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蹚出致富路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15 17:34: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肖星群 廖丽娟 曾梦瑶

冬季,天黑得早,暮色中,涟源市荷塘镇密丹村石坝组67岁的贫困户刘冬才赶着牛儿回家,他的妻子李秋容则开始给猪和鸡鸭喂食。夫妻合奏的“脱贫致富曲”成了村里的一道风景线。

刘冬才已年过花甲,妻子智力偏低,儿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去世,出嫁的女儿刘志辉考虑父母亲没人照顾,便和丈夫吴武力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娘家生活。2014年,由于缺技术缺资金,刘冬才一家6口被认定为贫困户。

帮扶工作队上门宣讲相关扶贫政策,让刘冬才豁然开朗,“我完全可以借助产业奖补的东风来发展种养殖业,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刘冬才开始养牛数头,另养了200余只鸡和鸭,并承包了10多亩水田,种了几亩地,随季节种上玉米、红薯、萝卜等农作物。刘冬才除了把自家的田种好,有时还帮其他村民犁田“赚外快”,每年可收入六七千元。“刘冬才是本村最舍得卖力的村民。”村支书刘广文说。

帮扶工作队队长李权红也积极动员刘冬才的女儿女婿外出务工。很快,夫妻俩分别在长沙找到了工作,他们的大儿子也在长沙当学徒开锁。

驻村干部曾小文是涟源市社工总站下派到荷塘镇社工站的社工,其工作职责是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手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关爱他们,激发他们潜能,达到自助自强的目标。曾小文来到密丹村后,经常去刘冬才家走访,每年帮助其销售农副产品三四千元。

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助学扶贫等措施,加上刘冬才一家的劳动收入,2017年,刘冬才轻松脱贫。“扶贫政策好,我更加要发狠,脱贫了我还要生活得更好。”不服老、想发展的刘冬才每年参加镇里组织的种养殖技术培训,让自己的种养殖技术更上一层楼。

如今,夫妻俩“分工”明确,刘冬才负责放牛、田里山里干活,李秋容负责猪和鸡鸭的喂养。农忙时节则两人一同做事。“虽然累点,但收入多了,我们也不觉得累了。”脱贫以后,刘冬才夫妻俩在家里的纯收入每年就有四五万元,这样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舒心。

责编:邹娜妮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