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郴州 2020-08-06 14:16:30
“残联给大家免费送蜂箱了,快来领啊!”
近日,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宁静的村落顿时热闹起来。这天,资兴市残联和市一户一产业办共同组织开展了残疾人阳光增收项目——养蜂助残脱贫,共为八面山瑶族乡各村6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送去了180箱种蜂。
“残联办的事情,都是我们盼的事情。”手捧着一箱箱蜂箱,残疾人贫困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资兴市残联不断拓展残疾人保障路径,搭建残疾人致富平台,提高残疾人增收“造血”功能,从脱贫攻坚、康复救助、就业创业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助残内容和形式,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心灵。
脱贫攻坚 让生活富起来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为助推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资兴市残联探索实施残疾人阳光增收致富项目,以适合残疾人发展的养蜂产业为核心,注重残疾人扶贫工作“输血”“造血”两不误。
今年6月,资兴市残联和市一户一产业办组织养蜂专家来到八面山瑶族乡,青腰、大雁山、兰洞等10多个村经筛选出来的60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来到了培训现场,养蜂专家手把手传授残疾人养蜂技术培训。
兰洞村有9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因交通不便未参加培训,资兴市残联组织养蜂专家赶到兰洞村部,为9名残疾人增开培训班,对他们进行现场养蜂技术培训,为每户发了3箱种蜂及养蜂工具。
“这样的养蜂培训太好了,让我们学习了养蜂技术,又送我们种蜂,公司包技术指导还包销售,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要多赚点钱早日致富。”参加培训的贫困残疾人樊华强高兴地说。
资兴市残联通过与湖南湘嗡嗡蜂业有限公司合作,釆取“公司+农户+电商”的形式,确定八面山瑶族乡60户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为养蜂的技术培训对象,每户免费赠送3箱种蜂和养蜂工具,公司负责养蜂技术培训并每月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养蜂,通过组建微信群、加抖音视频等方式远程指导技术,培训残疾人学习电商直播自销农产品,对残疾人贫困户发展养蜂效果好产量大的实行公司保底收购。
清江镇绩东村“独手养蜂人”何茂仁、东江街道办抖音直播卖蜂蜜的“无腿人”李正用……资兴市残联通过连续多年组织实施“农村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项目,每年在农村培训贫困残疾人220多人,让越来越多的农村残疾人贫困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就业创业 让日子好起来
“熬过这两年,好日子就真的来了。”资兴市三都镇石拱村肢体残疾人谢平洋站在自家的瓜田里信心满满。
1993年,一场意外让谢平洋成为肢体残疾人,巨额医疗费更让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陷入贫困,但是资兴市残联并没有忘记他。2017年,在资兴市残联、三都镇政府和扶贫干部的支持帮助下,谢平洋承租了本村下洞组的160多亩土地,开始规划建设鼎昌生态种养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
谢平洋的这个农场,除了养殖鸡鸭鹅,放养泉水鱼,还种了桃子、李子等四季水果。技术从哪里来?资兴市残联把他送到了市“一户一产业工人”培养工程培训班上,还参加省残联扶贫办组织的技术培训,让好学的他掌握到了全面的种养殖技术。
目前,谢平洋的农场解决了8名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养殖鸡鸭等家禽近2000只,种植四季水果100余亩,2019年,农场总产值达40万元,纯收入超过10万元。他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郴州市残疾人阳光致富示范户”和“资兴市残疾人自强模范”。
“我创业是为了让残疾兄弟生活得更好。”这是资兴市清江镇黄桥村村民李珏的创业初衷。李珏2岁那年不慎从楼上摔下,导致他从小便成为了一名肢体残疾人,他先后从事过服务员、推销员、出租车司机等工作。
2016年,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的李珏投资创立资兴市首家绿色农产品供销合作社——资兴临湖柑橘专业合作社,安排了本地30名残疾人就业。目前,他创办的果农富农业科技公司采用粘虫板、杀虫灯等绿色防控,产品远销到广东、江西、广西、湖北等省。
李珏深知残疾人没工作、没收入的自卑与痛苦,他的心愿是在发展绿色防控、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2017年4月,李珏的果农富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安排了73名残疾人的工作岗位,资兴市果农富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也被资兴市残工委授予助残扶贫模范单位,被省残联授予湖南省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基地。他本人先后获评湖南省五四青年奖章、湖南省残疾人阳光致富带头人、郴州市劳动模范,并光荣当选为资兴市政协委员。
近三年,先后集中或分散安置残疾人就业1500多人、辐射带动3000余户残疾人家庭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一组组数字折射出资兴市残联积极推进残疾人就业的硕果。
康复救助 让人心暖起来
“如果是在20年前,我很有可能会饿死在床上。”资兴清江镇绩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黄平山躺在护理床上感叹道。
黄平山幼时因小儿麻痹症致腿残疾,年轻时做生意办工厂,一度生意红火,但却突发家庭意外致贫。他在2010年建成了毛坯新房,欠下了1.5万元的债务,一直都无钱装修。
屋漏又逢连夜雨。突如其来的一场中风让黄平山差点命丧黄泉,救治后半边瘫痪,成了二级重残。妻子也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一户多残,摧垮了他的生活信心。若不是女儿考上了大学,黄平山多次想了此残生。
资兴市残联没有忘记窘困不堪的黄平山一家人,市残联党组书记黄彦和工作人员四方奔走呼吁,为黄平山争取享受到了全家A类低保、残疾人二项补贴、残疾人子女教育资助、“雨露计划”等各类惠民惠残政策,并在今年7月为他争取到了资兴市首笔防贫基金1.5万元,帮他偿还了拖欠9年的建房债务。
资兴市残联还针对黄平山的特殊困难,为他的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项目,装修了厨房厨台,地面水泥硬化、配置了轮椅和护理床等,这一处处暖心的小改造,为他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让黄平山重新点燃了生活的信心。
今年以来,资兴市残联投入93万余元资金,为全市347户有住房无障碍设施改造需求的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工作人员跟踪落实,满足残疾人人性化、个性化、精准化的需求,达到项目改造无障碍,残疾人日常生活无障碍的目的。
“有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今后我们的日常生活将会更加便捷,生活会更加幸福。”资兴市八面山瑶族乡残疾人廖信兰开心地说。(全媒体记者 周巍 通讯员 叶军)
责编:刘琼
来源:今日郴州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