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湖南丨夜读 3月14日(星期日)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3-14 21:46:07

《客栈》

作者:[古波斯]鲁米

翻译:梁永安

人就像一所客栈

每个早晨都有新的客旅光临

“欢愉”“沮丧”“卑鄙”

这些不速之客

随时都有可能会登门

欢迎并且礼遇他们

即使他们是一群惹人厌的家伙

即使他们

横扫过你的客栈

搬光你的家具

仍然,仍然要善待他们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有可能为你除旧布新

带进新的欢乐

不管来者是“恶毒”“羞惭”还是“怨怼”

你都当站在门口,笑脸相迎

邀他们入内

对任何来客都要心存感念

因为他们每一个

都是另一世界

派来指引你的向导

(朗读:新湖南小编 龚铭铭)

电影《又见奈良》

导演:鹏飞

类型:剧情

片长:97分钟

上映时间:2021年3月19日

《又见奈良》是由中日顶级导演贾樟柯、河濑直美监制,《米花之味》导演鹏飞编剧执导的第三部剧情长片,入围2020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将于2021年3月19日在中国上映。这可能是2021开年,最温情的电影之一。

本片从一个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的角度,切入一段众所周知的伤痛记忆——日本战后遗孤。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大量日本遗孤被中国东北家庭收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两国邦交正常化,许多遗孤归国,这其中就包括陈奶奶(吴彦姝饰)的养女丽华。2005年,许久未收到养女回信的陈奶奶忍不住思念,远赴日本奈良,在二代遗孤小泽(英泽饰)和退休警察一雄(国村隼饰)的帮助下踏上漫漫寻人之旅。在异国他乡,他们邂逅了许多归国遗孤,他们的生活展现了战争创伤的另一个侧剖面,文化差异与冲突下,寻人旅程变得波折不断,养女身在何处成为了所有人心中最大的谜团……

异国母女、老人跨国寻亲、战后遗孤,这些元素注定了《又见奈良》是一个特殊的故事。导演鹏飞表示,他不想讲述一个沉痛的故事,更想让大家通过这个故事看到母亲的伟大,去感受人性的光辉。正因如此,《又见奈良》并未过多着墨于寻亲路上的艰辛与遗憾,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精巧的小笑点,为这段旅程填上温情明快的色彩。以情治愈,以爱动人,这就是《又见奈良》最显著的特色。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美食你吃对了么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日——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传说这天是东方苍龙抬头的日子,人们通过种种形式表达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寄托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1、春饼。吃春饼叫做“吃龙鳞”,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十分形象。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2、猪头肉。二月二还有吃猪头肉、啃猪蹄和咬猪耳的习俗,都是象征着日子过得吉祥富足。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3、饺子。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古人认为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所以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4、炸油糕。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在春龙节这天有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

5、芥菜饭。吃芥菜饭是温州的习俗,民间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责编:唐煜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