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6 16:55: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肖星群 李德瑛 吴晓明

12月26日,涟源市启动“爱心即初心、帮教暖人心”政府购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保护项目。同时,一些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现场捐赠5万余元。涟源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杰表示,“涟源市将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不遗余力进一步织密全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政府重视,以组织保障筑牢工作基础

为切实解决困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的难点、热点、痛点问题,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健康成长提供有效保障,涟源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20多个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多个规范性文件,并每年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综合治理考核范畴。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相关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未成年人(留守儿童)社会保护工作。504个村(社区)全部配备儿童主任,每名儿童主任每个月150元的岗位补贴资金由财政全额保障到位。

夯实基础,以工作机制推动工作开展

在市政府的主导下,市直各部门和乡镇积极行动,以完善的工作机制全力推动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2018年在枫坪和茅塘镇率先开展创新实验区建设试点,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社会参与新途径,聘请专家设计建立了信息系统,对全市在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进行台账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并做到台账资料详实,一人一档,同时明确专人对信息台账进行动态管理。整合利用全市合村后剩余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相关公共设施等资源建立儿童之家。儿童之家均按照示范性留守儿童之家标准进行建设,满足安全需要,设置有课外学习、文体活动、亲情沟通、图书阅览,档案管理、心里咨询等功能区。目前全市“儿童之家”做到了504个村全覆盖,其中161个建设成为示范性儿童之家,两个村级儿童之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儿童之家。

社会参与,以政府购买激发发展活力

涟源市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在关爱慰问等方面积极作为,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良性互动机制。全市16家社会组织,围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的基本生活、心理辅导、行为矫正、医疗、助学助困等需求,捐赠资金物资、实施慈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和志愿者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不同特点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家庭教育指导、权益维护等服务。爱心家庭依据相关规定,为有需要的困境儿童提供家庭寄养、委托代养、爱心助养等服务,帮助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和家庭亲情。涌现出了乐德社工、蓝天社工、善德社工等优秀社会组织,通过他们的爱心接力、亲情陪伴和关爱慰问活动,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因亲情的缺失不再孤独寂寞,冲击社会底线的问题得到基本杜绝。

茅塘镇7岁小鑫的父亲因贩卖假烟被判刑入狱,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外地。小鑫和11岁的姐姐跟着70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小鑫逐渐出现自闭症倾向。今年初,关心关爱开始“笼罩”姐弟俩。1月21日,社工携手涟源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为小鑫带去了牛奶、生活物资和慰问金。3月,通过涟源市民政局关于“一老一小”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慈善补助项目,社工为小鑫链接到800元救助。通过“温暖守护走近你”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活动,帮助小鑫和他姐姐在活动中认识新朋友,拓展人际关系,丰富小鑫业余生活,现在的小鑫打开了心扉,每天都开开心心地上学,放学后和小伙伴玩耍嬉戏。

涟源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赞东表示,涟源市民政局将继续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特困、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的入户走访核查评估、亲情关爱、心理疏导、精准帮扶等关爱服务,全面提升困境儿童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责编:曾玉玺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