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 2020-08-14 11:35:55

位于溆浦县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雪峰山枫香瑶寨云端泳池。

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梓山漫居民宿。 吴勇兵 摄

位于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的“星空云舍”。

大围山峡谷漂流。

大围山镇围山别院民宿。(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今夏,湖南旅游市场逐步回暖,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山地度假旅游受到游客热捧。让我们走进湖南雪峰山、武陵山、罗霄山,一起去看一看清凉宜人的避暑休闲佳处。
星空云舍 云上花瑶有清凉
雪峰山深处,溆浦、隆回两县交界处的大花瑶景区,山在云间、景在云中。山间穿行,满目苍翠,溪流潺潺。
为何来雪峰山度假?人们争着回答:高山之巅,推窗就能看云卷云舒,晚上还得盖被子呀。
雪峰山,素有湖南“喜马拉雅”之称,从东北到西南,绵延350公里,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台地覆盖“四市十县”。这里山高林密,是天然氧吧,也是天然的清凉之地。夏季气温常年保持在11—27℃。
8月中旬,酷暑持续。
“不提前一周,怕是订不到房。”雪峰山北麓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一家民宿老板说,村子里,云端梯田、云端古寨、云端瑶池、云端别墅、云端滑道、云端玻璃桥人气“爆棚”。
客栈、露营基地一床难求,很多自驾游客在农家小院的屋顶、晒谷坪、村里的古树下搭起了帐篷,星空作伴。
一间小木屋、几张桌子、一条“龙灯”、一旺篝火……2014年,雪峰山乡村旅游迈出第一步,一路凯歌高奏,穿岩山森林公园、雪峰山大花瑶、阳雀坡3个景区声名鹊起,年接待游客数量增加到2019年的130多万人次。
游历名山大川、名胜古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是多么惬意。湖南雪峰山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实控人陈黎明说,山地旅游日趋同质化,游客不再满足于看风景、吃农家菜,呼唤新玩法。
怎么办?雪峰山旅游开发,从开始就认定要文化先行,产业融合,区域联动。
溆浦县葛竹坪镇的山背梯田景区,海拔500米至1500米,位于湖南“锦绣潇湘 神韵雪峰”旅游板块中心位置,是典型的高山台地风光。这里有海拔最高的山背梯田奇观,“南方天池”之称的山巅之湖,还有密林深处飞瀑跌宕的山背大峡谷……
令人着迷的是,这里住居世上独有,几乎被遗忘的瑶族分支——花瑶,其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瑰丽而神秘。
从山地旅游向山地度假旅游转型,雪峰山不断探索前行。
在海拔1300米高山之上,云端里的别墅“星空云舍”去年“五一”开业,日可踏七彩祥云,夜可手攀明月,数着星星入眠。
在万亩云海梯田,游人体验农耕乐趣,春天犁田插秧,夏天薅田除草,秋天收割品赏新米。
失落在民间的渔鼓、三棒鼓、木脑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找了回来。人们在花瑶挑花传习所参与挑花活动,学习非遗技艺,还跟着非遗传承人体验呜哇山歌、滩头年画、手工抄纸的魅力,玩得不亦乐乎。
眼下暑期旅游旺季,“云端双寨”枫香瑶寨、千里古寨、星座云舍、雁栖山庄、竹林七贤居、太阳城堡等一批特色民宿成为“爆款”。
悬崖上云端泳池,挂在云端的玻璃桥,以及旺溪瀑布群等景点内,人们林中溯溪,瀑下戏水。
夜晚,花瑶篝火晚会、猪栏酒吧乡村音乐会,热气腾腾别有韵味。
今夏,前来雪峰山度假的游客已超6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0万人次,营业额增长16%以上。
精品山宿 武陵源里新风景
夏夜晚风轻柔,沿着张家界武陵源区协合乡林荫葱郁的盘山路,向宝峰山深处行进。大庸秘境民宿傍田而建,镶嵌于偌大的山坳。
在舍顶的草地露台上,人们借着烛光,听风赏月。“这里满足我们对于山林秘境的所有幻想。”西安游客李健说,慕名前来张家界的民宿 “拔草”,令人沉醉。
8月中旬,穿行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线旅游公路,奇峰秀林里,风格各异的民宿犹如颗颗明珠装扮着大山。精品民宿大多满房,旅游复苏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在梓山漫居民宿,情侣慵懒地坐在户外草坪上,看日出日落。青年夫妇带着小孩,上山采花采叶,制作植物标本。
“坚持原生态,又传承文化,不做‘网红’,只求成为经典。”协合乡龙尾巴村梓山漫居民宿主人杜勇介绍,5月以来,梓山漫居30多间房一房难求。
“推窗见山,满眼绿色,心旷神怡。”深圳游客张女士说,梓山漫居值得多住几天,慢慢体验。
低密度、小而美,精品山宿最动人。在协合乡,每家民宿的体量不大,建筑、装修考究,空间既私密又开放,游客与自然零距离亲近。野奢、古朴、浪漫、田园……个个还保留自己的特质。
“疫情催生了游客对旅游品质的更高要求。今年夏天,游客来武陵源不仅看世界遗产,更多是为在山间民宿住下来。”武陵源区委副书记向绪杰介绍,民宿度假产品生态原真,体验感好,也成为张家界旅游复苏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武陵源区乡村特色民宿客栈约有300余家,形成民宿集群。梓山漫居、水木潇湘、水涌金江、五号山谷、回家的孩子、璞舍、大庸秘境、镜立方等20余家精品民宿品牌叫响全国,成为武陵源绝美山水中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避暑度假 大围山下藏着个世外桃源
清澈的大溪河穿镇而过,眼下的浏阳市大围山镇河水潺潺,果香四溢,民宿火爆。
“原来森林氧吧大围山脚下,还有个世外桃源!”8月上旬,益阳游客李志芳一家来到湘赣交界处的大围山镇白沙村,游走麻石古街,打卡有着数百年历史的万福桥,赏京剧大戏,品尝白沙豆腐宴,在清凉的溪流里玩个痛快。
白沙村地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浏阳河源头,历史上商业发达,素有“小南京”之称。来自长沙的30多名美术生在此集训,同学们纷纷称赞: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古色古香,环境安静,特别适合写生。
“鲜为人知的是,大围山的美更在山脚下。”大围山镇镇长邵劭说,过去人们来大围山登山、漂流、滑雪,却留不住客。今年来,大围山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拉长旅游产业链,变“一日游”为“度假游”。
8月,是大围山水果集中上市的季节。长青、楚东山等20余个特色果园内,梨子、桃子、李子挂满枝头,前来采摘的自驾游客络绎不绝。锦绣堂蜂业有限公司内的蜜蜂博物馆内,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地了解中国养蜂史,蜜蜂如何酿蜜?蜜蜂家族有哪些?
这些天,镇上的帅叔家民宿迎来了旺季,他和妻子精心照料的多肉玫瑰苑内,几百种多肉和玫瑰摆出蠢萌清新的小姿态,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直呼深深“中了多肉玫瑰的毒”。
入夜,大围山镇迎来朗月星空,山腰上海拔约500米处的唯山居、围山别院等精品民宿内,三五好友、情侣相携,烧烤小酌,只盼时光慢些吧。(孟姣燕)
【观点】
把湖南打造成中国山地度假旅游高地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高扬先
山地度假正掀起一股出游热潮。山地度假旅游是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也是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湖南应抓住机遇,从深度和广度上开发山地资源,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加快山地旅游向山地度假旅游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山地度假旅游高地。
山地度假旅游,是以山地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山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山地生产经营活动为内容,配以系统的设施,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的旅游活动方式。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统计,目前山地旅游已占全球旅游总量的20%,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湖南山水风光秀丽,森林覆盖率达59.90%,居全国前列,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陆地面积51%。山地不仅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难得的旅游资源。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湖南具有独特优势,潜力巨大。
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是湖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人们反思并越来越重视健康生活方式,旅游客源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发生新变化。传统的山地旅游,产品单一,消费链短。而山地度假旅游,集登山观光、山地运动、山地康养等多元业态于一体,契合人们回归自然、原始体验、追求健康的愿望。雪峰山高山台地避暑、张家界民宿度假、常德桃花源生态度假等消费新场景,已经成为了疫后山地度假的新亮点和新热点。旅游复工复产与提升产品质量同步推进,是疫情带给旅游行业最深刻的认知,也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山地旅游向山地度假旅游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新常态下,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上下联动政企联手,突出文创引领,升级自然景观,创意人文景观,创新完善食、住、行配套设施,突破碎片化发展瓶颈,实现山地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化、产业化发展,营造湖南绿色、健康、安全旅游形象。
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是湖南巩固旅游扶贫成效的有效手段。湖南70%以上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武陵山、雪峰山、罗霄山集中连片贫困山区,全省51个重点贫困县基本上是绿水青山、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地方。以山地度假产业,开发湖南的山地资源,把高山从经济发展的劣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把穷山恶水变成金山银山。一些山区百姓通过改造自有房屋,经营民宿餐饮,已经实现了脱贫致富。当前,文旅扶贫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要突出特色住宿这一山地度假关键要素,通过农民参与度高的住宿业态和民俗文化体验业态,促进山地度假体验升级,振兴乡村文化。要以战略眼光推动开放合作,把发展山地度假旅游与文旅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山地生态资源和原生地域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上探索新路,巩固旅游扶贫成效,提升文旅产业扶贫效能。
建设湖南四大山地度假旅游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旅游研究院院长 钟永德
湖南自古称山国,连山积翠何重叠。
按照地理学海拔500米以上、达到一定相对高差为山地的定义,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3%,加上高原部分26%,广义的山地约占59%。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之间的湖南,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约占51%,为中部地区的“山国”。
湖南东依罗霄,西傍武陵、雪峰,南靠南岭,地处中国东西和南北两个方向的地形转折和过渡带上。南北向,由南岭山地过渡为东南丘陵;东西向,“雪峰—武陵”纵分湖南东西两部,为云贵高原转向东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势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骤降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盆地。过渡、交汇、孑遗、包容,加之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影响,成就了湖南丰富多彩的山地森林景观,让湖南具备发展山地旅游的资源基础。
湖南发展山地度假旅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在空间布局上,根据地形地貌条件及文化特征,重点建设东部罗霄神奇山水山地度假旅游区、南部南岭湘江源头山地度假旅游区、中西部雪峰峻岭风情山地度假旅游区、西部武陵奇峰秀水山地度假旅游区,依此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的湖南山地度假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在建设任务上,完善山地度假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山地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培育,提升山地度假旅游精准扶贫水平,强化山地度假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智慧山地度假旅游”发展,健全山地度假旅游宣传营销手段。
近期要加快湖南森林步道建设,发展山地度假旅游汽车营地,培育山地度假旅游示范村,打造山地度假旅游小镇,营造山地度假旅游氛围,引导山地度假旅游消费。
原载《湖南日报》8月14日10版
责编:周杨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