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周视线 2021-01-15 23:43:55
“女主播”引诱打赏 7家诈骗公司“栽了”
长沙县警方破获特大“直播平台”类电信诈骗集团案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陈思 通讯员 文坚
男业务员冒充女主播,诱引客户在直播间充值打赏,有人打赏百万尚未意识到受骗……1月11日,长沙县警方破获一起特大“直播平台”类电信诈骗集团案,抓获涉案人员184人,扣押作案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数百台,冻结涉案资金数百万元。
隐匿在“直播平台”后的诈骗集团
1月14日,据经办此案的长沙县公安局星沙派出所刑侦中队长梁宁介绍,2020年6月、10月,长沙县公安局在侦办两起直播平台诈骗案件时,获得关键线索:长沙地区存在多个类似诈骗窝点。
这些案件作案手法类似,都是通过技术人员研发直播平台,招募代理、主播,冒充女主播,从社交软件寻找受害者,引流至直播平台,以虚假pk的方式,诱导其在直播平台充值刷礼物。
根据上述案件落网人员的供述,警方循线追踪,发现了一个特大“直播平台”类诈骗集团。
2021年1月11日晚8时,长沙县公安局出动400余警力,在长沙县、岳麓区、天心区和雨花区等地,端掉6个窝点,抓获涉嫌“直播平台”类诈骗涉案人员184人,涉及3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
在现场,警方扣押作案电脑、手机等涉案物品数百台,冻结涉案资金数百万元。其中132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3个电信网络诈骗集团,由7家公司组成。7家公司的老板,大多是80后、90后。多数为本科学历。他们联系紧密,共享资源,多是因此前从事直播行业相识,或是同乡。他们的公司大多是因2020年疫情期间开始运作。
这些公司利用“红灯笼”“98秀”等直播平台,成为其下级代理商,招募主播、代理等,实施诈骗。团伙不仅组织严密,分为管理层、主播、聊手等,并实施“公司化运行”“分工明确”“项目式作业”。
主播假PK引诱消费,有受害者打赏百万元
所谓“项目式作业”,一般是围绕女主播成立一个10人的小团体。推广员负责从探探、陌陌等社交软件,寻找男性受害者,将人引流进直播间。
主播们直播表演的内容,多是唱歌跳舞,也有一些打“擦边球”。聊手冒充女主播,以线下见面、约会等福利,诱导客户充值。经纪人则在直播间活跃气氛,制造直播间火热的假象。
与客户聊天的“聊手”,基本上都是男性,其中甚至有在校学生和未成年人。
聊手们一般通过“小哥哥和我聊天”此类话术,诱导客户。想与主播在直播间互动,最少要充值88元,“话术模板就在电脑桌面上,直接复制发过去。”嫌犯供述。
两个不同公司的主播经常PK,聊手们会进一步鼓动受害者,支持自己心仪的主播。这类PK都是虚假的,两家公司会事先约定好输赢,直播平台也会给予这些代理公司内部账号,和一定的虚拟道具额度。普通客人只能实价购买虚拟道具。再由经纪人充当托儿,带头大手笔打赏,刺激受害者追随消费。
即使客户刷再多礼物,也没人能成功约到主播线下见面,“一般要求连赢三把等,设置的规则就不可能让客户赢。”受害者中,不乏豪掷千金的“土豪”,向女主播打赏最多的有100多万元。普通的也有七八万元。截至案发,这些人尚未意识到受骗。
团伙成员收入由骗取到的金额按提成分配,主播一般是拿8%的提成,大头仍由公司老板收取,一般成员骗到5万元,才能拿几千元的基本工资。
泉塘派出所刑侦中队长李波,负责抓捕其中的一个窝点,是一处位于万家丽广场、由公寓改装的办公场所。警方抵达现场时,60人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工”。
公司老板是一名30多岁的尹某。2019年11月份,尹某注册公司,2020年初正式下水试运行。从其直播平台后台,警方就查获了流水400余万元。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中。
责编:陈佳婧
来源:法周视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