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文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9-10 09:36:18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0日讯(通讯员 张春文)
“驿、咗、搜”(1、2、3的瓦乡话粗略译音)!中山大学周大鸣教授用当天在杨溪村学到的瓦乡话喊着口令,协助摄影师拍合影。
周大鸣教授是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专家,人类学高级论坛秘书长,中山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人类学的负责人。
周大鸣教授这次参与的是由中山大学、贺州学院、怀化学院等联合开展的沅水流域路文化调研活动,一行20人,考察团9月7日上午程车进入杨溪村,徒步翻山越岭考察了 “古长城”,教授发现70年修建的水渠边就有一堆从“古长城”上搬来还没用完的石头,叮嘱村支书张卫国,要加强保护,让这座“古长城”为该村的乡村振兴旅游开发助力。
沅江,发源于贵州省,是历代朝庭控管西南的一条重要水道,处在沅江边的杨溪村是这条水道的一个重要节点。笔者曾听本村86岁的瞿静芝老支书介绍:“老一辈说,杨溪在唐朝之前就设水驿,唐宋时期很兴旺,衰落于元朝”。明朝已成为遗迹,所以在明.万历《辰州府志》中,记载在第48页的“古迹”一栏中。
查阅资料发现,沅江是秦始皇发动南征百越的一条军事古道,在沅江流域,只有沅陵县的杨溪村发现 “古长城”和“古军屯城遗址”,这说明沅江边的杨溪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杨溪兼有“驿城”和“兵城”的双重功能。
县史志办副编审、吉首大学客座教授86岁的钟玉儒老先生介绍说:“杨溪,东汉时期是五溪蛮首领相单程的管辖地,本村百姓常挂在嘴边的‘向家巷’是否就是起兵叛乱相单程的居住地呢?有待专家作进一步考证。”
杨溪的迷团太多,加上本村民间用于祭祀的“跳香”、劳动中的“号子”和一抢、二争、三要、四偷以及哭嫁等习俗,令人倍感独特,教授们听到介绍后,感觉杨溪的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瓦乡”文化,是华夏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值得好好研究,深入去挖掘,让其为杨溪的乡村振兴服务。
讨论中,教授们很兴奋,周大鸣教授还亲笔为杨溪村书写了“杨溪驿”三个大字,考虑到此怀化市级扶贫村百姓盼望改变自己状况的强烈意愿,周大鸣教授带着仁爱之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当众对村书记张卫国说:“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我计划明年带博士生到杨溪村做一个月的实践调研活动(会写出一本杨溪各种文化综述的专著),并自带经费,不要村出一分钱”。
责编:瞿云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