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0位高管岗位调整!车市寒冬、疫情冲击下的车企人事变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0-07-31 08:40:03

7月28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汽)官方发布消息,邱现东出任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接替一个月前调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的奚国华。近两年来,我国汽车市场销量持续下滑,“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势更加严峻,通过人事变动来应对调整也成为了国内车企提升自我竞争力的有效举措之一,变动之频繁、范围之广泛、调整之深刻,可谓前所未有。据不完全统计,即便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自年初至今共有近90位汽车高管发生了岗位调整,其中不乏三大央企、合资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的集团高层或“一把手”,在人员流动的表象背后,究竟隐藏着各家车企怎样的战略调整、市场布局和行业趋势?

►车企大集团:改革深入 探索新思路

随着国企改革逐渐踏入“深水期”,近年来有汽车“国家队”之称的三大央企——中国一汽、东风集团和长安集团也在频繁进行人事布局,尤其是集团高层方面实现了大刀阔斧的调整,今年上半年,不仅变动数量超过10起,而且还出现了掌门人的更迭。

“换帅”级别最高、人数最多的要数兵装集团。6月18日,徐平“功成身退”,其担任的兵装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由许宪平接任,随后,旗下的长安汽车迎来了新掌门人——朱华荣,张宝林正式卸任。而一汽集团方面,6月,奚国华调离中国一汽总经理职务,7月邱现东“接棒”。值得一提的是,3月中国一汽还进行了一次岗位调整,一汽丰田原中方负责人、常务副总经理王刚调回一汽集团,负责一汽红旗销售业务,并担任一汽出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东风集团除了任命冯长军为新的党委常委兼总会计师、此前担任该职的乔阳任集团副总经理以外,还在4月前后就东风有限和东风乘用车进行了新的人事布局,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原副总裁丁绍斌出任东风乘用车总经理,市川敦和陈昊担任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其中,陈昊任东风有限副总裁后,除了现有的东风日产工作不变以外,同时兼管东风启辰的工作。

从三大央企一系列的变动可以看出,汽车大集团改革创新的步伐正越迈越快,更值得一提的是,陈昊和王刚等职务的调整还充分彰显出国有大企业人才发展新思路——通过从合资公司里选拔内部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反哺”自主品牌。

合资品牌:重视在华业务 加强本土化

深深感受到国内车市整体下行压力的,当然不止中国汽车企业,还有越来越看重在华业务的跨国车企。今年上半年,从以宝马和奥迪为代表的豪华品牌,到面向更广泛人群的通用、PSA和现代汽车等,人事调整总数达到30多起,在涉及到总裁级别高管变动的同时,跨国车企纷纷在本土化方面加大了布局力度。

在合资品牌高管变动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6年来首次“换帅”的通用中国。3月18日,通用汽车宣布,自4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出任通用汽车全球首席技术官,其职务由现任国际运营部高级副总裁柏历(Julian Blissett)接掌。与柏历任命同一时间生效的还有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和安世豪,前者接替的是6月底离开PSA集团的高恺霖(Carlos Gomes),正式担任PSA集团中国地区业务负责人,后者则将从武佳碧手中接过奥迪中国公司总裁的重担,全面负责奥迪的在华相关业务。和奥迪主动开展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调整不同,宝马中国在6月发布总裁新任命的消息时称,刘智博士因个人原因离职,因此邵宾自7月4日起接替刘智博士,担任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此外,近年来在中国市场表现不太理想的现代汽车也有了大动作,于今年3月招揽天际汽车前首席营销官向东平,任命其为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向东平因此成为了北京现代历史上首位代表韩方股东的中国人。

对于想要进一步增强本土化能力的跨国车企来说,任用熟悉中国市场的“洋面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年“回归”的奥立维和安世豪,也都曾带领自己的队伍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取得过不错的“战绩”,但不得不指出的是,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了真正比拼实力和水平的时候,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固然优秀,但同样离不开当年中国市场高速增长下的良好市场环境支撑。相较之下,同样身为熟悉中国的车企老将,柏历离开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久,再加上通用与中方的合作一直都相对较好,上汽集团本身的市场基础也较为牢固,他做出好成绩的可能性或许会更大一些。

此次打破一直由外籍高管担任正职“套路”的现代汽车值得单独“夸赞”,这充分显露出韩系品牌想要提振中国市场销量的决心和信心,但对于现代汽车来说,只有在加强营销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更进一步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才能拥有符合预期的市场表现。

造车新势力:洗牌加剧 流动更频繁

作为汽车行业里人员流动最频繁的一支队伍,造车新势力今年遭遇的烦恼不少,除了市场表现不佳和资金不足等以外,还流失了不少高层的管理人员。人才从造车新势力“回流”至传统车企,也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汽车行业人事变动的一大新特征。

除了上文提到从天际汽车离开前往现代汽车的向东平以外,还有多位新势力高管选择了离开。3月,合众汽车原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邓凌到任上汽大通,职位是品牌公关及策略部副总监;博郡汽车市场营销和销售原副总裁陈曦出任EXEED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身为新势力第一名的蔚来汽车也损失两员“大将”,分别是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Steven Zhao)和“元老”朱江,前者出任了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后者则加盟福特汽车,担任纯电Mach-E项目负责人。

造车新势力的人才之所以开始向传统汽车企业“回流”,一方面原因是“寒冬”之下的新能源汽车从去年开始出现下滑,加上资本市场的“退烧”,一些竞争力不足的造车新势力企业慢慢退至市场边缘,自然难以留住从传统汽车企业“挖”去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经历过早期的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后,新势力企业出于结构调整的需要,开始精简企业的人事体系,这主要出现在以蔚来汽车和威马汽车等为代表的头部造车新势力企业中。

值得关注的是,从新造车企业“出走”的优秀人才,也成为了今年上半年民营车企人才队伍的一个重要补充来源,在经过了长达数年的“洗礼”之后,造车新势力企业的高管已经成长为深谙传统汽车制造和新服务理念的复合型人才,这恰是奇瑞、长城和吉利这样的民营车企当下所看重和紧缺的。

有人离开的同时,也有人选择“进场”,有些“财大气粗”的新造车企业因为成立时间较短,靠自我培养来获取优秀人才不现实,不得不依然采用“挖人”这种简单粗暴的做法。2月17日,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宣布,东风日产前总经理、日产前执行董事兼日产全球电动车电池事业部本部长大谷俊明正式加盟宝能,任宝能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和深圳鸿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几何汽车销售公司原总经理郑状也在近日宣布,已从吉利汽车离职,出任宝能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

由于正在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汽车行业近几年呈现出企业间人员流动增多、加速和变广的大趋势,可以想见,在市场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高层管理者的主动“转场”也好,汽车企业的人事调整也罢,今年都将呈现出只多不少的态势,下半年还会有哪些新动向和新趋势,我们将持续关注。(文/施芸芸)

责编:刘宇慧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我要问