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经开区: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梦来

    2020-12-09 10:54:06

小康催人舞 幸福入梦来

——岳阳经开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湖南日报记者 徐典波 通讯员  刘 路

汽车城、飞机场、产业园、商贸区,经济强、百姓富、环境好、城乡美、社会文明程度高……如今在岳阳经开区,幸福图景随处可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年梦想触手可及;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奋力争上游。“小康先行者”岳阳经开区定位新时代谋划,对照新要求精准落子,在决战决胜阶段蹄疾步稳,奋力书写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喜人答卷:今年三季度,该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7.1%,在岳阳市一类县(市、区)中继续名列前茅。

更强—— 更新理念,找准路径

冬日,沿着岳阳巴陵东路穿过107国道一路前行,昆山连绵起伏,金凤湖清澈如镜,美景让人心醉,与几年前判若两地。

“水清了,树绿了,空气好了,多年不见的候鸟又回来了。”当地老村民李志欣喜地介绍, 金凤湖周边拥有二级以上保护山体12座、水体10处。前些年因无序发展,水污染日趋严重,群众反映强烈。2014年,岳阳经开区相关部门启动了金凤湖生态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案的组织编制工作,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保护优先、适度开发,重点打造岳阳生态宜居新名片。

绿色发展的背后,是岳阳经开区践行新发展理念,建设均衡、协调、可持续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决心与担当。近年来,该区以岳阳市城镇生活饮用水源地金凤湖为核心,规划建设金凤湖生态示范区,金凤湖及其周边区域正成为全市的生态文明保育区、城乡融合示范区。

1992年,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建立,2010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近年来,该区始终践行新发展理念,以绿色发展、创新驱动为支撑,坚定不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新时期如何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高质量发展是路径,全面小康是目标。”岳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经开区党工委第一书记胡建新认为,必须树立大区意识,坚持产城共荣,突出产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努力把全区建成展示岳阳发展水平的现代核心城区和产业兴旺产城融合的新增长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发展是小康之源,更是迈入小康社会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决策者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聚焦“一区三城”(木里港先进制造业聚集区、三荷空港新城、现代高铁新城、金凤湖生态新城)和“一带两区”(岳阳大道连接线总部经济带、木里港产业区、空港经济区)目标,将城建重点项目作为集聚先进要素、繁荣城市经济的重要载体,城市创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在岳阳城东徐徐展开。

理念新了,路径明了,发展好了。如今,岳阳经开区成为全市产业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主战场”。2018年至2020年,该区共推动108个项目(企业)招商入区建设或技改扩能倍增,2019年,岳阳经开区GDP跃至248.29亿元,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走出一条具有岳阳经开区特色的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发展路径。

更优—— 补齐短板,筑牢底线

冬天里,岳阳经开区西塘镇韩龙村贫困户李其凡的“蘑菇屋”仍生机盎然,成了一道美丽风景。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3年前,李其凡一家因女儿大病欠下巨额债务,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共同帮扶,给李其凡量身定制“种蘑菇”,当年收入达上万元,并顺利脱贫。今年,在科技干部指导下,李其凡的蘑菇越种越好,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蘑菇种植大户,带动周边村民种蘑菇致富。

脱贫摘帽,幸福花开。岳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文春方介绍,近年来,经开区抓住决战脱贫攻坚这个“牛鼻子”,大力推动农村医疗、教育、安全饮水、综治等重点民生工程, 补齐发展中的短板, 筑牢高质量全面小康的底线,让百姓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

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今年来,岳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文春方,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谢春生,区工委副书记黄小年等工委班子成员,纷纷深入各自联点村调研,带领党员干部聚焦“三回头”问题整改,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028户5756人和非贫重点排查对象1536户2091人进行大排查,发现问题6大类116个,并全部整改到位。

奔小康的路上,一组组数据令人鼓舞:

该区8个省定贫困村早就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3%,减贫效果明显。

该区总投资454万元、装机总容量620千瓦的8座光伏扶贫电站已全部建成并网,159户贫困家庭受益。

该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投入7600多万元,使6.8万农村人口喝上“安全水”。

该区投资5亿多元展开教育“三年行动”,规划部署教育建设项目68个,使办学条件“大升级”,还啃下了“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和“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两块硬骨头,“国家级”的实力初步彰显。

近5年来,经开区新增城镇就业3万余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层医疗保险覆盖率均超95%,城乡低保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一项项惠民实事正在落实,一个个富民产业蓬勃兴起,一幅幅干群合力、久久为功的致富场景在继续,全面小康的新征程上,经开区正向着幸福奔跑!

更美—— 以文化人,涵养气质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地方的内在气质,更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底色。

走进经开区西塘中心小学乡村少年宫,绘画活动室内,小学生们挥毫写就梦想;舞蹈室里,一个个孩子翩翩起舞……孩子们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该校校长付建中介绍,学校乡村少年宫由本校专业老师授课,给孩子们提供无偿教育,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难题,涵养了人的文化气质。

一个乡村小学少年宫,藏着一座城市的气蕴。对标新要求,岳阳经开区正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道德风尚建设“两个高地”,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以文化人促和谐。近年来,岳阳经开区在岳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引领下,倡导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涵养乡土文化。走进经开区,一条条街道宽敞笔直,道路两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标语传递着正能量,彰显这座城市的温度;市民讲堂、乡村(城市)少年宫、爱心助学,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十字路口、街头广场、小区楼栋……志愿者服务活跃每一个角落,传递文明新风。

文明,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气质。该区将文明城市建设带来的“红利”,从城市延伸到基层,组织实施“乡村舞台”、“农民文体节”、“好婆婆好媳妇”和“五好家庭”评选表彰、“村(居)民讲习堂”等一系列乡村文化活动;发挥乡贤的引领作用,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言行为示范引领,推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凝聚着发展力量,一座文明城、争做文明人的美丽城市正在形成。

小康催人舞,幸福入梦来。从“外在美”到“内涵美”, 从带动一群人到幸福一座城,文明之花在岳阳经开区落地生根,助推高质量全面小康有颜值更有气质!


责编:徐典波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