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倩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3-24 10:43:02
争当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
雨花区这样干!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欧阳倩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审议通过。其中提出要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重要增长极!长株潭再次被寄予厚望。
2月28日,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在长沙市雨花区调研时,寄语该区“争当长株潭一体化桥头堡”。雨花区迅速传达、迅速落实。
连日来,雨花区委书记张敏,区委副书记、区长刘素月分别带队,前往株洲、湘潭多地开展洽谈和调研,加速推进长株潭一体化。
“长株潭一体化全力提速,是三地百姓共同期待。我们要提质、提效建设好,力争实现产业融城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开放平台一体化。”雨花区委、区政府态度坚定。
“三个一体化”就是一张“路线图”——
产业融城一体化:是“握手”,而不是“掰手腕”
(长株潭首个”飞地园区“快马加鞭。通讯员 高兴 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企业跨行政区转移,常遇税收等利益纠葛,创新利益共享机制应运而生:2019年雨花经开区与韶山高新区“联姻”,打造了雨花首个“飞地园区”。
一期项目6栋厂房已封底,室内装修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4月底交付使用;二期项目工地上,30余台挖土机、打桩机正往来奔忙,近百名工人加紧进行基坑施工……3月23日,走进坐落于韶山高新区的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扑面而来。
飞地园区如何“起飞”?首先要解决合作分工问题。双方决定,由韶山高新区提供土地,由雨花经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建设与招商。
如何“飞”得更高?雨花经开区与飞地园区产业定位清晰:总部在雨花,生产基地在韶山;主机生产在雨花,配套基地在韶山;一主一特产业在雨花,人才培训在韶山。未来,这里还将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实现从“卖制造业产品”到“卖制造业服务”的转型。
“高精尖”制造业也加快构建。去年12月,雨花区与株洲市石峰区、株洲经开区签署框架协议,共同打造长株潭一体化样板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开放自贸协同示范区、宜居宜游休闲度假区。在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方面,将发挥雨花区“一主一特”(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人工智能机器人及传感器产业链)、石峰区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株洲经开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纽带,促进智能制造错位发展、相互补充,形成协同效应、聚集效益和规模效应。
现代服务业高歌猛进。雨花区拥有高桥、高铁新城两个自贸试验区块。雨花区以高桥区块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为媒,联姻株洲、湘潭优势产业,将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的叠加优势,借助中非经贸合作的东风,让更多湖南优质产品“走出去”。
后期,三方将深化长株潭商贸行业合作,拟在高桥区块湖南出口产品聚集区增设长株潭优势出口产品展示厅,帮助企业产品外销,预计今年9月前投入使用;在湘潭岳塘区建设非洲产品加工园等,推动咖啡、可可等非资源型产品产业链建设。同时,推动三地企业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探索“区内注册、区外运营、加强监管”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产业互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未来,株洲、湘潭商户可以“足不出户”,乘着平台“春风”,“买全球、卖全球”。
生态协同: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
(跳马、石峰联合组织绿心保护巡查。通讯员 高兴 摄)
水流能“跨界”,空气会“串门”,无论是集中整治,还是解决根本,雨花区与其他地区既扫自家“门前雪”,又管他人“瓦上霜”。
近年来,长株潭联席会议使得“协同发展”有了制度保障;系统思维、统筹发展、整合要素……一个个关键词为长株潭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从联防共治绿心,立起生态修复的“雨花样本”;到开展绿心综合治理,共护一江碧水,雨花区不断加强生态空间共保,推动环境协同治理。
带上红袖章、穿上红马甲,党员周赞文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守护绿心联动队”成员,而他的巡逻范围可不是眼前“一亩三分地”,长沙株洲的相关区域都要走到。
3月22日,雨花区跳马镇与株洲市石峰区井龙街道、云龙示范区龙头铺街道、云田镇政府签订结对共建协议。在绿心保护方面,由长沙雨花区跳马镇杨林新村与株洲石峰区井龙街道茅太新村的6位居民,自发组成专门的巡查队伍,每天针对绿心地区毁林开荒、违规用地、乱砍乱伐、森林防火等方面进行联合巡查。
保护绿心,雨花区早已在行动。
该舍的不含糊。近年来,为严格落实《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要求,通过政策激励加搬迁帮扶,2018年底雨花区已全面完成了绿心地区160余家工业企业的退出任务。
该修的不拖沓。在长株潭绿心雨花区有18个废弃矿坑亟需生态修复。在施工难度被称为“全省之最”的龟坡片石场废址,相当于20多层楼高的岩坑壁分为三个台级。经过清坑、铺网、喷土、覆膜等系列步骤后,龟坡片石场废址已绿意盎然。据了解,到2025年前,18个废弃矿山矿坑的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将全面完成。
该转的积极引。在雨花区的积极引导下,跳马涧建材市场拟转型开发一所职业高中,项目已率先启动实施;跳马镇花卉苗木产业,也从“卖苗木”到“卖景观”再到“卖服务”的转变,目前,已形成了育景山庄、乐多园艺等众多龙头苗木企业。
民生共享:当好“娘家人”,做好“娘家事”
(Y2线串气跳马与株洲,拉近两地距离。通讯员 高兴 摄)
雨花区与湘潭、株洲的主动牵手、积极推进,给当地的老百姓和企业能带来什么?
——将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作为长株潭一体化中首家入驻的“融城小学”,湘潭九华砂子塘潭州小学正在加紧建设。预计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明年春季能迎来新生。“以前我们绞尽脑汁想着怎么让小孩到长沙读高中。现在家门口优质的学校多了,这种烦恼也就消失了。”湘潭市民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家门口坐着公交跨市区。
今年初,由株洲石峰区开出的公交Y2号线,在跳马镇杨林新村境内设立了公交站点。“以前去株洲市里,要转倒几趟车,现在家门口坐公交就能到,真方便。”杨林新村万利坡组村民宾树凡兴奋地说。
据了解,目前中车大道已启动征拆工作,时代阳光大道东延线、雨花大道即将通车;林科路、红旗路南延路、昭云大道、S21长株高速团头互通等正在建设中;开通跳马石燕湖至株洲方特的城际公交路线、延伸22路公交线路至株洲市联诚路……随着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纷纷“提挡加速”,打通了“断头路”、畅通了“大动脉”、疏通了“毛细血管”,极大拉近了普惠民生的时空距离。
——坐在家中让数据“跑路”。
雨花区跳马镇关刀新村与株洲云田镇高福社区相邻。关刀新村老人周双利来到高福社区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在“跨市通办”窗口,不到5分钟就领到了证。这是云龙与雨花首例“跨市通办”业务,标志着长株潭融城“跨市通办”迈出实质性一步。
两地按照“优先高频事项、个人事项、独立事项”的原则,梳理出首批21项“跨域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这意味着,在雨花区工作的株洲人,只要在雨花区即可获得数公里之外的相关信息,免去两地的奔波之苦,有效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有纠纷不用多地跑,家门口就可来调解。
“我们村与株洲茅太新村相邻,以前两个村在土地边界上面常有纠纷,大家谁都不服谁。”跳马镇杨林新村党总支书记刘宇说,按照跳马镇与株洲市签订的镇村合作协议,两村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室后,两方将派出村党支部书记、村组组长等对两村村民之间的矛盾进行联合调处;同时,村党组织之间将开展对接交流,不定期开展党史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
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确幸”,不断满足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科教文卫资源共享,为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铺陈出越来越浓的幸福底色。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长株潭一体化已扎实起笔,雨花区加快推进的画卷铺展开来。
“独行快,众行远。”三地携手并肩,阔步走在春风里。
责编:封豪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