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迭戈丨假如上天不曾亲吻你

  新湖南客户端   2020-12-05 19:15:35

陈普庄

1994年,一名12岁的男孩用他一周的早餐钱买了人生第一本足球杂志,他把插页海报上的马拉多纳贴在了自家墙上。那一年,马拉多纳刚刚因禁药被逐出美国世界杯,并由此逐渐淡出。

10年后,那个男孩成了一名足球记者。

26年后,海报想必早已褪色。而这一天,全网关于马拉多纳的照片,突然变成了黑白。

马拉多纳再一次震动了整个世界,以死亡的方式。

如果不是老马猝然离世,我们近些年几乎很少会想起他,除非他又闹出什么大动静来。

当然不是遗忘。他连过六人戏耍英格兰队整条防线,他把阿根廷队送上了世界杯最高殿堂;他以一己之力率领名不见经传的那不勒斯问鼎意甲冠军。他在世界杯直播逐渐盛行于中国的80年代,开启了一个个人英雄主义的年代。

足球因天赋而精彩,因个性而有趣,因个人英雄主义而伟大,又因个人英雄主义的缺失而变得无趣。

只是我们早已经习惯,足坛的个人英雄主义仿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向没落。

35岁的C罗还在用他23岁的身体横冲直撞,孔武有余而美感不足;被上帝和马拉多纳双重亲吻过的梅西依然游走于“梅球王”与“煤球王”的谐音梗之间,才华与意志显得不那么匹配。如果梅罗都难以配得上“球王”的美誉,那么你又拿什么去指望后来居下的内马尔,和有着更多未知数的姆巴佩、哈兰德,甚至上个周末才出道的穆科科?

被偏爱的总有恃无恐。能在世界杯上用一个手球名垂青史,并被冠以“上帝之手”,老马空前绝后。他的个人英雄主义从球场上一直延续到世界各个角落。他右臂纹着切-格瓦拉的头像,左腿纹着卡斯特罗,他敢于公开叫板国际足联发泄自己的不满,他叫嚣着与上一代球王贝利势不两立。

这样的举动很摇滚,很“real”。这或许就是地球上的人们已经几十年没见过甚至从未见过老马踢球,却如此深爱着他的原因。

一个率真到极致的人,人性中所有的弱点也会被他自己和周围的人无限放大。毒品、药物、酒精、烟草、肥胖,早已众所周知,也早已透支了马拉多纳的身体。老马的早逝并非意外。但这一天的到来,依然让人猝不及防。

当耳边回响起“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你其实在哭泣。

当心中唱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我们其实已不再年少。

我们或不曾被上天亲吻,所以无法拥有老马的超脱与率真。面对离别和死亡,老马请原谅我们的言不由衷。因为你已率真离去,而我们必须坚强地活着。

球王谢幕,开启的是一场回忆杀,真正被永远封存的,或许是一个值得感怀的时代。

新媒体语境下,大批因老马、巴乔、罗纳尔多而走上从业道路的足球记者,随着报纸版面和网络专栏的消失,随着全民直播、碎片化表达的滚滚洪流而销声匿迹,宛如他们曾甘之如饴的传统10号、古典前腰、带刀后卫……时光一去难倒回。

此刻,一名老足记正重新敲打起键盘,回味着以球王马拉多纳为代表的个人英雄主义年代名场面,潸然泪下。

责编:曾璇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