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个着力”加快推进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11-09 07:18:51

导读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湖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李立清 孔雨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湖南高质量发展、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必由之路、潜力所在,发挥着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作用。

湖南要取得更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效,必须深刻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时代内涵和湖湘特色,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红利、要活力,以政策创新破解体制机制瓶颈,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切实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

近年来,湖南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小农户农业高度发展,粮食供给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农业蓬勃发展,但还存在产业大而不强、产品多而不优、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着力予以破解——

一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扛稳粮食安全基础上,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精细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质;二是建设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农业“百千万”工程和“六大强农”行动升级版,提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三是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着力打造现代化的美丽宜居乡村,下大气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湖南着力创新思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水平,构建政府主导、村组组织、农民主体、社会支持的共建共享格局,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部分乡镇整治标准不高、资金投入不足、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建立健全等问题,需要着力改进——

一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统筹推进长江岸线治污、治岸、治渔,持续推进湘江、洞庭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二是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是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农民幸福生活,多措并举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

近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仍存在乡村空心化、农村“三留守”等问题亟待破解——

一是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一县一特”“一特一片”布局,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特色小镇建设;二是加大对农村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加强妇女技能培训,支持农村留守妇女发展家庭手工业,加大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力度。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着力培养和留住一批有现代素质的农民;三是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等举措防止脱贫人口返贫。

着力打造现代化的乡村善治格局,推动乡村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当前,湖南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城镇化步调  加快,乡村治理结构面临重组,中华传统乡风和道德文明受到多元利益主体不同诉求冲击,引发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亟需多管齐下,稳步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切实加强乡镇党委思想、作风、能力建设。从严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二是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实践,推进法治乡村和平安乡村建设,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通过实施乡风文明培育行动,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德治建设路径;三是健全乡村治理新体系。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多元共治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构,发挥好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着力打造现代化的城乡融合机制,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资源要素合理配置

从当前我省城乡发展对比看,由于城乡要资源配置失衡,农村发展缺乏要素支撑,部分环节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制度短板,亟需优化改进——

一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水、电、路、气、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突出湖湘特色、地域特点和传统保护。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二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标准逐步统一,全面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拓展教师补充渠道。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残疾人康复和供养托养设施建设;三是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改善存取款、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加大“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和重点领域信贷投入力度。加强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