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的美丽蝶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28 12:55:50

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自强班”招收了一群“另类”学生,不是身体残障,就是“问题少年”,有的患有重疾。通过精心施教,这些学生脱胎换骨,除因病无法就业外,其余全部就业或升学——

特殊学生的美丽蝶变

397班毕业合影,同学们将班主任林利高高托起。通讯员 摄

自强班女孩露出灿烂笑容。通讯员 摄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永亮

通讯员 罗琦霞 王亚

“读一个班,改变了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命运。”当地一些人提起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自强班”,都竖起大拇指。

在该校“自强班”,记者看到一份亮眼“成绩单”:患有罕见脆骨症的吴保毕业后顺利找到工作;抑郁症患者丁子怡破茧成蝶,获醴陵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问题少年”黄凯乐,创业开起农家乐……“目前毕业的101名学生,除了因病无法就业外,其余全部就业或升学。”该校校长徐峰说。

“自强班”,一个怎样的“神存在”?

“拐了,来了一群特殊学生”

2017年9月,首届“自强班”开班,101名新生,分成397、398两个班。

“拐了,来了一群特殊学生!”课还没上,闲话就传开了。醴陵话“拐了”,就是“不得了”的意思。

黑压压的教室里,坐着一群特殊学生。“不是身体残障,就是‘问题少年’,还有患重大疾病的。”林利当了14年班主任,接手397班班主任时已有心理准备,但看到眼前这一幕,还是很“崩溃”。

吴保身高只有1.4米,自小患罕见的脆骨症。家境不好,没钱治病,吴保从小在骨折、自愈、再骨折、再自愈的无尽循环中长大。他内向、孤僻,没有一个朋友。

黄凯乐与吴保完全相反,1.83米的大个子,一头黄头发,臂上文身,脚上夹着人字拖。2015年初中没毕业就跟人外出打工,在社会上混了两年多,沾染不少江湖习气。

丁子怡倒是长得乖巧漂亮,作文、绘画俱佳,却因父母离异患中度抑郁症,几乎不跟任何人交流。

进一步熟悉情况,老师们心情沉重。小邓(化名)器官反置,心脏在右边;振华(化名)儿时发生车祸,因得不到救治长期“反踵”;小李(化名)有心智障碍……

101个学生,成长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来自一个“家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2017年,扶贫干部在走访中发现,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的孩子辍学在家,无所事事。”听闻此事,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徐峰沉思良久,向醴陵市政府报告,希望推出贫困家庭子女定向培养专项计划。

醴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整合财政、人社、教育等部门政策资源,委托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承担教学。2017年秋季起,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招生,实行“三免一包”,即免学费、免杂费、免生活费,包推荐工作。

“不用交一分钱,连饭盒都是学校发的,带一个人来上学就行了。”打消家长疑虑,乡镇干部、扶贫干部、初中教师把101名学生“请”到了学校。

“以‘自强’命名,就是希望这些孩子不屈服命运,因自强而自立,因自立而成就自我。”徐峰说。

“我们再不帮他们,无异于掐灭他们的希望”

开班容易,育人万难。

“文身男、混混,怎么教?”“残疾、心智障碍,以往有过经验,但脆骨症、癫痫病,万一出了事,怎么办?”开学不久就有老师说,还是劝他们回去吧。

“职业教育是兜底教育,有学生辍学就是学校的失职。”徐峰态度坚定,“教育的本质是给学生提供一种可能;为了这种可能,教育者就应该去努力。”

林利心肠软,望着这些孩子们,心里很难受:“我们再不帮他们,无异于掐灭他们的希望。”

特殊学生,特殊安排。林利、欧亮分别担任397班、398班班主任,每个班配备两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确定一名帮扶老师,一对一联系,家访、谈心、制定职业规划,因病不适合校园集体学习的孩子,就安排老师“送教上门”。

综合多方考虑,确定计算机应用为主学专业,同时提供陶瓷、烟花、英语、机电等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经典诵读、合唱比赛、运动会,每月开展一次读书分享会和心理团队辅导,每两周组织一次拓展活动。还给每个班拨付5000元班费,作为孩子们每月一次的活动经费。

入学后,学校组织对“自强班”学生进行体检。学生振华被发现“反踵”,伤痛反复。学校与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多次会商,从北京请来专家,两年3次手术,上百次康复训练,振华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

学生情况各异,老师因材施教。

学生黄凯乐入校后抽烟、打架,“经常搞事”。开学一个多月后,林利去他家家访,尽说表扬话。黄凯乐迷惑不解,林利顺势开导,掰着手指头跟他分析“搞事情”的得失。黄凯乐“浪子回头”,成了林利的班主任助理。

为了帮助孩子共同成长,林利让黄凯乐给脆骨症同学吴保当“保镖”。两人形影不离,时间一长,一个变得开朗,一个懂得照顾他人。

“其实,这100多个孩子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问题。”“自强班”专职心理健康老师杨虹精准施策,通过配合班主任开展团队心理辅导,有效培养班级团队意识,消除同学间的隔阂,增进互信。患抑郁症的丁子怡渐渐走出了自己的世界。

久炼成钢,“自强班”走出一批“强学生”。易康路成了校广播站的“金话筒”;苏彩品学兼优,是株洲市“新时代好少年”;丁子怡荣获醴陵市文明建设先进个人、中国湖南国际旅游节暨中国(醴陵)国际陶瓷产业博览“先进个人”。

曾被嫌弃的“自强班”,令人刮目相看。校运动会、跑操比赛、“经典诵读”、合唱比赛,均名列前茅。

“原来,生命的底色可以重新涂抹”

四月芬芳,春光明媚。

3个大男孩走进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与“利姐”热情相拥。毕业后,同学们改口称林老师为“利姐”,常回来与她谈心。

简单寒暄,学生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黄凯乐说,家里农家乐生意渐好。吴保在醴陵市橡胶制品厂上班,工资已涨到3000余元。卢方成刚从南昌辞工回家,打算学了驾照再出去工作。

“没有‘自强班’和‘利姐’,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吴保感慨。

此时的情景与4年前相比,可谓天壤之别。正如丁子怡所说:“原来,生命的底色可以重新涂抹。”

“自强班”开班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株洲市社会扶贫联合会逐年提高资助,从每年40万元增至70万元。湖南省陶瓷行业协会、醴陵市花炮总商会、醴陵电商产业园等,为孩子们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

“‘自强班’至少解决了4个问题。第一是初中毕业生因贫辍学问题,其次是阳光心态问题,第三是一技之长问题,第四是推荐工作解决就业问题,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徐峰说。

还有一部分孩子通过对口升学,迈入大学校园。目前,胡金粮、张佩、陈泽华、蔡友根就读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启新的人生。

继首届“自强班”之后,醴陵陶瓷烟花职业技术学校又招收了三届“自强班”。目前,这3个年级在校学生297人。与2017级不同的是,现在的“自强班”采用行政班和专业班并行的管理机制,学制也由两年增至3年。每周二、三、四半天回到“自强班”上大课,开展拓展活动、心理团队辅导等,其余时间分散到各专业班级学习专业,达成个性化培养。

菁菁校园,拔节成长。

397班毕业后,林利又接手2019级“自强班”班主任。面对一个个相似的面孔,她眼含热泪重复了首届“自强班”开班时的那句话:“我只希望,未来的你们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

责编:肖静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