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正可 湘遇微信公众号 2021-04-08 16:25:03
生活是由无数笑话和段子组成的吗?
脱口秀是的,而它又来源于生活。
一个人,一支麦,一群观众。脱口秀演员把经历过的糟心事、糗事都浓缩成段子,包裹一些观点,讲给观众听。脱口秀现场最和谐的状态莫过于:演员妙语连珠,爆梗不断,观众前俯后仰,笑出鹅叫。
随着近年脱口秀综艺的大火,脱口秀这种话题真实却敏感、语言朴实却冒犯的表演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爱,聚众“买笑”成为都市夜生活的一个选项。
这份独特的欢乐,“网红”城市长沙不会落下。
白熊盒子,长沙本土脱口秀厂牌,相比NO.1,其创始人熊骞更愿意自称为“山大王”。
(白熊盒子脱口秀演员和观众合影)
乘风崛起的长沙“山大王”
几乎不靠宣传,白熊盒子从2020年5月开放之初,脱口秀的演出票就卖爆了。数据没有曲线,但创立有曲折。
2014年,熊骞经历了生意上的失败,抑郁到怀疑人生。但是,当年王自健的综艺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拯救了他的不开心。“我觉得挺好玩的,讲笑话我也很擅长,为啥不能做线下呢。”
几年后,他和几个哥们一起做酒吧,想在营销方案里融入脱口秀,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定了。熊骞认为,“觥筹交错里,脱口秀演员得不到尊重。”
脱口秀要有仪式感和专注的倾听,所以他决定从剧场做起。没有场地,没有演员,他又邀请媒体系统的朋友,一起做比赛,选拔积累演员资源。
直到2020年,熊骞接手长沙市青少年宫的C栋运营,于是在负一层打造了一个剧场,主攻脱口秀、开放麦、即兴喜剧、先锋话剧等表演,专心培养本土演员。
2020年5月,白熊盒子剧场正式开放,走进剧场的观众就像玉米粒,出去的时候像被炸开的爆米花。
(白熊盒子脱口秀现场)
白熊盒子的定位是不走资本这套。“我们像散兵游勇,但又有一战之力,‘山大王’的感觉挺好。”熊骞的话听起来有点“熊”。
“你觉得剧场的超高上座率,受到了热门脱口秀综艺的影响吗?”针对芋头的问题,熊骞直言“当然有,感谢笑果文化哈哈……”。
高标准、低门槛的脱口秀
“我去吃个饭,你跟我扯情怀、讲故事,那都是瞎掰,我只问俩字,好吃。”话糙理不糙,熊骞认为做脱口秀,原创真实是基础,好不好笑是核心。
因此,熊骞对签约脱口秀演员的要求很高。每一个段子,都必须是演员们的真实经历,如果有跟网上相似的,不准讲。“演员有意见也没办法,不能让观众有意见。”熊骞说。
官方身高179.9cm的西米是白熊盒子执行导演,也是签约脱口秀演员。做过新闻记者的她有些社恐,2020年6月6日,她第一次站在剧场讲脱口秀,整个人都在抖。
西米自认为不是天赋型选手,她的段子都来源于生活中真实有趣的事情,“我讲的每一个前男友,都是真的。”舞台上的她,会吐槽自己嫁不出去,会自黑身高:“长得高就一定是打篮球的吗?那长得矮就只能去卖烧饼?”
在西米看来,脱口秀是一门冒犯的艺术,但是又有一定的分寸,脱口秀演员不是“杠精”。
(大花)
白熊盒子签约演员大花,曾是电视台的一名主持人,长得高挑帅气,偶像包袱也重。做脱口秀后,让大花“想开了”:“能够让我直面过去很多难以启齿的一些东西。”包袱就在自嘲和笑声中卸下来了。
大花是河南人,他认为“一方水土,养一方脱口秀人。”典型的就是“乡里别”这种方言气质浓厚的段子,长沙人听了心领神会,出了长沙,别人不是听不懂,就是觉得你真的在骂他。
在他看来,脱口秀不是简单的过嘴瘾,文本非常重要,一句话说出来要既好笑又很有道理,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才是意义所在。“脱口秀特别公平的地方就在于,你说得好与不好,观众的笑声和掌声就能当场证明。”
近期播出的脱口秀综艺《听姐说》,有网友评论“脱口的门槛这么低吗?谁都要来分一杯羹?”对此,作为女性脱口秀演员的代表,西米认为“脱口秀没有门槛,只要你会说。”
那么白熊盒子的门槛有多低?观众今天坐在台下听,后天也可以站在台上讲。
剧场每周定期设有“开放麦”,票价不超过20元。脱口秀老人在这带新人,新人在这磨段子。锻炼个二三十场后,就能上高手过招的“白熊脱口秀”,甚至跟公司签约。
这算是白熊盒子脱口秀演员养成的一套流水作业。“不管别的厂牌有多来势汹汹,我永远培养本土化。”熊骞放出狠话。
快乐和不快乐的脱口秀演员
白熊盒子签约演员佘佳儒,就是凭着一腔爱好,从“开放麦”成长起来的。擅长“双语”脱口秀,人送外号“长沙周杰伦”。
通俗来说,就是擅长用塑料普通话和长沙话讲脱口秀,并且吐词不清。憨憨的外表,躁动的内心,谐音梗的段子,心电图般的节奏,他能持续引爆场内的欢笑声。
(佘佳儒)
白天做自己的工作,晚上讲脱口秀,佘佳儒有点“斜杠青年”的意思。他的成就感,源于观众的认可。哪怕为了台上5分钟密集的欢愉,他可以将文案反复打磨一年。
让佘佳儒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8月份的一场“白熊脱口秀”,他以9票之差输给了业内知名的前辈,与“嘴炮之王”失之交臂,名列第二,但他欣喜若狂。因为现场有观众站起来大声叫他的名字,那一刻他感到虽败犹荣。
“脱口秀目的就是让听的人笑,如果观众能和自己有共鸣,那就更好了。在这里放开了笑,比喝酒蹦迪健康!”佘佳儒笑着说。
(卢超)
跟此前毫无表演经验的佘佳儒不同,“长沙邓伦”卢超算是团队里的奇葩。话剧演员出身,有着丰富的舞台经验,这为他的脱口秀演出增加了亮点。
“一场戏排练十几天,舞台上演两个小时,2000块钱,脱口秀就不一样了,说个一场两场的,是吧?”卢超头一歪,手一摊,眉毛一挑,相当实诚的转行原因呼之欲出。
卢超的想法,在熊骞这里得到了论证。他把演员看得很重,每一次演出,都尽量给演员最大的让利。“一个场子,如果演员不到位,就会垮。”
但是转行后的卢超“不快乐”了。卢超说,想吃饱脱口秀这碗饭,代价就是失去一部分快乐。
以前看别人讲脱口秀,他毫无压力地笑得像个孩子。而现在,卢超作为一个干一行钻研一行的脱口秀从业者,看到别人说段子第一反应不是笑,而是下意识地问自己,“他为什么这么好笑,我为什么没他好笑?”
卢超小时候上学打架,初中没念完就去上了艺校,艺校毕业后拍了两年戏,在酒吧上了一年班,卖了一年保险,然后又考了大学,毕业后去河北工作,辗转到北京工作,最后跟着女友来到长沙。
这些年丰富的经历成为了卢超写段子的来源,他手机备忘录里,满满都是发生在日常生活里的关键词和场景。“感谢经历!人一辈子也留不下太多东西,但是以后,我可以跟我孩子说,你看你爸,一开口下面一堆人就笑了,多有成就感。”卢超起身双手插兜,挺酷。
免费的空气和买笑的人
“现在人生活的压力太大了,除了空气,什么东西是免费的?”
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熊骞看得通透,说白了,脱口秀是一种苦中作乐,把你的不开心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简称:治愈。
“之前一个小伙子跟他女朋友分手,都想到轻生了,来这听了脱口秀之后,觉得好像也没啥大不了的。”熊骞举的例子,听起来不可思议。
事实上,当观众听到演员用段子说出自己悲惨故事的时候,身体不受控制地分泌“幸灾乐祸”的多巴胺也是不可思议的。
“我的门票永远卖得不贵,为所有人提供服务。”如果听一场脱口秀,能够减轻一点点生活的不易带来的难过,那都是幸运且成功的。
不到一年时间,演出场场爆满,白熊盒子无疑是成功的。一个盒子,能不能装下长沙脱口秀的野心,难以妄下定论,但熊骞并没有止步于此。
“我想做出一个长沙文娱一体化的模板。”不做毫无意义的跟风,也不害怕迎战,熊骞一直有主见,去追求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
记者 邓正可 实习生 黄宇 刘浩宇
责编:邓正可
来源:湘遇微信公众号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