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03 11:53:27
2021年1月22日,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播出第2集《守护民生》。20年前被判处死刑的孙小果,离奇“复活”后再次作恶终伏法。该案中公职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徇私枉法行为,其中共132人分别被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组织处理、谈话提醒,19人被移送司法,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孙小果家究竟有多大的权力,可以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调查发现,孙家最大的官员,只是孙小果继父李桥忠这个区城管局长。其通过托关系,成功打通了省法院立案庭、审判监督庭、监狱管理局等层层关节。不少涉案人都表示,他们虽然收受了孙家的财物,但主要不是图财,而是因为熟人请托,看的是人情和面子。诚然,中国自古以来“人情味”比较浓,但人情绝不能凌驾于纪律法律之上。
时任立案庭庭长的田波因为和李桥忠在一个部队当过兵,在“战友圈”的请托下,他接受了李桥忠的10万元,并成为“复活”孙小果”的“军师”。田波不是个例,正是一个个像田波这样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通融一下卖个人情不要紧,后面还会有人把关,侥幸心理导致法律、制度形同虚设,正如田波自己所说:“做了一辈子法官,最后成了罪犯。”而田波由“法官”沦落为“罪犯”,比孙小果之流作恶更严重的危害在于:“田波”们不是普通人,他们是执法者,手中握有公权力,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关乎社会对法治公平正义的信心。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如果普通人违法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话,那么,执法者违法犯罪就是污染了水源。”其后果,是造成司法执法公信力的坍塌,其社会影响之恶劣,比孙小果有过之而无不及!
反观时任第一监狱纪委书记的何绍平,在孙小果非法减刑的问题上,顶住层层压力坚守原则,孙家不得不想办法将孙小果转到第二监狱,脱离何绍平的管辖范围。何绍平表示:“当时我的身份是纪委书记,纪委书记就有这个职责,对这个事情进行监督。”何绍平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尊重党纪和法律的权威,对违纪违法现象零容忍,坚守底线、不讲人情。虽然何绍平没有改变孙小果最终非法出狱的事实,但是试想,如果当今社会再多一些正直的“何绍平”,少一些讲人情的“田波”,每个人都拧紧自己的“螺丝钉”,那么“孙小果”这种人渣败类就绝不可能有一次次作恶的机会,正义更不可能“缺席”或者“迟到”。
现在,孙小果本人已伏法,相关涉案人员也已受到应有的惩处,人民群众拍手称快。作为拥有执法权的纪检监察干部,该如何正视手中的权力?孙小果案给我们以深刻警示。
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要做到信念坚定,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为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保驾护航。
要有“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清正廉洁。要做到清正廉洁,关键是要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敬畏权力,慎用权力。要坚持严以律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独慎初慎微慎友,存戒惧、知敬畏、守底线。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党的生机活力。
要有“千古风流在担当”的壮志豪情。要做到敢于担当,不仅要有“敢担当”的勇气和魄力,敢于担压、担责、担难,而且要有“能担当”的能力和水平,否则所谓的担当就会沦为一句空话。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新故相推舒画卷,丹青妙手向翠峰。新征程上,我们矢志成为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干部,不断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施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沅陵县纪委监委 罗惠元)
责编:李夏涛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