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火车站,曾经光芒万丈

  潇湘晨报   2020-12-28 10:44:27

文丨常立军

长沙火车站隐没在这座城市里很多年了。

火车站是我进入的第一座长沙建筑,但我对它起初的印象并不好。16年前,我穿过长沙火车站漫长的地下通道,出来后看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回头看了一眼长沙站,一栋规整的建筑上竖立着一个火炬雕塑,看起来灰暗而平淡。在它的周围,则是一片混乱的场景。巨幅的三面翻广告牌竖立在附属建筑物上,主体的立面上则有各种网吧、宾馆的广告。广场上人流混乱,众生忙碌而冷漠。

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却很少有人记得它曾经光芒万丈地矗立于城市的中轴线上。

几年后,当我看到长沙火车站的历史影像时,才真正感受到它曾经令人震撼的“场所精神”。照片中的它,庞大而肃穆,以巨大的建筑体量和高度,独立于长沙东部的田野中。在它的前方,是城市的中轴线五一路。其后则是广袤的原野。这是一座在当时堪称“巨无霸”的建筑。地标这样的词,已不足以形容它的壮美,它是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时间纪念碑。

位于城市中轴线上的长沙火车站有着巨大的体量和强大的气场,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纪念碑式建筑。

场景是纪念性建筑的生命所在。近两年来,人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火车站的广告标识牌被清理,广场重新做了规划。周边的建筑风貌也得到了改善,长沙火车站正在恢复它本初的气质。2009年9月,长沙火车站荣获由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成为当时全国300座最美建筑之一。2014年6月,长沙火车站被纳入长沙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它应得的荣誉。我们习惯于长沙是一座“娱乐之都”,却往往忽视了它厚重的历史气质。庄严肃穆的长沙站,在漫天的人间烟火气中,顽强保留着城市气质的另一面。

长沙火车站建成之前,建于清末民初的小吴门老火车站已运行了六十多年,严重超负荷运转。建一个新的大站,是铁路运输上的客观需要。如果仅仅是这样,长沙站还不足以成为一座重量级的建筑。让它升华为一座纪念性建筑,是那个时代人们主观上的强烈愿望。

一切美好可能的前提条件,是因为幸运地保留了这座火车站最为基础的面貌。因此,杂芜去后,光芒自现。

举全国之智建全国第二大站

信仰可以造就伟大的建筑,是贯穿于人类历史的美学规律。

长沙站因此被倾注了无数的智慧心力。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朱旭峰向我们介绍,长沙火车站从1974年7月开始做方案设计。当时全国16个省市的设计院和大专院校提供了60个平面方案以及70个立面方案。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负责当时所有设计方案的归纳与综合整理。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万里与国内许多著名专家参加了评议。可以说是举全国之智来完成这件大事。

不仅仅是举国之智,长沙火车站在物力和人力方面的投入同样巨大。2400万的建设投资,在当时是一个惊人的数额。根据《长沙铁路车站建设工程提纲》记载,长沙铁路车站共计有10多个项目。城市火车站工程量巨大。对于新站的建设,长沙市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生的城区居民,几乎都参加了火车站的义务建设。据1977年长沙车站通车典礼大会上的指挥长讲话稿,全市广大人民参加建站义务劳动有40多万人次,各有车单位支援车站运输材料物资30多万吨。

京广铁路线上城市密布,长沙并不是最重要的城市,为什么长沙火车站要建成全国第二大站?原因在于长沙独特的政治地理方位。作为毛泽东主席故乡的省会城市,长沙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圣地。时任长沙火车站副站长的龚顺元曾说过:“当时长沙建设新车站更多的是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

1975年,铁道部正式批准长沙新客站的修建,选址于东郊的一片杂草丛生的沼泽和低洼地段,即东屯渡、五里牌一带,同年7月破土动工,10月全面动工。

1977年7月,长沙火车站建成通车,落成典礼被特别安排在国庆节举行。国庆当天,长沙火车站前坪聚集了上万人庆祝,甚至还有一些外地游客特意坐火车过来参观。这是一场充满了狂欢气氛的盛会。

所有为长沙火车站付出过智力与体力的人们,都会记得它的存在,那是一座他们为之付出青春与热血的集体主义精神纪念碑。

(广厅平顶上的葵花,是当时经典的象征性图案。)


(站台洗手池平面图。)

(广厅柱头上有精美纹饰。)

(从长沙火车站后视图中,同样可以看到这座建筑的巨大体量。)

长沙火车站哪些方面“超越时代”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柳肃认为:地标建筑须“经得起时间考验”。长沙火车站作为一个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建筑,为什么能够经得起漫长时间的考验?这要从它的建筑性质说起。

长沙火车站被建筑学家们归纳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大型功能性建筑”。如果这个定义略显生涩,或许可以把它解释为:一座具有纪念性的火车站。它的设计既要体现纪念性,又要保证“以人为本”的功能性。朱旭峰副总建筑师告诉我们,从功能性上讲,长沙火车站最大的特点是“前后错层、地道进站、分散空间候车”,这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性的设计思路。

一座伟大的历史建筑不仅仅要记录时代,它还要拥有一些“超越时代”的经典特质。

不同的人在长沙火车站,往往会看到不同的美学特质。有人看到了对称性和高耸的钟楼,说它像斯大林式建筑;有人说它的围合式庭院和三层檐琉璃瓦顶的钟楼很中式;有人说它的立面具有强烈的包豪斯(现代主义)风格。而我觉得它真正的伟大之处恰恰在于:它融合了上述的所有特性,在矛盾和冲突中完成了统一。

长沙火车站诞生在极端反传统的特殊时期,它为了表达纪念性所采用的建筑形制、装饰风格却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模式。它的传统,在于建筑精神。宏大而内敛,一直是传统纪念性建筑的特征。它的现代,在于抛弃了传统的繁琐,用最简洁的方式来表达宏大意象。对传统性的包容让长沙火车站超越了那个特殊时代。与同时期建筑相比,长沙火车站庄严而朴素。

柳肃教授认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极端的反传统的思潮已经开始退却,而那个时期的建筑师们“还是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的”。长沙著名古建筑专家、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委员刘叔华认为长沙火车站属于重视功能性的现代主义,而追求对称、重视细节则体现了新中式的风格诉求。

一百多年来,中国建筑与历史同步剧变。传统与现代或分裂或融合,成就出一个异彩纷呈的建筑时代。从租界对西式建筑的引进,到国民政府时期对“中国固有形式”的复兴,中国建筑完成了一次中西文化的融合,而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继续着“民族形式”与“国际化”的融合。装饰主义、折中主义,各种思潮不断影响着我们的建筑之路。长沙火车站诞生在新中国两个历史时期的交汇点上,是一种局部突破。那个时代需要有一座建筑,既能纪念人们曾经走过的路,又可以寄托对未来的某种期待。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建筑的长沙火车站是稀有的。它是一座关于建筑、关于城市、关于时代的纪念碑。柳肃教授说长沙火车站是革命时代的象征,而那个时代的建筑在长沙只有三座了,分别是清水塘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校区的图书馆与长沙火车站。如果将它们拆掉,我们就再也看不到那个时代了。

(感谢著名古建专家刘叔华、湖南省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朱旭峰 为本文提供资料图片)

责编:廖慧文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