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校服换“战服” 他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释芳华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04 12:57:29

编者按:

在11月30日召开的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来自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1932班的杜臻,作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员,被授予“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是全省唯一一个获奖的在校大学生。


脱下校服换“战服” 他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释芳华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肖静 通讯员 唐婧

在今年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在校园里,他们是青春洋溢的学生;在抗击疫情一线,他们是奋勇作为的“战士”,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返乡大学生志愿者。面对疫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基层防疫一线践行着大学生的责任,为战胜疫情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1932班的杜臻,不仅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战“疫”下更是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志愿服务日记,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主动请战甘当逆行

“疫情当下,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这个假期,当很多人守在家中躲避疫情时,杜臻却义无反顾成为这场战役的“逆行者”。



疫情爆发后,长沙环境保护技术职业学院团委发出倡议,号召返乡在家的环院学子积极参与家乡的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待在常德石门县家中的杜臻坐不住了。“每天起床看着那些持续上升的数字,看着新闻报道,看到有很多人义无返顾的冲在第一线抗击疫情,同时,家乡各级政府下发了要求广大团员青年要做抗击疫情志愿者的通知,我心中就在想,作为环保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抗击疫情做点贡献。”

在收到石门县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的消息时,杜臻主动报名参加,并成为石门县青年突击队队长。与此同时,他积极响应家乡团县委的号召,申请参加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很快,他便收到了团县委领导的批准,并被聘为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



“抗疫”期间,杜臻在志愿服务工作中甘做“反派拦路者”,冒着严寒坚守岗位,满怀激情战斗在抗疫第一线,赢得了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更是被当地团县委授予“青年五四奖章”。同时带领志愿团队组织募捐,为“抗疫”工作筹获6000余元善款和大批防护物资。

发挥专业优势担起重任

11 月 30 日上午 9 点 30 分,湖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省人民会堂召开,用最高规格、最高礼遇向英雄的人民致敬、向人民的英雄致敬。大会对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等进行了表彰。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杜臻获得全省抗疫先进个人称号,他是全省唯一一个荣获该表彰的在校大学生。

面对这份光荣而又沉甸甸的荣誉,杜臻表示,作为一名环保职院的学生,疫情期间,我只是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乡亲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自疫情发生后,石门县的大街小巷,多了一种特殊的垃圾桶。在居民点和小区门口登记检测处等显眼位置都能看到标识清晰的“废弃口罩收集箱”字样。



“我本身学的是环境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在巡查时发现存在废弃口罩乱扔乱丢现象,就意识到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于是,杜臻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呼吁,在县城各小区设置废弃口罩收集箱,对废弃口罩进行单独收集、单独处理。

杜臻的提议受到了石门县政府的关注。石门县采取有力措施,在县内各辖区街道、主巷道醒目位置,专设防疫废弃口罩特殊垃圾定点收集桶,更好更准地引导广大市民在指定位置定点投放。

随着居民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出门佩戴口罩成为常态,废弃口罩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为此,杜臻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在老家石门帮着当地处理废弃口罩。

“首先对每个废弃口罩进行剪碎处理,然后再将它扔到废弃口罩收集箱,再用75%的医疗酒精对箱内进行消毒。”杜臻表示,石门县县域非常宽广,每天居民产生废弃口罩有3、4千个,为了杜绝废弃口罩收集过程中的病菌传播,防止二次污染,在学校老师的帮助和无数次实践论证下,得出了这套行之有效的废弃口罩处理方式,为抗战疫情消毒防护、污染处理做好了保障,让大家可以放心的正常生活,阻断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一粒沙子可以看见一个世界。杜臻作为返乡大学生志愿者中的一个代表,在这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中,逆行向前,以坚定的行动,践行初心和誓言,以无畏的精神诠释着青春的力量。

责编:肖静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