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0-09-09 19:07:23
编者按
在这个金色九月,迎来了第36个教师节,这是老师们一个学年辛勤耕耘的开始,也是弘扬尊师重教美德的最好时刻。“教师”二字后面不仅有幸福和光荣,更有艰辛和付出。在学生的心中,有的老师水平高超,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如春风化雨。记者走进校园,聆听“四大名校”中“名师”的从教心声,感受他们的从教情怀。
01——
长郡中学钟建军
从教30年 ,上的语文课“有生命”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李祯媛
钟建军和学生石梓豪。
【人物名片】
钟建军,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语文高级教师,长沙市教科院高中语文学科兼职教研员,校友会版权责任人,曾担任语文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培养的学生考入国内外知名学府,多次获得高考教学成果特别奖,荣获长沙市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称号。
这张人物名片看起来似乎有些简洁。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后,这已经是钟建军自我褒扬的极限,他一再坚持,希望记者在文中弱化这些内容。又是一年教师节,钟建军迎来了执教的第30年。走进长郡中学,澄池清风扑面来,又闻琅琅读书声,教室整洁明亮,学生活泼可爱……这是城市最美的风景,未来的希望所在。
上课看综艺 “视听说”课堂新花样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只是一门课程而已。不过,要是遇到了钟建军,他就会告诉你,语文可不仅是课堂上的语文那么简单,它还是一门生活的学问。
1990年,钟建军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后,开始了他的语文教学生涯。“90后、00后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硬管是管不来的,想要立德树人,必须在方法上下功夫。”钟建军也看到,如果一股脑把内容向学生进行演说和输出,并不能在学生身上发生“化学反应”。他意识到:教师不是演说家,如何让学生吸收、消化、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预测事物发展趋势更为重要。
在钟建军每天的课堂上,兴趣和创新都是不变的核心。他结合课本内容节选了《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综艺节目作为教学视频,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边玩边看边学”。
亦师亦友 深受学生喜爱的“钟哥”
从教30年来,钟建军在长郡中学算得上是“名气响当当”,教过的学生都会叫他一声“钟哥”,不仅是他过硬的教学质量,也因他严谨而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喜爱。“毕业的学生建了钟哥粉丝群,大家遇到任何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都可以找我,我们时刻保持互动。”钟建军笑着说。
“教了这么多届,优秀的学生确实很多,但2002届高992班毕业生张翔玲,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不光她是魔兽争霸第一、二届世界冠军,更是因为她成功后,回馈母校、回馈社会,这很难得。”钟建军告诉记者,2014年,在长郡中学建校110周年庆典之际,张翔玲个人捐款20万元,设立张翔玲神探苍长郡“文学之星”奖学金,鼓励在文学创作中崭露头角的优秀学生。
“别的班同学羡慕我们拥有钟哥,他的语文课就好比故事会,横纵古今,紧紧扣住主题,作文素材源源不断,从这个故事联想到另一个故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享受语言的魅力。”在“文学之星”奖学金获得者高二学生石梓豪心中,钟老师上的是有“生命”的语文课。
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钟建军的工作内容,那一定是“忙碌”,不分时间、地点的忙,早晨的教室、下午的校友会办公室、校歌校史文化讲座、工作之外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项目审查会议……都有他的身影。“我的学生不能只读校内书,而是需多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成为新时代人才。我也在不断更新自我的视野,认识和思考,努力成为新时代老师。”钟建军感慨道,教师是一个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职业,他乐在其中。
02——
雅礼中学徐宏勇:
教书是一份让人手心冒汗的工作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毛玉婷

在生物实验室的徐宏勇老师。
【人物名片】
徐宏勇,雅礼中学生物老师,从教22年,担任过雅礼中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总教练、生物学科教研组长、教科室主任等工作。共指导近60名学生获生物联赛省一等奖,8人获得全国决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2人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并获得金牌。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长沙市首届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长沙市优秀教师、长沙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长沙市教育局青年岗位能手。
在很多人眼里,老师是一种比普通人类更强大的生物。琐碎的生活,重复的工作,改不完的作业和讲不完的课,构成了老师们的日常。雅礼中学高级教师徐宏勇亦是这“超级人类”中的一员,从教22年,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虽已桃李满天下,仍是辛劳种树人。
“金牌教练员”:把学生送到高处去
“教书对我来说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人生中最具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事。”谈起学生,徐宏勇脸上的笑容总是藏不住。1998年,22岁的徐宏勇从湖南师范大学一毕业,便来到雅礼中学初中部当生物老师兼班主任。“生物是门很有灵性的学科,它的对象都是一个个生命体,学生也是生命体。”三年后,徐宏勇被调往高中部,除了常规上课外,还开启了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练生涯。
竞赛班很辛苦,作为主教练,徐宏勇不仅要指导孩子们学习理论知识、做实验,还要陪着孩子们参赛。外表看似严肃的徐宏勇,在学生眼中却是个亲和且有魅力的人。“他讲课语速不急不缓,偶尔还穿插一些古今中外的小故事,但你又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不小心下课铃就响了。”2022届的任启同学评价道。
被徐宏勇个人魅力吸引而来的还有2019届保送到清华大学的黄奕远同学,当年因被徐宏勇的一次演讲打动而选择了加入生物竞赛组。“黄奕远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同学,从拿到国家赛金牌到入选国家代表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他一直没有放弃。”2019年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黄奕远和其他三名中国队队友一起夺得了四枚个人金牌,写就了中国队参加国际生物奥赛的历史最好成绩。“竞赛的魅力就在于,不到最后一刻永远不知道结果,勇敢拼搏就会有希望。”徐宏勇感叹道。
担任生物奥林匹克竞赛教练以来,徐宏勇共指导近60名学生获生物联赛省一等奖,8人获得全国决赛金牌并入选国家集训队,2人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竞赛并获得金牌。“拿奖牌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把他们送到更高处去。我的学生们很多都还在生命科学或者医学方面深造,在国内外名校读研读博,可以预见他们未来会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徐宏勇说,“能够培养一些拔尖人才,为国家为人类做出一些贡献,这大概是当老师最大的成就感。”

实验室一角。
“号码百事通”:24小时排忧解惑
2013年开始,徐宏勇除了一线教师工作,还担任教科室主任,处理行政工作,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徐宏勇笑着说:“我微信里有数不清的家长,他们习惯有事就找我,住宿、学习、心理问题……有时候着急了半夜打电话过来,所以我的手机永远是24小时开机的。”学校有专门处理不同问题的系统,但家长们还是对徐宏勇这个“号码百事通”颇为依赖。
尽管做了七八年行政工作,但对徐宏勇来说,最快乐的时光还是在课堂上。“一连着讲一上午或者一晚上课,明明已经精疲力竭,但依然还能眉飞色舞。”徐宏勇认为,教书是一份让人手心冒汗的工作。“无论教了多少年,要是哪天上台讲课发现台下学生脸上的表情不对,你一定是手心冒汗背脊冒汗的,课后还会不停懊悔,是不是我讲得不好。”
在徐宏勇看来,学校就像一个生态系统,有它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方法。而老师面对的,永远是最年轻的一批人。“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但又不会简单地重复。教书20多年,我的学生从80后,到90后,再到00后,每个时代的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老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学生的步伐。”
03——
长沙市一中张元:
坚守三尺讲台,书写爱与责任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记者 谭好

张元(右)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
【人物名片】
张元,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长期默默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以“爱和责任”践行教书育人,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教学成绩优异,深受学生喜爱。执教26年,曾获学校“优秀班主任”、“德育标兵”以及省教育厅直属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教师节前夕,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利用授课间隙,坐在暂无学生上课的教室里,张元终于有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今年是他当老师的第26个年头了,从当年初登三尺讲台的年轻小伙到即将步入知天命之年的中年名师,张元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笑了笑,说:“时间可过得真快啊。”
作为一名生物高级教师,同时也是高三班的班主任,张元把全部精力与满腔热血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26年,他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相继走出校门,带着美好的憧憬,步入更高学府闯出新的模样。
“爱与责任”的教学理念
初见张元,不算高大的个头,身着蓝色衬衫,有些黝黑的脸庞上满是和蔼可亲,一说起话略带有点常德口音的普通话更显平易近人。“这是前年学生送我的教师节礼物,你要不要看一看?”采访时,张元拿出一个小小的记事本递给记者,看似很普通的记事本,在翻开后,一页页满满当当的竟全是学生写下的留言,“张老师,谢谢您总能在我最不自信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肯定……”“一直以来,在我心中,张老师就是最棒的老师!”一句句真诚而又朴实的文字不禁让人感动无比。张元告诉记者,这本满含学生情意的记事本是他收到过的最珍贵的教师节礼物之一,让他每每在教学压力大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总能让内心充满温暖,因为他知道一直以来他用“爱与责任”的教学理念,学生们是深切感受到了的。
1994年,张元大学毕业后便开始了他的执教生涯,没想到这一做就是整整26年。张元说,在这26年间,经历过很多风风雨雨,尤其作为重点中学高三班班主任,压力更是特别大,上班期间他几乎没有在晚上12时前睡过觉,几乎没有看过电视,甚至几乎没有周末。他把时间全用于给学生答疑以及辅导学困生的工作中,虽辛苦,但这些辛苦在走上讲台开始讲课时,在见到学生们的笑容时,都会统统消失不见。“我热爱这门职业,我喜欢孩子们,和他们在一起时的我是快乐的。”也正是因为张元对学生的无私付出与用心,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如织的好评与信赖。同时,学生也用好的成绩回报了他,即使今年经历了疫情这个特殊时期,但他所带的班级在2020年高考中,全班同学依旧取得了班级平均分656分的好成绩。
用行动引领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
“用行动引领学生,用爱心感染学生。”是张元的核心教学思想,他也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这两句话。不管是每天坚持早早到达教室把门窗打开,通风透气;还是默默捡起地上的纸屑垃圾,亦或是经常拿着拖把把教室地板砖上的鞋印、水渍拖干净,张元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作为一名老师,作为41个孩子的“大家长”,张元会专心致志地关注着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进步,用“心”感动着他们。今年高考前一个月,班上的林小罗(化名)同学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张元知道后在第一时间把他送到医院,并与赶来的林小罗父母一起挂号、拍片、CT检查、打石膏等,直到晚上11时。林小罗回校上课后,张元更是经常主动接送林小罗上下楼,还利用每天的午饭时间,坐在旁边和他聊天,谈些轻松的话题,等他吃完饭后,再帮他收拾饭盒。尤其是高考那两天,在每门考试结束后,张元都会在警戒线外等待接送林小罗。在张元的鼓励和帮助下,林小罗心态非常好,高考发挥稳定,考出了674分的优秀成绩,当林小罗把分数告诉张元时,张元压制住了内心的激动,说:“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
除此之外,他也时常对学生们说:“不管高三有多么紧张,但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始终都是摆在最重要的位置,其次才是学习成绩。”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他会在教室墙壁上挂个小黑板,每天写下名言警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勉励学生。
同时,作为学校的“教学标兵”,张元因苦练教学本领,坚持改革创新,教学效果好,成绩突出,近两年所教学生有3人高考获单科万分之一,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有20人获省级以上奖励。张元说,你对学生付出多少,学生同样会回报你多少,这就是他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04——
师大附中张波男:
爱笑的“孩子王”期待教育改变世界
金鹰报·新湖南社区频道见习记者 刘思雅

张波男在办公室看书。
【人物名片】
张波男,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历史教师、校办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2009级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获谷歌中国公益之星;从教7年来,获全国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教育部部级优课、长沙市卓越教师、长沙市长贤优秀青年历史教师、长沙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波波老师就是牛,讲的东西我都能听懂,也都喜欢听!”“波波老师风趣幽默,总是能戳中我的笑点,希望他每天都开心快乐。”在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听到孩子们的节日寄语,张波男笑着回应:“只要他们有爱且心中充满希望,就是对我最好的祝福。”
2013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张波男来到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成为一名初中历史老师。他说,想做学生的导师,要教书更要育人;他是个“孩子王”,和学生打成一片,;他感慨,是学生成就了老师,要虚心向娃娃们学习。
最难忘:第一堂课的教训
各种大奖、各类好评、各项荣誉,无不是对张波男教育教学水平的褒奖与肯定。“我会为每一节课都做足准备,争取达到最好的效果。”他说,“从教7年来一直如此坚持。”
而这样坚持的决心,来源于他教学生涯中的第一堂课。
大四那年,张波男到江西省临川一中进行教育教学实习。即便满怀信心,他还是在讲台上发现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学情。当创设的理想课堂与现实学情无法匹配,张波男只好尴尬着上完了这节几乎无人参与互动的历史课。
下课后,张波男忍住哭泣的冲动,向教学师傅深深鞠躬致歉。
“要认真备课,提前预想好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并灵活应对。”他做了深刻的反思,从此都以公开课或赛课的标准对待每一节课,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最好。正因为如此,来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的第一堂课,他便一炮而红。
“张波男老师创新精神强,他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爱上学习。”该校校长姜小明称赞道,“不仅认真负责,也很有教学方法”。
最期待:愿教育改变世界
张波男出生于湘西的一个小山村,在那里,有孩子因贫穷而辍学。“母亲是我永远的榜样,她去农村支教,为培养人才、改变落后面貌贡献了力量。”由于其祖上三代都是教师,这样浓郁的书香氛围和家庭传承对张波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波男笑称,自己是个想通过教育改变世界的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张波男希望,通过教育帮助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再让学生再继续影响更多的人。
改变世界从关心每一位学生做起。通过家访和耐心细致地观察,张波男认为,没有所谓的“问题学生”,只有潜力巨大的“后进生”。
家庭不和谐带来的创伤、父母不理解加重了叛逆、缺乏安静的学习环境……这些都是孩子们可能面对的问题。张波男说:“只要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少一些苛责,多一点鼓励,孩子们便能取得巨大的进步。”
“即使父母都放弃了,您还在不断地鼓励我。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您的信任与支持!”——这是一条初三毕业生发来的致谢信息,看到它时,张波男湿了眼眶。
他表示:“私底下,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细细交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感受与想法。”一次,他得知班上一位学生的爷爷去世了,便特别留意这位学生的心理变化,还开了一个关于亲人的班会,学生非常感动。
最珍贵:一个学生的越洋电话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要鼓励孩子多元化发展,发掘潜力,做最好的自己。”张波男说,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还要帮助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梦想和个性特点。
他分享了自己收到过的最珍贵的礼物,那是一个越洋电话。2014年大年初一清晨,一位参加赴美冬令营的学生,在大洋彼岸送来了精心准备的新年礼物。“波波老师,新年快乐,Happy new year!”当这名学生和他10多位美国朋友的祝福与呐喊一起传来,张波男说:“那一瞬间,我感动得无以复加!”
在家长眼里,这名学生痴迷唱歌、弹吉他和歌曲创作等而荒废学业,是不求上进的,常常批评指责他。但张波男与其进行了深入沟通,给予了正确的引导,监督孩子学习的同时鼓励他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张波男是一个相当乐观的人,总是笑呵呵的,同学们都爱与他亲近。”在该校党总支书记陈文锋眼里,张老师关心爱护学生的成长。“他不是只关心成绩的‘教书匠’,更希望做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爱与梦想,是张波男提及最多的两个词。他说,最希望学生们有爱的能力,有自己的梦想。如此,便能内心丰富、动力满满,不管面对何种境遇,都能顶天立地、勇敢坦荡地面对一切。
责编:田心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