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靛房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3-11 11:46:47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田冠华

3月9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靛房镇,一株株茶叶在阳光下泛着绿光,整个比寨村茶基地弥漫着淡淡的茶香,10多个土家族姑娘熟练地将嫩芽采摘下来运往车间,通过机器翻炒运输,一批批茶叶新鲜出炉。

经过整整两年,第一批靛房白茶终于产出来了!

2019年3月,来自浙江松阳的白茶商人梅仙法从贵州、怀化一路寻到龙山县,只为找到一处适合白茶生长的田土。

经过考察对比,位处永顺、保靖、龙山三县边陲的靛房镇进入梅仙法的视线。

靛房镇地远位偏,交通不便,但此地不仅位于北纬29度附近,而且有适合白茶生长的土壤和光照,以及介于400米到700米海拔的大片土地。

此时的靛房镇,仍有2个村没有脱贫,上一年的人均收入还不到6000元。为贫困的村民寻找新的发展出路,成了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

双方一拍即合。

经过考察对比,靛房镇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山湘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白茶。

在此之前,靛房镇从来没有种植过白茶,对于这个新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种植白茶是个精细活,种植条件极为苛刻,配管要求也很高。”梅仙法说。

“我们不怕!”靛房镇党委书记张明仁说。一心脱贫的心愿,能够克服任何困难。

靛房镇通过沟通协商,共协助公司流转土地1700亩,辐射带动村民共种植白茶6000多亩,包括中白4号、中白3号、中白2号、黄茶4个品种。

种植白茶,种活是基础,种好是关键。比寨村干旱缺水是常态,种植最初,多采用“抽水+提水”相结合的方法,保证水分,提高存活率。碰到培育期,则邀请从四川来的育苗师,给村民进行剪枝跟岔、除虫等培训,每日到茶田管护查看,严格控制每个程序,提升白茶品质,打造优质茶。

靛房镇发展白茶产业,帮助大量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季节性用工人员200多人,长期用工25人,目前采茶期日均用工100人,预计明年需要用工达1000人以上。

比寨村村民向小林是建档立卡户,过去一直在外打工,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够回家一趟。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纪渐渐大了,需要人在身边照顾。村里引进白茶产业后,向小林决定返乡工作。“出门便能上班,还能够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家,我当然是开心的。”如今的向小林已经在龙山湘阳农业发展公司工作了两年,从最初的种植员成为了一个管理人员。

白茶,同时带来了发展机遇。“白茶4年丰产,5年高产。丰产期自己种植的白茶,纯利润每亩可达5000元至1万元。并且公司大量收购茶青,不用愁卖不出去。”比寨村村民向大军说。

“靛房镇种植的白茶品质好,拥有东方树叶的香味,承继着历史,满载着希望。”作为第一个品尝靛房白茶的人,龙山县副县长彭绍兴赞不绝口。

责编:莫成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