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智库丨提升党建质量,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2-25 12:21:19


导读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党的革命性锻造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已开启,如何提升党建质量、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深入挖掘“韶山连井冈”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

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澎湃强音已然唱响。

2021年伊始,省委书记许达哲沿醴茶铁路深入醴陵、攸县、茶陵、炎陵等地,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等进行调研。调研途中,许达哲同志提出了“韶山连井冈”的时代命题,一经报道,即引发广泛认同和强烈反响。

湘赣边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发祥地。“韶山连井冈”,不仅是红色旅游专线的物理连接,更是党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的精神联接,还是新的伟大征程的时代连接。推进“韶山连井冈”,关键在于总结运用党在革命初期勇敢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奋力谱写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壮丽篇章。为此,应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好“韶山连井冈”时代命题的思想内涵和重要价值。

“韶山连井冈”时代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的特殊记忆与生动概括

“韶山连井冈”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初心铸就的同一性。韶山和井冈山都为中国共产党初心铸就作出了重大贡献。“韶山连井冈”不是简单地将两个历史重地连在一起,而是体现了我们党初心生发与铸就过程中目标的同一性、属性的同一性、实践道路的同一性。

“韶山连井冈”承载了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锻造的连续性。在百年党史中,“从韶山到井冈山”是具有开天辟地、开局起步性质的关键征程,也是党的红色基因锻造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历程。“韶山连井冈”不仅仅是韶山和井冈山两个点的连接,而是体现了革命接力棒传递的连线。

“韶山连井冈”蕴含了中国共产党敢闯敢战的首创性。“从韶山到井冈山”见证了中国革命早期很多的“第一次”和“第一个”,可以说是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之路。蕴含其中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首创精神,对今天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具有重要启示。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时代命题,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的深刻铭记与百年华诞的深挚纪念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重要讲话精神在三湘大地落地生根的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韶山连井冈”命题的提出,体现了红色文化大省的政治担当,是湖南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诚挚献礼。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大课堂。“韶山连井冈”,反映了毛泽东同志早期革命活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初期领导工农革命的艰苦卓绝的探索活动,是一条“走一路红一片”的革命之路。高扬这条“红飘带”,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应有之义。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打造湖南红色旅游新品牌的大谋划。韶山与井冈山旅游资源富集,具有红色、古色、绿色“三色辉映”的文旅奇观优势。“韶山连井冈”有利于推动湘东红色资源大挖掘、大整合,有望造就更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经典之作。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展示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大窗口。红色旅游专线是桥梁,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被“引进来”,湖南更多的物质、精神、文化产品将会“走出去”——这条红色专线可让更多外地人了解湖南、热爱湖南、支持湖南,看到湖南的优势和“三高四新”的发展成就。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的大擘画。“韶山连井冈”不仅能为湘赣之间串起红色文化走廊,还能促进韶山-醴陵-炎帝陵-井冈山-瑞金-厦门-台湾黄金旅游带的形成,将湘赣边区域合作的地理版图扩大至长株潭城市群、引向粤港澳大湾区,对于加快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宣传阐释好“韶山连井冈”是湘赣边乡村振兴的大图景。“韶山连井冈”既是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主战场”,也是巩固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把韶山、井冈山的旅游线、经济线、民生线联接起来,对于促进湘赣边就业与产业兴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执笔:余乃忠 黄晓明)

全面提高党的青年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曹镠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新要求。今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当代青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主力军。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就要找准高质量党建与新时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结合点、着力点。建议从五个方面打好“组合拳”,全面提高党的青年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

始终坚持“党管青年”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都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当代中国青年成长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全球性产业革命时期,青年群体分化分层多样、价值观念多元,语言文化、聚集方式等代际性特征迭代迅速,与此同时,世界正发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党管青年”原则是当代青年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管好青年”也是“管好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通过5G、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精准分析不同青年群体的信息获取偏好,以青年乐于接受的方式把党的政策、声音精准传递给每一个青年,就是在互联网环境下积累社会治理经验、开展精细化分类管理的有益尝试。

用党的创新理论为青年提供价值观指引。思想建设是党建的基础,在塑造当代青年群体主体价值观的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党的思想建设重要指引作用:抓住建党百年重要历史节点,强化青年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结合青年熟悉和关注的近现代史和国际形势讲好党史,帮助青年加深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党的必然性;指导青年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青年特征,采取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把思想观点故事化、把理论问题具象化,讲透新思想指导新实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案例;以案上书、身边人、手头事引导青年用党的标准判断问题、用党的观点分析问题、用党的方法解决问题,在提升青年群体价值认知能力的过程中,深化其对党的思想认同。

强化党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训练。青年时期是个体政治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主要政党都格外重视基于本党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的青年政治社会化训练。当前,我国对青年政治社会化训练的主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其针对性、有效性不能完全匹配当代青年政治社会化发展需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各部门应形成合力,以凝聚青年强烈的政治认同为明确目标,通过传播政治认知、拉近政治情感、传递政治价值、塑造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多角度向青年传授政治知识和政治规范;充分利用好各类青年自组织,帮助青年从实践中获得政治经验;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生动案例开展制度比较与分析,引导青年树立政治自信和制度自信。应通过全方位政治社会化训练促进青年形成并维持稳定的政治态度,夯实党在青年群众中的执政基础。

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青年成长发展的社会支持系统。高质量服务青年发展、保障青年权益是青年工作的关键,构建党组织领导下政府、学校、群团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支持系统,是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领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应以党组织为核心,推动青年群体社会支持系统有序运转并发挥积极作用:从青年成长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出发,持续帮助青年群体扩展竞争空间、提振竞争能力、避免“内卷”竞争;培育青年文化自信,引导青年亚文化更加融入主流文化;重点支持青年在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重大国家战略中建功立业;不断优化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助力各领域青年领军人才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注重青年成长发展资源共通共享,关注青年中的困难群体,缩小城乡青年发展差距,使其在发展成果分享中更有获得感。

建立健全党的青年工作质量建设长效机制。应持续优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围绕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继续完善和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针对教育、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犯罪预防、权益保护、社会融入和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探索设计青年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建立发展指数监测和评价制度;进一步拓展基层特定岗位覆盖面,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岗位为青年提供更多的政治学习和参与平台;持续加大党的青年骨干培养力度,引导形成知党、爱党、兴党的良好氛围,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代际传承;深入推进共青团改革创新,强化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组织作为党的青年工作主要执行者的重要作用;注重加强对青年群体的分类研究,实现服务青年、引导青年的个性化和专业化。

(作者系湖南大学团委书记、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推进党建创新 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

丁茂清 杨帆

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强化党建质量意识,大力推进党建创新,在守正创新中彰显百年大党的青春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政治保证,是新时代党建之要、党建之需。

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创新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重视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是意义重大。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做到“学史明理”,为党建创新夯实理论根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把集中学习与自学、实地考察与理论探究、听辅导报告与会议研讨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习历史明道理、结合理论学历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与时代大潮的激荡中把握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从知事理、晓情理到懂道理、明真理。

做到“学史增信”“学史崇德”,为党建创新构筑精神支柱。一方面,从学习党史中获得精神滋养、汲取精神力量,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党史加强党性修养,识读精神谱系、赓续精神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信心满满地推进各项事业。

做到“学史力行”,为党建创新开辟实践新局。注重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于大处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于小处立足实情、因地制宜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特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办实事、开新局”的目标。

在研判发展趋势中创新

在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和困难并存的新时代,我们党要保持青春活力,必须敢于创新、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为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树立大局思维。应将党的建设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宏阔视野中,紧密对接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实际。在“两个大局”内外交织、“两个一百年”目标紧相交汇的背景之下,广大党员干部应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在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乘势而上、蓄势而进、聚势而强。

树立前瞻思维。数字经济时代已悄然来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益深入,国际环境亦日趋复杂。为此,加强战略性思考、前瞻性谋划至关重要,党员干部只有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树立科学思维。在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面临新的挑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改革发展的任务越重,越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树立科学思维,越需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确保各项事业善做善成、各项改革顺利推进。

在担当崇高使命中创新

党建创新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任务来展开,党的历史使命和中心工作是党建创新的出发点和归结点。

强化主责主业意识。各级党委应加强对党建的领导,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战略布局,扛起主责、扭住主业、当好主角,朝中心聚焦、向大局发力、为使命赋能,更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实践中,应在准确把握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中找准党建创新的支撑点、着力点、拓展点,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强化攻坚克难意识。当前,一系列亟待通过创新破解的重大课题已然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此发挥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如何在打赢“三大攻坚战”上将政治担当落到实处;如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毫不松懈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持久战等等。通过党建创新破解好这些课题,将为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如磐石的政治保证。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南工商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工商大学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研究与传播中心特约研究员)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

程治国

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担负着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的各种短板,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湖南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通过的《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制定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强县域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抓好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创新”。

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好。抓紧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的各种短板,最大限度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应认真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的定位问题。正确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党组织须解决好自身定位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应明确自身角色。基层党组织担负着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重要责任,夯实基层党组织这个基础,就必须促使其在联系服务群众上多用情、在宣传教育群众上多用心、在组织凝聚群众上多用力;二是基层党组织须强化宗旨意识。只有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基层党组织才能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与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三是基层党组织须强化责任意识。基层党组织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须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员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须做好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大家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基层社会的治理效能来自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提升其组织力为重点。为此,首先必须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其次,必须优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设置。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大力抓好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基本保障建设,把党支部建好建强。严格组织制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第三,必须创新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活动方式。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推进党的基层组织活动方式创新,推进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应用到党建引领工作之中,力争打造智能化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核心作用。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组织体系是一个由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构成的“一核多元”的有机系统,基层党组织居于核心地位。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就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应高度关注基层其他组织发展变化的特点,加强指导和管理,使各类基层组织按需设置、按职履责、有人办事、有章理事,既种好自留地、管好责任田,又唱好群英会、打好合力牌。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只有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实现基层党组织与基层其他组织之间的协同运作,才能建设一个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强化党建引领 构建小区治理新格局

陈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在新的发展阶段,应强化党建引领,把社会治理举措下沉到小区,凝聚合力提升治理能力,畅通为民服务“最后100米”,着力构建“生活圈”“服务圈”“管理圈”高度统一、共建共治共享有效融合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强化政治引领,让党建引领成风尚。一是把握新要求探索新做法。深入学习贯彻《湖南省关于加强城市居民小区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提高政治站位,借鉴先进地区好经验好做法;二是讲清楚党建引领的优势。广泛宣传“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不是插手和干预,而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三是切实抓好政治引领。健全在职党员到居住小区党支部报到制度,引导其在居住小区参与破解居民急难愁盼问题,形成小区治理新风尚。

强化组织引领,让战斗堡垒全覆盖。一是加快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构建“社区党组织+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党支部(党小组)+楼栋(院落)党小组+物业企业党组织”的小区组织链条,建立健全小区治理党组织架构。合理优化调整小区及网格设置,整合党建、综治、综合执法等资源力量,打造集基层党建、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为一体的“全科网格”,全力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二是严把业委会选举关。在业委会组建和换届过程中,应做到党组织提前介入、人选严格把关、意图指向鲜明、程序合法合规,鼓励业主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公职人员、退休干部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业主委员会委员,真正把组织认可的人、群众信任的人推到前台;三是优化基础保障。一方面,探索业委会待遇保障和述职评议约束相挂钩,根据工作量大小和评议结果,对业委会成员给予合理待遇。另一方面,通过对社区办公用房、物业服务用房和楼栋架空层统筹规划,以及对辖区单位用房实行共建共享等方式,建设好小区党组织活动阵地。

强化能力引领,让专业善为成常态。一是注重党建引领与业主自治相协调。小区党组织可行使对业主依法物权自治的建议权、指导权、监督权和法规规定的资格把关权等,但不能替代业主大会、业委会行使决定权,不能替代业主的决策主体地位;二是推行服务力量下沉。小区党组织对小区内居住的医生、教师、律师等专业人士进行摸底后可“特聘”其在小区开展精细化服务,构建长效服务体系,让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医疗义诊等便捷服务;三是回应群众需求,提升治理效能。利用“互联网+”优势,制作小区服务征集意见二维码,实行“登记—交办—评价—公示”闭环管理,实现群众意见“码上”提、党员干部马上办,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暖心的服务。

强化制度引领,让治理机制作保障。一是完善小区自治机制。探索成立“小区事务听评会”“小区共建理事会”等协商议事机构。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决策制度,推行“党支部先议制度”,强化党员示范引领作用;二是搭建共商共治机制。建立完善街道社区牵头,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等辖区治理力量共同参加的三级多方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运用“一书三单”(共驻共建协议书、共治资源清单、治理需求清单、服务项目清单)研究解决辖区社会治理、环境整治、民生服务等重要事项,推进共治共建共享;三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推广“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强化对小区综合治理的落地执行,将此工作纳入督查重点项目,作为对相关部门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内容。在基层面临重大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等“战时”状态时,各级各类机关和事业单位应以“结对包抓”形式下沉小区协助开展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统筹调度、协调各方的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市委党校副教授)

原载《湖南日报》(2021年2月25日07版)

责编:姚帅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