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周报 2021-01-28 11:37:03
法制周报·新湖南记者 罗霞
据公安部披露,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有315名民警、165名辅警因公牺牲。近10年来,全国共有3773名民警因公牺牲,5万余名民警因公负伤。
今年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曾雪封带着一份《健全基层民警辅警职业保障的建议》来到大会,呼吁在“优化机制、科学管理”上下功夫,加强基层民警辅警职业保障,让他们流汗不流泪,心无旁骛地为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安全、更有尊严、更为幸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辅警工作普遍超负荷
谈到为何会关注到基层民辅警这个群体,曾雪封告诉《法制周报》记者,除了媒体身份多次接触这个群体外,他还曾经担任湖南省公安厅监督员,2019年起他再一次担任长沙市公安局监督员。在此期间,他多次到基层派出所调研,深刻感受到基层警力严重不足,民辅警面临巨大心理压力,身体常年处在严重超负荷状态。
曾雪封表示,近年来湖南积极落实党中央关于“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总体要求,出台系列举措,深化了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层民辅警作为直面社会矛盾的一线力量,职业保障仍存在不足,如工资待遇保障与工作强度不匹配、基层警务装备保障不足、非警务活动过多、辅警职业晋升机制不健全等情况,相关制度还有优化空间。”曾雪封说。
“我省民警的工资待遇,在同级公务员体系中只处于中等水平。”曾雪封表示,人民警察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匹配,严重影响部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
其次,基层警务装备通常由县级公安局统一配发,而事实是部分基层派出所需自行采购装备。一方面,是基层警务装备使用频繁损耗大;另一方面,一些派出所有现实需求的装备,如醒酒椅,很多地区不做统一采购配发。
此外,基层民辅警参与其他非警务活动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进一步加重了基层民警辅警的负担。
呼吁研究出台涉非警务活动地方标准
曾雪封认为,加强基层民辅警职业保障,除了落实合理合法的需求,也要在“优化机制、科学管理”上下功夫。
他建议,依据人民警察生活待遇“高于地方、略低于军队”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津补贴,提高基层民警薪酬待遇保障。基层民警设置专项补贴,其他警种根据警种类别进行差异化补贴,如刑警、缉毒警等高危警种适当增加补贴额度,有害、有毒等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民警则提供特殊津贴。已设置上述补贴的地区,可适度提高额度。
在优化基层警务装备管理方面,警务装备配备向基层倾斜,及时配齐补足各类装备和应急物资。针对基层所队执法勤务用车不足和机关警用车辆使用率不高的矛盾,优化警用车辆采购、配发、维护、管理制度。
基层警务人员的感受与评价,是衡量警务保障工作的重要标准。应建立健全基层警务装备保障需求反馈机制,在“装备适用度”“更新频次”“装备使用培训”等问题上,多倾听基层警务人员声音,优化基层警务装备管理机制。
公安部多次出台意见,禁止公安民警参与征地拆迁等非警务活动。但另一方面,凡是可能出现违法犯罪活动、存在影响社会治安秩序因素的地方,警察都应该出现。如此矛盾,使得基层公安机关在面对一些涉及非警务活动的协助执法请求时,陷入两难境地。“应研究出台涉非警务活动的地方标准,细化明确公安民警在协助执法时的权责边界,帮助基层公安机关化解‘两难’困境。”曾雪封如是说。
建议辅警定向招录报考年龄放宽至40岁
无论是在基层一线,还是在窗口单位,辅警已经成为公安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作用已然不可或缺。我省各级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多达数万人,但因为缺乏辅警晋升机制保障,部分辅警自觉看不到前途,产生混日子心理。
曾雪封建议,建议适度增加针对辅警的定向招录名额,适当放宽报考条件,如做出突出贡献、获得重要表彰的辅警,报考年龄可放宽至40周岁。而分级分类的薪酬福利制度,也是晋升机制的一部分。2020年《湖南省警务辅助人员条例》提出,建立符合警务辅助人员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建议在此指导意见基础上,研究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责编:杜巧巧
来源:法制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