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用电异常,立即发警报给紧急联系人,上海这个社区的智能装置有何奥妙

  上观新闻   2020-12-15 21:23:24

68岁的周阿姨是一名独居老人,平时一个人住在虹口区一间狭窄的老房子内,用电安全一直是她担心的问题。“平时很多电器不敢同时打开,冬天电热毯也不太敢用,就怕电路问题引起火灾,我一个人住,没人发现怎么办?”

最近,周阿姨所在的欧阳路街道为辖区内包括她在内的10户独居老人试点安装了一款名为智能断路器的安全装置,一旦发现用电异常,装置将通过智能平台第一时间联系提前设置好的紧急联系人,为老人的紧急救援提供安全保障。街道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表示,如果试点效果好,将考虑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一装置。

记者在周阿姨家看到,这款断路器只有一个拳头大小,安装在电表下方,看上去并不起眼。据介绍,这款装置将老人家中的用电数据实时传输至智能物联平台后,通过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并结合历史数据对比,及时将老人的生活情况以及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和分析,从而对独居老人的用电是否异常作出判断。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平台会第一时间以短信方式给老人家属以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发送“警报”,相关人员收到提醒后将到达现场核实老人情况,处理好后在平台上进行反馈。如果发送短信一小时后仍没收到反馈,平台还会拨打电话给老人的联系人,进一步核实异常情况是否得到了处理。

“比如夏天开空调,老人平时都是下午1点到3点使用,如果监测发现空调用电量从下午1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后台就会收到警告消息,实际情况可能是老人因为身体不适无法关空调,或者老人出门忘关空调,这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就会联系人上门核实。”提供技术支持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数据保护方面,系统也做了特别的考虑,据了解,产品采用非侵入式的高频方式采集用户用电电压、电流、漏电流、用电量等数据,既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丰富性,又规避了侵犯用户隐私的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设备及平台对于老人用电安全也会有告警提示,一旦发现用电量过载过荷,系统会自动断电,从而减少独居老人由于用电不当引发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欧阳路街道虽然面积不大,但辖区内老龄化程度位居虹口区第一,其中孤老203人,8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老人1311人。这一智能系统也给街道和社区干部吃了一颗“定心丸”。担任周阿姨紧急联系人的欧阳路街道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周雅莉告诉记者,以往,居委干部每周上门走访独居老人两到三次,靠的是“人保”,现在有了智能设备这一“物保”,形成了双保险,对老人的关爱工作变得更加及时主动。

截至2019年年末,上海独居老年人数已达31.74万人,其中孤老人数达到了2.49万人。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上海不少社区也涌现出了一批智慧养老设备,智能水表、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等一系列新科技,成了独居老人的“守护神”。

在欧阳路街道,除了率先“尝鲜”智能电表,此前还推出了“一键通”等智能设备,老人可以一键叫车、买药,确保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能享受到基本的生活服务。不久前,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了一款智能水表,如果12小时内水表读数低于0.01立方米,水表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这一举措一经公布就上了“热搜”,网友纷纷建议“这样的好做法应该全国推广。”

在采访中,一些社区老龄工作干部也向记者强调,技术并不能完全代替人力,即便安装了智能设备,实际情况的处理还是要依靠具体的人。智慧养老技术的应用,仍离不开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的支撑,这需要政府、企业、家庭等多方共同推进。

责编:宁静

来源:上观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