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韶山市支行:引金融活水浇灌红色沃土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1-01-25 17:24:06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日

7年扎根伟人故里,农发行韶山市支行始终秉持“支农立国、立行为民”的职责使命,全力服务粮食安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及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十三五”期间,累计审批各类贷款逾12.14亿元。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着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精准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全面助力伟人故里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9亿元,年末存款余额3.03亿元,实现FTP利润0.47亿元,利润指标创五年来最好水平。

服务三农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期间,该行持续支持韶山经济建设发展,先后审批韶山高新区城乡一体化贷款7.2亿元,支持高新区农村公路、棚户区改造建设,改造污水管网。一条条黄泥巴小路修成了双向六车道的沥青公路,人们多年盼望通公路的梦想得以实现,方便了约居民的日常出行;审批农村土地流转贷款2亿元,支持韶山乡6000亩农村土地流转及农业示范园建设,惠及农户实现收入增长,实现了不出村门也可以增收致富的美好愿望;审批高新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贷款5.2亿元,改善217户居民的居住环境,切实解决当地城中村村道狭窄、环境脏乱、消防隐患大、治安管理难等问题。随着一笔笔贷款的落地,昔日韶山“老破小”的城市街道,经过精雕细琢,摇身变为“全域皆景”的蔚蓝画卷;审批现代农业园区贷款9.6亿元,支持韶山高新区永义双创园建设,推动韶山现代化农业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实现了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以及旅游农业的结合提升,是助力实现韶山乡村百姓安居乐业,惠民生,提质效。

脱贫攻坚展现新担当。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该行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履职第一要务,尽锐出战。审批旅游扶贫贷款6.4亿元支持韶山棠佳阁旅游文化体验园建设,以土地流转方式带动52人稳脱贫;向高新园区投放标厂建设贷款筑巢引凤,积极吸引企业入园落户,帮扶贫困人口20人稳脱贫,有效缓解了地区发展的难点问题。立足结对帮扶实际,筹资采购200棵绿化树苗,到扶贫联系村义务植树,组织全行13名员工购买贫困地区洋葱、大米、鸡蛋等特色农产品近3万元,实现了“重点支持不留遗憾、扶贫质效不留遗憾、社会评价不留遗憾”,彰显了“扶贫银行”的品牌形象。

服务小微展现新作为。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该行为支持当地企业复工复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主动与当地政府沟通,多渠道高效联动,对接重点领域“名单制”企业27家,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帮助3家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投放流动资金贷款815万元贷款,并落实“整体优惠+首年再优惠”的组合优惠政策,将政策运用至最大化,并给予小微企业LPR减100个BP(基点)的利率优惠政策,最低成本为年利率2.85%。

党建品牌激发新活力。该行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三农”的金融纽带作用,抓党建、优服务、促发展,打造“红色”党建品牌,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通过党建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党建品牌对经营管理的影响力、渗透力、助推力,为农发行韶山支行的各项工作增添活力。5年来,支行创新开展“五个一”标准化主题党日活动,以庄严的仪式激发党员磅礴的初心力量,坚持注重青年员工培养锻炼,举办 19次“员工论坛”、3次“员工微课堂”,强化青年员工政治和业务素质双提升。收集20余个红色故事和40余篇红色书信,成立毛泽东同志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志愿讲解员队伍,争当红色故事“主讲人”,铸就和打造一支“知晓当地事,了解当地情”的年轻骨干队伍。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农发行韶山市支行将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的职能作用,继续大力支持韶山“三农”及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打造“幸福韶山”。

责编:戴贤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