边烤火边亲切交谈。

毛泽东反复向大弟毛泽民夫妇介绍当前国家形势,动员夫妻俩加入革命队伍。毛泽民自小协助父亲经营生意,他聪明能干,此时在家里是一个理财能手,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毛泽民夫妇都认为老兄说的有道理,迅速处理好家务,不久与堂妹毛泽建都去了长沙,来到毛泽东身边,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毛泽东的教育影响下,弟妹们在革命斗争中都成长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坚强战士。

毛泽民后来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第一任行长、党内著名的理财能手。1943年在新疆任民政厅长时被盛世才杀害。小弟毛泽覃曾任苏区中共县委书记、中央局秘书长、红军独立师师长等职,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1935年在敌包围中突围时牺牲。堂妹毛泽建在衡阳地区开展革命活动,任游击队队长,1929年在衡山就义。妻子杨开慧不仅支持毛泽东革命,而且与毛泽东共同战斗,1930年被敌人杀害于长沙。年仅19岁的侄儿毛楚雄在解放战争时期为国捐躯。儿子毛岸英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毛泽东舍家兴邦,全家先后有6人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满门忠烈,光辉业绩永为世人景仰。

(二)茅坪写春联

毛泽东善用手中的笔,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在井冈山茅坪,至今还流传着毛泽东为群众题写春联的故事。

1928年春,毛泽东率工农红军攻下湖南茶陵、江西遂川县城,建立了中共遂川县委和工农兵政府,部队基本稳定后,便去茅坪拜访袁文才和王佐。当时正值春节前夕,井冈山群众在胜利的喜悦中准备过年,一些老百姓还贴上了大红春联。但这喜庆的春联上没有文字,只画了一个圈圈。毛泽东在进茅坪的一条山冲里,走进一户人家打听,才知道这个山坳里没有识字的人,但他们向往美好的生活,习惯在门前张贴对联,即算没有写字,画个圈圈,就表示有字,吉祥、吉利。毛泽东听完笑了笑,便要这户人家拿出笔墨,摆好摊子。他饱蘸浓墨,凝思片刻,便写下了群众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懂,气吞山河的十八个大字。

上联是:大刀梭镖,铲除旧世界。

下联是:斧头镰刀,开创新乾坤。

上联如号令,凝聚人心,号召农友们团结起来,拿起大刀梭镖,消灭反动武装,铲除旧世界。下联似战鼓,催人奋进,激励广大劳苦大众,用自己的双手,开创新天地。毛泽东不愧为伟人,就连群众这种贴春联的形式,他都能即刻驾驭,笔到联来,赋予新的内容,号召当时的广大群众拿起武器,跟着共产党打天下,创造新世界,引导人们去追求未来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接着,毛泽东又给这山坳里的每一户人家各写了一副春联之后,才告辞上山,去会袁文才、王佐。

(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高高飘扬在每个共产党员心中的一面旗帜。它的产生和形成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和全体党员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结果。

1944年,中央办公厅为1945年党中央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准备。警备团战士张思德挖窑烧木炭,发生了塌方,为抢救窑洞里作业的同志,而英勇牺牲。毛泽东得知此消息后,心情十分沉痛,指示要开一个追悼会。在9月8日的追悼会上,毛泽东高度赞扬了张思德的英雄行为,认为他是我们这支完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着人民利益工作的革命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他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毛泽东在追悼会上以张思德平凡而又高尚的思想品德为例,阐明了为人民服务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全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和为伟大的革命理想献身的世界观。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为人民服务的科学概念,也是我党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会后,毛泽东的秘书将这次口头讲演整理成文,呈给他审阅。毛泽东看后,稍事斟酌,随即在文章的上方一挥而就“为人民服务”5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便成了这篇著名讲演的标题。

此后不久,毛泽东在向《解放日报》等单位的一次讲话中强调:为人民服务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一定要全心全意。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把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作为党的优良作风的核心内容之一,并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提到了党的“唯一宗旨”的高度,这在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具有极为重要意义。七大对党章进行修改,第一次用明确的语言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写进党纲。从此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党人不变的行动宗旨。

(四)谨防“糖衣炮弹”

1959年9月的一天,尽管窗外阳光明媚,毛泽东的心情却十分沉重。他听说身边工作人员存在不正之风,利用职务便利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水果、茶叶、丝绸等土特产。毛泽东十分所怒,要求立即进行调查并开展整风运动。

按照有关规定,一些工作人员被调出了中南海。毛泽东又拿出自己的稿费,按照实际收受情况,退赔了相关单位3万多元。

时隔多年,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毛泽东对不正之风的痛恨:“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受到人民的爱戴和崇敬,经常会收到一些珍贵礼品。然而,无论是在延安窑洞还是在北京中南海,毛泽东始终严于律已、克已奉公。对于送来的礼品,他要求身边工作人员一律造册上交国库。“我是代表人民的,这种礼品不能收,一定要送仓库。”

毛泽东不仅拒礼,而且反对送礼。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他就提议:不祝寿,不送礼;少敬酒,不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并告诫全党不要滋长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要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

(素材来源:湘潭市委组织部、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编:肖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