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职工为学生“补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21 11:35:12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2月21日讯(通讯员 汤雯沁)“你们在焊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掌握好操作要领,根据焊条的种类、型号、组成和用途进行操作……”在焊接实训车间内,实训指导教师苏建辉正在为学生示范讲解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训操作前掌握要领,顺利完成焊接实训操作。自11月21日起至本学期结束,每周周末,这一幕都在焊接实训车间内“上演”着。

▲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实训操作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湖南科技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的教学工作安排。为了保障学生在家的学习效果,该校工程训练中心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迅速作出安排,召集各工种指导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准备,厉兵秣马,严阵以待。

“考虑到线上教学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对课程理解不透彻,一开始我们就决定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讲理论、看老师提前录制好的操作视频,学生返校后再进行线下补修。被疫情耽误的课时我们都会尽可能给学生补上,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亲自体验和学习的机会。”工程训练中心主任胡小平说道。

▲老师现场指导学生实训操作

从五月份开始,持续二周时间,铸造、焊接、车削加工、数控车削、数控铣削、线切割、铣刨磨、钳工、热处理、3D打印、激光加工等10余个工种的指导教师不断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进行操作视频录制。从最开始录课技术的生疏,到后来能娴熟地掌握录课技巧,教师们努力克服困难,笑称自己又学了一门新的技术。“每个工种录一次课虽然只要半小时左右,但录制前必须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没录好甚至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最终定好,确实会有点繁琐,但是想到学生能在家里上好实践课也就心满意足了。”教师龙迎春笑着说。

10余个工种、16个课时、10个批次、近2000名学生,这是疫情期间19位指导教师线下课程的工作量。由于工程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理工科专业学生来说,动手操作能力尤其重要。故而,在最开始部署教学工作时,复课后进行线下操作补修必不可少。“由于学生涉及的学院、专业较多,工作日学生日常课业多,很难集中安排在周一至周五进行,我们便将“补课”时间定在周末。虽然天气寒冷,但是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都很高。”胡小平说道。

▲各批次学生进行实训操作

为期8周的工训线下课程虽然占用了学生的周末自由支配时间,但因为操作课内容生动有趣,自己动手做出的“小玩意”还能带走留作纪念,同学们都非常积极,部分同学还希望操作课再多一些。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19级通信专业的文伊欣也是这次“补课”的一员,初次接触数控加工、线切割、3D打印等项目的她完全被操作课程所吸引。“线切割太有趣了,我把切割出来的一朵金属花做成了书签,既好看又有纪念意义。”文伊欣兴致高涨,期待着下次能有机会再来。“工程训练中心的老师们,利用周末风雨无阻为我们补课,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和乐于奉献精神,我们为老师们点赞。”18级工业工程专业的赵研同学如是说。

据了解,为了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工程训练中心的全体教师包括管理人员全体出动,从11月中旬开始到寒假前,利用8个周末时间为学生补上线下教学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训练中心全体教职工奉献周末时间为学生上课,彰显了该校工训人守望初心、实践育人的工匠精神。

责编:戴贤慧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