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残联助残工作纪实

  株洲日报   2020-12-25 23:30:47

茶陵,总人口65万。其中,执证残疾人18069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5834人。

去年以来,茶陵县残疾人联合会(下简称“茶陵县残联”)围绕残疾人脱贫实施上门评残办证、生活保障、康复救助、教育扶持、就业创业服务等措施,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创富平台,提高残疾人增收“造血”功能,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让残疾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如今,一个个助残平台相继建立,一次次助残活动深入开展……一名名残疾儿童走进校园,一户户残疾家庭摆脱困境,希望与幸福在茶陵这片热土上交织。


上门办证“织网”,奔小康一个不落

“以前残疾鉴定需要残疾人自己到指定医院办理,没想到现在医生到家门口服务,对于残疾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5月26日,在腰潞镇腰陂村集中残疾鉴定上门服务中,残疾人袁白林的家属激动地说。

自幼因脑膜炎导致智力残疾、下肢功能重度障碍的袁白林,瘫痪在床50余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属于一级残疾,办理残疾证须前往市级医院进行残疾评定。由于他无法出门办证,很多助残服务无法享受。而在茶陵,像袁白林一样情况的残疾人还有不少。

打通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上门办证势在必行。今年3月中旬,茶陵县各乡镇开展摸底工作;4月底,在全面摸底数据汇总后,县残联联合株洲市中心医院、市三医院及县人民医院的医生前往各乡村(社区)开展上门服务。

好事多磨,第一次上门办证效果不理想,前期摸底全县需要上门办证人数达1800余人,第一次上门办证人数仅1100余人。在走访中,该县残联工作人员发现,由于部分助残保障服务申请不及时等原因,一些残疾人即使有证但部分保障仍未到位。

一个都不能少,一项都不能差。茶陵县残联一方面以县残工委名义向各乡镇下发问题整改交办函,要求乡镇党、政一把手及分管领导重新做好摸底及保障漏发排查等工作,另一方面组织残联及县东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全县所有建档立卡残疾人进行电话调查,询问其政策享受及需要解决问题情况,十余个昼夜的奋战,只为下一次上门服务提供精准指引。

为了确保不漏办,茶陵县残联组织4个工作组30余人的队伍,先后5轮在全县17个乡镇224各村(社区)开展下乡(上门、集中)评残办证工作。截至7月底,共计办证2216人,其中为建档立卡残疾人办证1182本,占比53.3%,为残疾人节约开支600余万元,帮助新办证残疾人分别享受到不同档次国家惠残政策11项,资金400余万元。

一趟趟下乡,如同穿梭引线织就了一张密集的大网,全县残疾人基本情况尽在其“网”中,茶陵县残联制作了包含5810名建档立卡残疾人的《残疾人帮扶政策享受情况一览表》。

社会保障到位,兜起稳稳的幸福

5月20日晚上10时许,茶陵县残联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坐在电脑前,核对刚收到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制度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明细。

“由于残疾人两项补贴需要申请,有些残疾人由于自身条件变化且不了解政策,忘记申请而导致漏发。”一位工作人员说,每月残疾人各项补贴发放后,他们会通过大数据进行核对,这次核对发现有刘伍生等215名重度残疾人未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

这仅仅是茶陵县残联扶残助残工作的一个缩影,一组数字凝结了该县残联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

目前,全县有8520人享受重残护理补贴,9978人享受生活补贴;9357名重度残疾人参加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全部由县财政全额补助,每人280元;5062名贫困重度残疾人参加养老保险由政府代缴最低缴费档次,每人每年100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为1000余名困难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每人补助标准300至500元不等。

生活保障兜起来,教育保障也未缺席

7月中旬,高考结束没多久,茶陵电视台滚动播放了该县残联发布的助残助学通知;8月中旬,一场由该县残联组织召开的摸底会议在各中学召开,会上残联工作人员统计各班残疾学生名单。9月初,各学校显眼位置摆放了助残助学告示牌,详细介绍残疾学生资助条件……

在紧锣密鼓的宣传下,残疾学子就学基本保障到位。截至目前,茶陵县为218名残疾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的大学生、281名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学生发放相应资助。

不仅如此,茶陵县残联还从学籍入手,保障残疾儿童就学权利。8月10日,该县残联通过比对数据核查适龄儿童就学情况,共核查出谭智垲等37名适龄儿童没有学籍。随后,将这一情况移交教育局,要求其通过跟班就读、上门送教等方式解决。

茶陵县委副书记武挪强说,茶陵县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兜起残疾居民稳稳的幸福。

助残服务周全,共享美好新生活

“在为残疾人做好基本保障的同时,还要提供更多的暖心服务,让他们和我们一同幸福地生活在阳光下。”茶陵县副县长李甜甜表示,如今茶陵县抓紧实施一批民生项目,积极为残疾人谋福祉。

腰潞镇干洲村大禾岭的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陈海龙对此感慨颇深。今年31岁的他,由于2016年在外务工时摔伤导致下半身瘫痪,必须依靠轮椅生活。其妻因为不堪生活的重压离开,家里两个孩子需要抚养,生活基本靠父母照顾。

今年,在了解到茶陵县残联有贫困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项目后,陈海龙提出申请,历时三个月将家里有障碍的地方全部改造一番,如今上下楼,进厨房、卫生间、卧室等均做到无障碍。看着家里的变化,他重燃了生活的信心,正谋划在家创业,一直笼罩在这个家庭的阴霾也将散去。

去年以来,像陈海龙一样享受无障碍改造工程项目的残疾人有153人,这一工程为茶陵幸福安居工程续上了尾巴,让幸福延续。

“为了让幸福的事业落到实处,茶陵县残联要下足绣花功夫。”茶陵县副县长杨定桃说。

9月中旬,一场免费假肢装配活动在茶陵县残联办公大楼一楼举行,技术人员现场为符合条件的肢体残疾人进行假肢取模,并根据每位残疾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测量,量身定制假肢。秩堂镇东首村龙回佑左下肢残疾,每3年要到长沙更换假肢,来回不便,还要购买假肢。如今,听说该县残联免费换假肢,他十分高兴,感叹国家政策好。

龙回佑感叹的背后,是茶陵县残联与民生项目的“较真”。为了提供更好的器具,让有需要的残疾人享受免费福利,该县残联对残疾人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制造商进行了公开招标,并对申请项目的残疾人进行了公示。在选择中标商时,直接排除了中间商,仅考虑生产厂商,目的是要更好地维护和保障残疾人的根本利益。

目前,该县为59名残人免费装配了假肢、矫正鞋,为残疾人免费提供各种辅助器具580余件。

此外,该县今年还投入15万元为100名重度肢体、精神、智力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为353名精神病患者每人提供500元药物救助或2000元的住院补助;完成“0-7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54名。

扶持创业就业,激活致富内生动力

“幸福的花儿竞相开放,培训的歌儿随风飘扬……”12月16日,茶陵县东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大楼里传出阵阵歌声,这是培训班结业大会上学员段送苟特意作词作曲、演唱的新歌。

身体残疾的段送苟在严塘镇开了一家废品回收站,并搞起了鸡鸭养殖,由于没有经过专业指导,对资金缺乏科学管理,“有时候客源不错,觉得自己赚了钱,但到手可支配的资金并不多,账目越算越糊涂。”他说,此次为期8天的免费培训帮了他忙,今后发展有了方向。

和段送苟一同参加此次培训的残疾创业人员共有25名,对创业之路更有信心,是他们经历此次培训后共同的感受。

“残疾人内心深处渴望像正常人一样通过劳动自食其力,我们希望利用好国家政策,通过举办创业培训让他们能够勇敢地走上致富之路。”茶陵县残联理事长谭九敏说,国家的每项政策、每份资金都是有温度的,残联工作需要将这份温度传递下去,而做好培训工作正是要让残疾人在致富路上感到温暖。

为此,茶陵县残联对全县所有残疾人年龄、就业能力、学历、创业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每年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培养残疾人就业创业。同时,每次培训还发放创业扶持资金,“再扶一程”。仅今年,该县开展了种养技术、经营管理等5期创业培训班,培训参加人300余人。

除了开展培训,在创业路上提供各项保障护航,也是茶陵县残联激活残疾人脱贫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

10月底,两批装有鸡、鸭、鱼、猪饲料以及复合肥的货车从县城出发,分别开往虎踞镇和腰潞镇两个从事种养殖业的残疾人家中。近两周,共有34万元物资被送到了茶陵18个乡镇172名从事种养殖业的残疾人手中。

当天,收到16包玉米粒饲料时,腰潞镇潞理村残疾村民陈红非常激动。“有了政府的帮助,我扩大鸡鸭养殖规模更有底气了。”陈红说。

如陈红一样在该县残联支持下成功创业致富的残疾人还有不少。2016年来,该县近800名残疾人接受了种养殖技术培训,累计获得创业物资近200万元。

大爱铺坦途,助残永无歇。茶陵县助残工作脚步不停,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心灵。(陈洲平  谭智亮  刘华峰)

责编:刘琼

来源:株洲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